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大結局了。
作為今夏最火的熱播劇,《三十而已》光是討論度,就收穫了超過120億閱讀量的好成績,劇中顧佳、王漫妮、鍾曉芹等人物也被觀眾們津津樂道地討論。
不少人從劇中這些角色的身上,看到了人性的弱點與成長。影爺也是。我總結了劇中五種人的人生層次,大家不妨一起來探討一下,你覺得以下這些人是什麼樣子的?
PART
1
以愛你之名,行自私之事
《三十而已》熱播後,有不少看不出林有有是綠茶的直男們滿臉疑惑:
「林有有挺好的小姑娘啊,哪裡綠茶了?」
「這明顯是真的愛許幻山啊!」
「她到底哪裡綠茶?」
鑑於這些直男們的懵懂,我們就乾脆替他們問一問:林有有對許幻山是動了真心的嗎?
答案是:是。
林有有可怕就可怕在這裡。她對許幻山的愛是真的沒有錯,然而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她知道許幻山有老婆有孩子的基礎上,在明知一個人有家庭的情況下,還要去用所謂的愛引誘他,這種感情怎麼也算不上光明正大吧?
可以說林有有在愛情裡完全沒有什麼「做小三不道德」的覺悟。打從第一次見面,她就想方設法地用她人畜無害小白兔的形象,精心接近許幻山。哪怕許幻山會因此有困擾,他的家庭會破裂,這都不是林有有會去考慮的事情。
從本質上來說,林有有是個極度自私的人。她跟許幻山每一次在情感上有進展,都是經過她精心設計編排出來的橋段,所達成的效果。套路的背後是自私。
她幸福了,背後的代價,卻是損害了別人。
PART
2
面臨誘惑,把持不定的人
許幻山不愛顧佳麼?
如果你肯定地說「許幻山不愛顧佳」,那我是不信的。
一開始顧佳逼許幻山換大房子,許幻山毫無怨言甘之如飴;後面顧佳想做茶廠,第一筆宣發費就要20多萬,許幻山眼皮都沒眨,說老婆你開心就好。包括後面有好幾次,他因為愛這個家,想和林有有斬斷聯繫。
這樣一個男人,你說他完全不愛老婆,那是不可能的。
那他的問題在哪裡?自制力太差,由著性子來。
這一點,在他平時工作的時候都有體現。煙花廠有一半的單子來自一個大客戶,他嫌人家客戶煩,覺得甲方什麼都不懂,也沒有審美,付款還拖,完全不想搭理。最後,還是顧佳出面,一通好話,才解決了人家客戶。
作為一個老闆,你由著性子來,只顧自己爽,完全不管公司的利益。光是從這一點看,許幻山就不是個能夠很好控制欲望的人——他太克制不住自己。
所以許幻山不自律,而林有有就是他欲望的潘多拉盒子。盒子打開了,縱慾一時爽,可最終留給他的只是一地雞毛的生活。
現實中,我們又有多少人,在面臨誘惑時舉棋不定、欲罷不能呢?習慣性熬夜、超前消費、約炮蹦迪········全都是面臨誘惑、貪圖行樂所產生的結果。
PART
3
不懂拒絕的老好人
離婚前的鐘曉芹,一個地道的十足的老好人。
處在職場的最低層,明明已經幹了好幾年,仍然跟一個實習生一樣,隨叫隨到。像是一個廉價的百搭品,每個人語氣只要稍微客氣一點,都能指使她做一堆事情。
明明不願意,卻也不懂怎麼拒絕別人。
生活上也一樣,媽媽叫她結婚,她就結;老公說丁克五年,她就同意。連自己的老公在婚姻裡冷漠異常,她也想別的家庭應該也是一樣的吧。
這樣的人,生活中有許多許多。他們太過「懂事」,總是為了別人的好感和肯定而活。可他們過的並不快樂。
PART
4
敢想敢拼,為夢而戰
遇到海王梁正賢之前的王漫妮,實在太容易引起人們的共鳴了。
她其實很符合現在大部分奔三年輕人的狀態,從小城市到大城市,有目標有憧憬,心裡懷著夢想,腳下用勁努力。
工作用命來拼,站12個小時不敢上廁所,生病不敢去吊瓶。房租一天天地漲,工資卻十年如一日不會變。可她不怕,她相信自己做好了儲備,然後耐心等待著成功。 在一個崗位上堅持8年,每天微笑迎接每一個顧客,終於有了成果,拿下大訂單,升職成主管。
她眼裡依舊有更高的目標。她像每一個平凡而普通的我們,憧憬未來不廢話,努力奮鬥不懈怠,腳踏實地、踏實肯幹。
只等有一天,清風盛開,蝴蝶自來。
PART
5
內心充盈,自律自我
顧佳應該是《三十而已》三位女主中最自律的一個。
她太懂自己想要什麼了,也知道為了自己的目標應該去付出什麼。她懂得充實經營自己,每天的日程表滿滿當當。
對事業,她比老公許幻山還看得清楚,判斷的更精準。
為了自己的目標,心甘情願給王太太提鞋;和於太太攀關係,拿訂單;開甜品店,收集太太圈情報......
你可以說她投機取巧,但不得不承認,她超高的執行力。顧佳每一步都走的穩、準、狠。
當然,她也有做錯事的時候。過於輕信「捷徑」,被太太圈的人擺了一道。但還是那句話,顧佳強就強在她的執行力——很快反思自己,認清了靠別人不如靠自己的事實,分分鐘與太太圈決裂。她可以拎著愛馬仕、喝著下午茶,做一個高雅太太,與太太圈的人打成一片;也能卑躬屈膝,帶著茶葉挨家公司地推銷。
「一個人能有多厲害,不是看她能夠得多高,而是看她能蹲得多低。」這句話,是顧佳一生最好的註解。
成功,她淡雅如菊;失敗,她不驕不躁。能夠擁有最好的,也接受最差的,這樣睿智與通透的人,才是活得最明白、最從容的人。
PART
6
願我們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三十而已》已經結局了許久,然而始終能有這麼多討論度,實際上是因為我們總是能在這部劇裡看到我們自己的樣子,以及討厭的人的樣子。
這是一部很接地氣的劇,像一面鏡子,把生活中各類人的性格、品行照了出來。
願我們都能活得足夠堅毅、勇敢,不活成自己討厭的樣子,而是擁有自己最想要的模樣。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發給第一個你想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