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是不少人冬天最愛,不過吃得滿足之餘,健康也要好好把控。
天冷讓不少人燃起滿滿的「嗑鍋欲」,不過春節已經胖了不少,現在吃火鍋感覺好罪惡!怎麼辦呢?別擔心,營養師高敏敏在臉書貼出「涮涮鍋熱量分析」,民眾可以藉此選擇相對熱量沒那麼高的食材吃下肚。不只這樣,高敏敏還傳授「健康吃鍋」的5秘訣,讓大家不但能吃得開心,還吃得安心。
高敏敏近日PO出「涮涮鍋熱量大分析」,提供各種常見火鍋食材的熱量表給民眾參考。而身為營養師的高敏敏也相當強調健康飲食,指出一餐普通的火鍋吃下來,鈉含量相當可觀,「如果選的是麻辣鍋底或酸菜白肉鍋底,一碗湯的鈉含量都可以破千mg!」
不過高敏敏說,「其實吃對了,火鍋還真的是好東西」,並分享「健康吃鍋」的5要訣,如下:
湯底選擇
選擇普通清湯,如大骨、蔬菜、昆布,避免重口味湯底。放料之前喝清湯,下肉之後就不要喝。
多蔬菜、少加工食品
如高麗菜、茼蒿、青江菜、綠花椰、大白菜等可以多吃,相反的,儘量不要丸子、貢丸、鑫鑫腸、餃類等加工食品。
主食選擇
儘量選擇面類,或是能全穀類更好,熱量約是白飯的一半,也可替換成高纖維的根莖類食物。
肉品選擇
低脂的雞肉、裡肌肉、牛腱、鯛魚片比較好,避免高油脂的霜降牛、梅花豬、五花肉、培根片。
醬料調配
以天然辛香料調味為主,可選擇蔥、蒜、蘿蔔泥、辣椒,不要豆瓣、沙茶等。
想增強免疫力 多吃7種營養素食物 維生素、鋅不可缺春節期間和親友團聚時,除了做好防疫動作,減少病毒攻擊的機會外,提升身體免疫力也格外重要,但該如何吃得盡興又吃出免疫保護力,彷佛金鐘罩保護身體,讓病毒不得其門而入?
免疫系統需要免疫細胞共同合作,身體氧化壓力高時容易啟動免疫反應,攝取抗氧化營養素,有助於降低體內氧化壓力,常見的抗氧化及調節免疫力的營養素包括維生素、植化素、鋅等,建議可多攝取七種可以鞏固免疫保護力的營養素。
不當的飲食習慣可能會成為鞏固免疫軍隊的豬隊友,高油高糖的飲食會增加發炎反應而消耗免疫力,因此採購年貨,應以新鮮、原型食物、低油脂、低精緻糖類等食物為優先,例如以肉片、魚片、蔬菜等取代火鍋料,以無糖茶類取代含糖飲料,以清蒸方式取代油炸等。
專家建議以肉片、魚片、蔬菜等取代傳統火鍋料。
頭皮的清潔也非常的重要,也是讓頭髮茂密的關鍵之一。
洗頭能清潔頭髮與頭皮,許多人都忽略它的重要性,總到了開始掉發、發量變少才擔心頭皮是不是出了狀況。許多人對於掉發跟禿頭有直接的聯想,開始焦慮想著如何解決,該如何緩解掉發的狀況?以下4點是基礎工作。
一、挑選洗髮產品
根據自己的頭皮、發質來挑選適合的洗髮產品,如:乾性頭皮、頭髮要選擇較保溼的洗髮精;油性頭適合弱酸性的洗髮精。
二、飲食也有影響
出現脫髮狀況,除了挑選正確洗髮產品外,許多人往往忽略飲食習慣,如食用刺激性的辛辣食物、高油、高糖,都會讓頭皮的健康出現狀況。想要頭髮、頭皮健康狀況良好,建議可以多攝取富含有蛋白質、鐵、維生素等食物,這也是讓頭髮茂密的重要關鍵。
飲食習慣也會間接地影響到我們頭皮的健康,減少吃過於刺激的食物。
三、時常頭皮按摩
頭皮與臉上的皮膚屬於同一塊皮膚,大家會針對臉部肌膚的保養,多按摩讓臉部有輕盈彈潤的光彩,相對頭皮也需要促進血液循環的按摩,只需要每天5至10分鐘,亦可使用圓木梳輔助按摩頭皮,刺激毛囊及增加頭皮血液循環。
可以利用木梳梳頭促進頭皮血液循環。
四、戒菸酒防落髮
大家都知道菸酒長期吸食或飲用,會造成身體的健康出狀況,而吸菸會使頭皮的細小血管收縮,間接影響頭髮的生長;酒屬於刺激食物之一,當然會影響頭發生長。
別信偏方!掉發得找出原因 每日掉逾百根該就醫「醫生,為什麼我的髮際線越來越後退?」掉發是正常現象,每個人每天平均會掉50到100根頭髮,若是超過這個數量,就算是非正常掉發。臺灣健康診所醫師郭彥良表示,現在的掉發問題不分男女,很多是壓力、藥物或疾病等因素引起,建議有落髮問題應儘早找專業醫師評估,不要亂用偏方,否則恐會造成頂上無毛的情況。
郭彥良說,掉發因素相當多,包含遺傳、衰老、疾病、壓力過大等,建議可多攝取優質蛋白質,如魚、肉、蛋、奶、豆類及補血類蔬果,包括菠菜、地瓜葉、葡萄、櫻桃、蘋果,改善受損發質。
郭彥良指出,男性掉發絕大部分是雄性禿,因為頭皮中含有大量二氫睪固酮,導致頭髮毛囊逐漸萎縮,頭髮總數往下掉;女性也會出現髮際線後移,雖可能是雄性賀爾蒙旺盛,如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等,也可能是過度節食、營養失衡或熬夜、壓力、失眠造成。
郭彥良說,治療方式有很多種,包括藥物治療、植髮、食療與低能量雷射生發帽等,吃藥可能最少要吃半年才能看出效果,且一旦停藥可能會繼續落髮,藥物也可能造成一定比例的副作用,尤其是性功能障礙。
植髮手術主要是將健康的毛囊移植到禿髮區域,但費用通常較貴且有時需要多次手術,也不適用禿髮嚴重患者;低能量發帽主要以醫療用的安全劑量雷射照射頭皮,增進頭皮健康及毛囊活化,每天約使用18到21分鐘,藉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及降低發炎反應,可以搭配相關藥物治療或在植髮前、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