新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了全國。自疫情爆發以來,中山抗疫一線人員中,湧現出許許多多令人感動的身影。 其中,中山各級各類道德模範、身邊好人率先垂範,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衝在一線,做出表率,以勇於擔當、直面挑戰的精神,充分發揮榜樣的示範作用,用點滴善舉溫暖著中山。
「中國好人」劉天明
為一線防疫者製作六千餘「防護面罩」
「病毒會通過飛沫傳播,我就想,口罩雖然沒條件做,但能不能做一個防護面罩,給一線工作者多重保障呢?」物資緊缺,在中山市小欖鎮默默奉獻十餘載的「中國好人」劉天明,一直想為一線工作人員做點事。
由中山市精神文明辦授牌的「劉天明、李煥賢好人工作室」,是製作防護面面罩的重要陣地。劉天明和「廣東好人」李煥賢同為該工作室負責人,兩人交流後一拍即合,決定由李煥賢等人製作,身處外地的劉天明負責宣傳、對接工作。「第一次製作,前後試驗了十幾次,不斷改良後才定型量產。」劉天明告訴記者, 2月7號那天他們從白天忙到晚上11點,順利製造出100多個防護面罩成品。
「所有防護面罩都是免費的,較遠的地方我們一律以快遞方式包郵寄送。」就這樣,劉天明開始每天不斷地編輯文字短視頻、圖片,在朋友圈、微信群發布信息,耐心答覆解釋問題,同時還要與製作團隊溝通、對接訂單落實、快遞信息等,並及時反饋防使用意見,幾乎每天晚上都得工作到凌晨兩三點。
「能為防疫工作出一份力,為前線志願者提供多一層保護、多一份保障,那我們的付出就是值得的!」一個小小的口罩,承載了大大的愛心。據統計,在這疫情期間,劉天明通過各種網絡平臺創作和轉發有關防疫宣傳200多篇,成功捐贈了一百多個小區、單位及防疫一線團體共6300多個手工製作的防護面罩,甚至還送陝到了陝西、湖南、廣西等地。
「中國好人」餘永兵
年過半百每天仍在一線工作15小時
「保一方平安,護一方居民,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身背喇叭,騎著摩託車,背包裡還裝著厚厚一沓宣傳單張,這就是「中國好人」餘永兵每天工作的行頭。今年51歲的餘永兵是中山市三鄉鎮城一名普通城管執法人員,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他主動請纓,每天工作15個小時。
「身為黨員的我,當然是要堅守在一線。」從大年初二至今,每天除了僅有的幾個小時睡眠外,餘永兵都撲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白天,他忙著對接物業小區、農貿市場等公共場所消毒工作,宣傳防疫知識;入夜,他一一巡查社區店鋪關停情況,巡邏卡點。
「隨著轄區復工復業的到來,工作更不能放鬆半點。」餘永兵每天的工作開始於凌晨5點,中午抽出半個小時回家吃午飯,放下筷子又開始新一輪工作,直到晚上8點才退下火線,「對一切可能出現疏漏的環節都要緊緊把控,儘可能切斷病毒傳播的所有途徑,我相信我們很快就會打贏這場戰役。」
面對高強度的工作,年過半百的餘永兵卻從未說過一聲累。「身體吃得消,趁著還沒退休、關鍵時刻還能派上用場,我高興還來不及。」 有餘永兵這樣的防疫先鋒堅守在前,居民們都好像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廣東好人」吳雪
政治過硬、本領高強的「白衣天使」
近日,中山市第二人民醫院收到一份來自湖北省松滋市八寶鎮人民政府的感謝信,信中稱讚該院黨員吳雪,說市二院黨委培養出了一名政治過硬、本領高強的「白衣天使」。
「交通受阻,回不了中山,我以前一些醫學院的同學去支援武漢,我更覺得在家裡坐不住了,必須得做點事情,但卻不知從何入手。」雖然不能回到中山的崗位上戰鬥,但她並沒有放棄作為一名護士的使命,堅守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積極配合、協助湖北當地村居疫情防控工作。
「在疫情的傳染過程中,哪裡都有可能是戰場。防控也很重要。我是黨員,我可以找到附近的黨組織,設崗在家,就近履職。」1月30日,說明來意的吳雪加入到基層排查工作中。入戶篩查發熱病人,整理登記返鄉人員名冊,她與當地的基層幹部一起戰鬥在防控一線。
對於吳雪這十幾天的工作,八寶鎮人民政府在感謝信中表示,「充分體現了一位黨員不畏艱難、衝鋒在前的先進性,為我鎮疫情防控工作貢獻了一份力量。吳雪同志的加入增強了我鎮的戰役力量,為全鎮黨員帶了好頭,增加了群眾戰勝疫情的信心。」
大事難事見擔當,危難時刻顯初心。當下,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除了劉天明、餘永兵、吳雪,中山還有很多「身邊的好人」,他們積極響應黨委政府的號召,主動參與到防控一線中來,用 「綿薄之力」匯聚全民戰「疫」的「磅礴力量",以榜樣的力量引領更多社會力量加入到防控一線的隊伍中,讓愛和希望播撒在沒有硝煙的抗疫戰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