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首語:雛菊,產於歐洲至西亞地區,是一種花朵比較小的菊花。別看它的花朵不大,但它花朵密生,錯落有致,外觀古樸,色彩和諧,深得義大利人的喜愛,因此,被推舉為義大利的國花。
我國從何時引進了雛菊已無從考證,但在許多城市的園林中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其實,雛菊更適合每家每戶在盆中栽培,每到春夏之交時節,雛菊競相綻放,花繁似錦,給家庭帶來春的氣息。
那麼,雛菊該如何進行盆栽呢?都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我們就聊一聊雛菊的盆栽方法。
一、種子選擇
種子選擇非常重要。因為,種子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發芽率和雛菊植株是否健壯。在挑選種子時,儘量選擇粒徑比較大的種子,而且,要認真觀察種子上是否有蟲眼,一旦發現種子上有蟲眼,一定要將這一類種子丟棄。
雛菊選種小竅門:
1.看
先觀察種子的顏色。如果是新種子,顏色會比較鮮豔;如果看上去顏色比較暗淡,那麼,一定是陳舊種子。而陳舊種子的發芽率非常低,因此,一定不要選用。
2.壓
可以用手擠壓種子的外殼,將種仁從外皮中擠出來。如果種仁看上去比較白,那麼,就是新種子;倘若種仁看上去比較「黃」,那麼,就是陳舊種子。
3.聞
新鮮的雛菊種子一般是聞不到異味的,而陳年的雛菊種子則會有一股潮溼的味道或者發黴的味道。因此,利用「聞」的方式,也可以辨別出種子是否是新種子。
二、播種準備
雛菊播種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播種在花盆中,另一種是播種在苗床上進行移栽。
1.直接在花盆中播種前的準備
(1)花盆選擇
市場上的花盆種類很多,譬如,有塑料花盆、陶瓷花盆、陶製花盆等。依據經驗,陶製花盆的透氣性和滲水性都比較好,非常適合雛菊的根系生長需要。據試驗:種在陶製花盆裡的雛菊植株與種在塑料或陶瓷花盆裡的雛菊植株相比較,前者明顯比後者健壯,而且,花朵也開得茂盛。因此,建議選擇陶製花盆種植雛菊。
(2)盆土準備
盆土可以自制。可以選擇爛樹葉4份;細粘土4份;馬糞1份;細沙1份進行混合堆漚。堆漚時間可以選擇在6月份進行,因為6-8月份是高溫季節,便於這些混合物的發酵,能夠在9月份雛菊播種時充分腐熟。因此,最好從6月份時就準備盆土。
(3)盆土上盆
如果是家庭養殖雛菊,沒必要購買什麼土壤消毒劑。可以燒一鍋開水,先將花盆燙一下,然後將開水澆在盆土上,把盆土也燙一下。將這兩者都用開水燙過並待盆土晾至半乾之後,將盆土裝入花盆中即可。
2.利用苗床播種前的準備
(1)選擇苗床土壤
在苗床土壤的選擇上沒有非常嚴格的規定。比較常用的苗床土壤為:廄肥4份;細粘土4份;河沙2份。當然,也有些人喜歡採用煤渣代替河沙,效果也不錯。
(2)鋪設苗床
先將苗床土鋪在地面上,然後用鐵耙反覆摟勻。待徹底摟勻後,取大鍋燒開的開水適量,均勻地將苗床潑灑一遍即可。
建議:如果有足夠的草木灰,在盆土上盆前先將草木灰鋪設在盆底上,因為草木灰具有一定的殺菌性,可以預防雛菊根部因細菌感染而腐爛。
另外,在鋪設苗床時,若能撒入一些草木灰,不但能夠使雛菊幼苗的植株更健壯,而且,還可以預防雛菊幼苗感染各種病菌。
三、雛菊播種
1.浸種
為了提高雛菊種子的發芽率,在播種前應先進行浸種。其方法是:將雛菊種子投入到45℃的溫水中浸泡12小時以上,待種子發脹時即可進行播種。
2.播種
如果是在花盆中直接種植,在9月初時,可先在盆土的中央扒一個深3釐米的坑(雛菊種子的頂土能力不是很強,因此,不能播的太深),然後在坑裡丟7-10粒種子,最後覆土並澆水即可。
如果時在苗床上育苗播種,在9月初時,可將種子撒播於苗床的表面,並一定要撒播均勻。然後,用鐵耙反覆摟幾遍,最後澆水並蓋上枯草即可。
建議:雛菊的幼苗非常怕曬。因此,最好在播種後將花盆放在半陰半陽的地方,以避免雛菊出苗後被太陽暴曬;如果採用的是苗床育苗播種,應在苗床的周圍搭建一些遮蔽物(譬如帶葉片的樹枝),用以遮擋陽光的直射。
不過,當幼苗長出兩片真葉後,一定要將花盆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因為此時已經到了秋天,光照已經不太強烈),或撤除苗床周圍的遮蔽物,讓雛菊幼苗接受充足的光照,以利於雛菊植株的生長。
四、移栽與管理養護
對於在花盆中直播的雛菊來說,從播種後就可以直接進入管理階段;而對於在苗床上播種的雛菊來說,則要進行花盆移栽。
