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是帶著夢想出發,走著走著,不小心就被弄丟了。
生於七十年代的人,見過菜票,用過糧票,哼著港臺歌曲悄悄長大;貼過畫片,寫過日記,沉醉於書中唯美的言情;買過磁帶,追過明星,明白理想是需要信念和堅持。
現實的長空,難容世人千千萬萬個夢想,展翅翱翔似乎只是成年後的童話。丟棄的夢想獨自在暗夜徘徊,在冷冷的月色裡化做點點寒星,微微星輝遍布夜空,萬物雖朦朧卻依稀可見。
循著這一星光亮,輕輕伸手,沉甸甸的夢想已然握在手心......
隨著高鐵飛速向前行駛,我的心不由然「怦怦」跳動,許時為尋夢之旅,抑或是心靈歸途。華燈初上,三門峽南站幾個大字躍入眼帘,興奮中夾雜著難以名狀的激動,在靜謐、清雅的小路盡頭尋到目的地——幾分神秘的甘棠苑。
為期兩天的尋夢之旅,在這個古色古香的院落開啟,見到大隱於市的召公文化追尋與傳承人——吳啟民先生,活動發起人孟老先生,汪先生以及一群文學界的大咖們。因著文學的熱愛,我們相聚在黃河邊;因著夢想的召喚,我們邂逅在棠梨樹下;因著心靈的指引,我們共築文字的精神家園。
兩天時間裡,我們祭拜周召公,學習周召公文化;陝州地坑院,感受農耕文化;野生天鵝遷徙地,欣賞黃河溼地生態區;參觀三門峽大壩,驚嘆黃河非濁而清的壯觀景象;以及虢國遺址博物館,一睹三千年前中原歷史。一路上,文友們吟詩做賦,一片歡歌笑語,其樂融融。大家互相攀談,交流有關寫作的心得和建議,好不熱鬧。
回望兩天的文學之旅,無需粉飾,無需大量的詞藻,單單一個「真」字詮釋足矣。
真真切切感受召公治理陝西地區,甘棠樹下廉政與愛民的偉大思想。行走在甘棠苑,腳下的一石一階,眼裡的一花一木,無不浸潤在召公偉大思想裡。駐足在棠梨樹下,閉目冥想,仿佛看到一樹的雪白燦爛綻放,並映射樹下的無數顆內心。
真實地觸摸早已湮滅於歷史烽煙中3000年前的虢國,以及顯赫而神秘的虢國文化。踏入虢國遺址博物館,這裡的一件件青銅器製作精美,色澤光亮;琳琅滿目的玉器做工精湛,紋飾精美,令人嘆為觀止。
身臨萬裡黃河第一大壩——三門峽大壩,站在浩渺的煙波之上,一睹造福千秋萬代的黃河幹流之上第一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的風採。黃河自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麓流出之後,一路奔騰,濁浪翻湧,卻在三門峽谷形成了一個美麗的湖泊。這裡碧波蕩漾,緩緩流淌,與兩岸延綿的青山相映成畫。每年冬日吸引成千上萬隻白天鵝棲息於此,碧水藍天下成群結隊的白天鵝,或水中休憩,覓食,或在碧空中展翅飛翔,實在是自由至極。
很多時候,我們自己做選擇,憧憬或茫然,可是在最重要的幾步,總會有一隻手牽著凡夫俗子的我們走入聖境。或許在冥冥之中一次感召,一次偶遇,讓我重拾少時出發的夢想,讓我的生命再次綻放青春之花。
一次說走就走的文學之旅,將夢想的星輝照進靈魂深處。從此,不畏將來,不念過往,不棄不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