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596年-659年),字登善,祖籍河南陽翟(今河南禹州),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其書法方圓兼備,波勢自如,結構舒展,自成體系,是唐代楷書成熟的標誌。褚遂良因高超的書法造詣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並稱「初唐四大家」,傳世墨跡有《倪寬贊》《大字陰符經》 《雁塔聖教序》等。
《倪寬贊》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館,箋烏絲欄墨跡卷,帖縱高24.6cm,橫長170.1cm,共50行,滿行7字。《倪寬贊》用筆富於變化,氣均力勻,在處處表現運峰著實的同時,也往往參用輕盈飄灑與靈活自然的筆墨,起筆輕盈、收筆沉著,主要筆畫適當伸展,給人以筆勢翩翩、瀟灑大方、立姿輕盈、優雅秀美的感覺。
《褚遂良<倪寬贊>運筆圖解》運用傳統的「單勾」練習毛筆字法,將複雜的起筆、行筆和收筆以圖解的形式勾繪出來,把複雜的筆法變得簡單且直觀,起筆有依,收筆有據,行筆可循,極大地方便初學者練習臨摹,是初學書法者最好的訓練方法之一,認真臨習本帖必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書一套四本,雖各自獨立,但又集成一體,創立了「硬筆結構——分解筆畫——描紅修正——輔助背臨」的書法聯繫模式。
作者李光明,山東費縣人,系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全國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才,現為濟南日報報業集團副總編輯。
《褚遂良<倪寬贊>運筆圖解》由山東教育出版社出版,大八開本,封面157銅版紙,內頁128雙膠紙,共46頁碼,定價每本4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