當苗床上的雛菊具有4-5片葉子時即可進行花盆移栽。在移栽前兩天,先將苗床澆透水,然後在兩天後採用小鏟子帶土挖取雛菊苗進行移栽即可。一般情況下,每盆栽入3棵雛菊苗即可。而對於直接在花盆中播種的雛菊來說,除留下3株健壯苗之外,將多餘的苗子剔除即可。
下面,我們著重說說管理養護方法。
1.關於澆水
雛菊雖然喜水,但不耐水漬。在冬季養護時,應儘量少澆水,一般情況下,每半個月澆水一次即可。而在春季和秋季時,則應每10天澆水一次為宜。不過,在夏季時,應該多澆水,一般應每隔5天澆水一次。
2.關於施肥
很多在在種植花卉時喜歡施用花卉專用肥料。其實,施用羊糞比施用花卉專用肥料效果更好。一般情況下,半公斤羊糞就足可以使每盆雛菊施用一年(可以找農戶討要或購買一些羊糞,羊糞討或買回來後先曬乾,然後將羊糞放在水泥地上碾成粉末即可成為雛菊的優質肥料)。
每年施肥可進行四次。第一次施肥在初春時進行;第二次施肥在5月中旬進行;第三次施肥9月初進行;第四次施肥在11月上旬進行。
每次施肥前,先將花盆周圍的土弄鬆,然後,將弄鬆的土向雛菊植株附近「摟一摟」,最後弄一撮羊糞沿花盆的內側邊緣施入並覆土即可。
3.關於採光
雛菊喜歡「稀疏光照」,因此,在夏天時,儘量不要將雛菊放在光照太強烈的地方,以免雛菊的葉片因水分蒸騰過快而失水變鄒縮,因此,在夏天時最好將雛菊放在樹蔭下。而在春秋兩個季節,則可以直接將雛菊放在太陽光下,以便使其植株能夠接受到足夠的太陽光照。但在冬天時,由於雛菊已經移入了室內,則應將雛菊放在室內的窗臺附近,儘量讓雛菊有陽光照射,同時,應每隔7天轉動花盆一次,以便使植株受光均勻。
4.關於疏枝、疏花
如果雛菊的枝條發生了旺長現象,應及時將較弱的枝條疏除,以免因株間通風不良而導致各種病害發生。同時,如果花朵過於稠密,也應根據情況及時疏出一些花朵,否則,會導致「花徑」變小。
另外,當花朵開過2-3天後即可衰敗,此時,一定要將衰敗的花朵疏除,以免影響植株生長和影響美觀。
5.關於冬季保溫
在初冬時,應將雛菊移入室內養護。同時,一定要保證室內的溫度不能低於10℃,否則,雛菊有可能因寒冷而枯萎。但是,室溫也不能高於22℃,否則,會導致雛菊無法休眠,進而影響翌年的開花。一般情況下,將室溫保持在15-20℃即可。
6.關於病蟲害防治
雛菊的主要病害有:葉枯病、猝倒病、灰黴病、褐斑病、炭疽病等;雛菊的主要蟲害有:菊天牛等。
(1)葉枯病
葉枯病一旦發生,雛菊的葉緣會有大小不一的病斑,呈灰褐色或紅褐色,最後導致雛菊葉片變黃而枯死。一旦發生此種病害,可採用65%代森鋅500倍液進行噴灑防治。
(2)猝倒病
猝倒病主要發生在雛菊的苗期。本病一旦發生,雛菊幼苗就會倒地而死。對於此病,目前還沒有很好的防治方法。原則上應立即拔除植株,以防病菌對其它健康植株進行侵染。
(3)灰黴病
灰黴病主要因盆土過溼所導致。發生本病後,雛菊葉片上會有黴斑出現,並逐漸擴大,最後導致葉片脫落。一旦發現本病,應立即摘除病葉並銷毀,同時,可採用化學農藥乙黴多菌靈進行噴灑防治。
(4)褐斑病
褐斑病一般從雛菊的下部葉片開始發病,並逐漸向上部蔓延,不但會導致葉片發黃脫落,而且,還會影響雛菊開花。一旦發生本病可採用化學農藥速克靈進行噴灑防治。
(5)炭疽病
炭疽病一旦發生,雛菊葉片上會出現褪綠的小斑點,最後導致葉片發黃脫落。一旦發現本病,應將植株拔除銷毀。
(6)菊天牛
菊天牛主要咬食雛菊的葉片。一旦發現有菊天牛出現,可人工捕殺。
管理養護建議:要想使雛菊花朵更鮮豔,原則上在種植一年後要進行「倒盆」,因為,「倒盆」之後盆土會更疏鬆透氣,利於根系的生長。在「倒盆」時,可以將過長的根系剪掉,以免因根系過多而爭奪養分。據試驗,一年一「倒盆」的雛菊花朵較為碩大,而且,顏色更濃。因此,最好採用一年一「倒盆」的方法進行種植。
五、綜合建議
雛菊的改良品種非常多,譬如,有哈巴內拉系列、絨球系列、羅加洛系列、塔索系列等。但是,依據經驗,還是種植沒有經過改良的「原始品種」為好。因為「原始品種」一方面比較好養,另一方面花朵細碎而緻密,給人一種「一簇繁花」的視覺衝擊,非常耐看。當然,如果有人喜歡花朵比較碩大的改良品種,也可以選擇改良品種進行種植。不過,在種植改良品種時,一定要根據不同品種對於水分、養分、光照等的不同要求進行管理養護,否則,有可能導致植株生長不良。
另外,現在的假種子很多。無論選擇種植哪一個雛菊品種,都一定要在正規的種子店裡進行購買,以免自己被騙或購買了很少能夠萌芽的陳舊種子。
結語:雛菊的花朵雖然不大,但它的花朵很美,很耐看。而且,在花語中還是「天真、和平、希望、純潔」的象徵,有很深的寓意。因此,如果自己喜歡養花,就可以在庭院中栽植幾盆,它不但能美化環境,而且,還可以淨化心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