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藉《上去高山望平川》、《雪白的鴿子》等曲目的高超演繹,由中國音樂學院報送的馬小明,獲得了第十二屆中國音樂金鐘獎聲樂(民族)比賽的第一名。
在接受紅星新聞採訪時,這位回族小夥兒還有些靦腆,「金鐘獎從我學習聲樂開始就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標,但是我沒有奢求過拿第一名,我想如果能進前五就非常開心了。」這次也是金鐘獎首次落戶成都,對此馬小明坦言成都的音樂底蘊非常好,像城市音樂廳這樣的硬體也是非常棒。「這麼好的音樂氛圍,加上金鐘獎的落戶成都,相信一定會助力成都建設『國際音樂之都』。」
相比舞臺下的靦腆,舞臺上的馬小明充滿著能量,對音樂的詮釋也是格外到位。像回族傳統民歌《雪白的鴿子》,馬小明的演唱歡快而響亮,猶如一聲高亢的哨音幹勁利落。徵服現場觀眾的同時,也徵服了在座挑剔的評委們。「金鐘獎從我學習聲樂開始就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標,但是我沒有奢求過拿第一名,我想如果能進前五就非常開心了。」即便拿到了金鐘獎第一名,馬小明還是非常謙虛。「之前我有在廣州參加過金鐘獎,這次在成都,一個新環境肯定也是需要大家去適應。每年的金鐘獎大家都是卯著勁來的,每一位選手能力都很強。對於我自己而言,就是儘量在這個舞臺上展現自己的能力,看自己的能力是不是能得到評委老師的認可。」
作為國內唯一一個國家級音樂大獎,選手的水平逐年遞增。「大家的審美也在不斷提高,對於歌唱者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光是要掌握一種感覺的歌曲,所以對選手的壓力也很大。」壓力大難免會緊張,從比賽開始以來,評委三番五次希望選手能放輕鬆,才能唱出最好的自己。「坦白講,很多歌大家在平時演出時都唱得很好,但是站在舞臺上,總是不會發揮出最優秀的自己。其實我覺得,比賽比的就是誰能站在舞臺上把自己平時學到、用到的歌曲展示出來,你就能笑到最後。」
對於這次金鐘獎落戶成都,給馬小明最大的感受便是成都濃厚的音樂底蘊。
「這幾天成都在降溫,而且排練時間也很緊張。為了在舞臺上表現得更好,所以我基本上沒出門,擔心生病感冒會影響舞臺發揮。但是這幾天在音樂廳的比賽,會發現音樂廳建得特別好,聲場啊這些,都是頂級的。這樣你在舞臺上的演唱,會很有感覺。既然成都能建成這麼漂亮、這麼優質的音樂廳,肯定是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城市濃鬱的音樂氛圍分不開的。這麼好的音樂氛圍,加上金鐘獎的落戶成都,相信一定會助力成都建設『國際音樂之都』。」馬小明告訴紅星新聞記者。
紅星新聞記者 任宏偉 張世豪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編輯 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