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G95微單評測:想做個UP主嗎?這一款視頻機了解一下

2020-12-23 李沛超

文|李沛超

前言:最近幾個禮拜,我一直都在體驗松下新款的G95微單相機,雖然這不是一款定位高端的微單相機,但是憑藉不錯的硬體功能和操控便捷性,包括令人驚喜的越級配置已經讓人覺得它配得上萬元的身價,但不過它也並不是一款檔位王者的產品,依然有一些方面表現一般。它的定位是一款Vlog拍攝視頻機,我覺得它還是能夠,成為一款合格的Vlog拍攝工具,而且很適合加入你視頻機微單考慮清單之中。

優點:性價比較高、功能豐富體驗便捷、機身和鏡頭雙防抖拍視頻很穩、可翻轉觸摸顯示屏、接口豐富、配備Vlog L視頻可後期空間

不足:畫質表現中規中矩、狗頭的水準一般

松下G95為4/3微型接口,可以配合轉接環帶來豐富的鏡頭替換玩法。

手抓柄的區域為塑膠材質,整體很貼合手掌,粗大的顆粒也帶來了不錯的防滑性。

和所有的微單相機一樣,松下G95也是以緊湊和精細為設計優先級,機身上一共5個轉盤,極大的增加了操作便利。松下G95的主使用視角下看起來,機器的功能豐富、按鍵一目了然。相機左、右肩上都有快捷模式轉盤,前鍵盤和後鍵盤的設計位置極好,單手就可以完成換檔。

特別一提的就是松下G95一上手,我就覺得拍攝起來具備很強的自適應性,攝影老手在路上抓拍或者快速換檔,能夠很快完成想要的模式,新手也能快速的對色溫、曝光、IOS、快門速度進行微調,十分的便利。

這塊3英寸124萬像素的顯示屏,色彩和清晰度個人覺得都不錯,具備觸摸功能雖然不至於驚訝,但是感覺使用起來像在用手機一樣的順滑,按鈕點按精準,響應也很迅速,用雙指手勢,就可以快速的進行對焦、縮放、測光和對焦分離等功能。

雖然是一款定位中檔的微單,但是也具備眼啟動感應器,而且取景器視窗非常的清晰,驚訝的是在調節曝光、白平衡、濾鏡、色溫等狀態時,透過取景器的「貓眼」,看出去都是【所見即所得】的實時反饋給你的眼睛,這可以大大提高拍攝的成片率。

觸控螢幕再配合後轉盤以及控制撥盤,松下G95的操控便捷、使用簡單、入門易懂,這方面新手使用完全不用擔心。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一般用戶,都是非攝影愛好者,對於相機的喜好和關注度一直在下降,單反和微單似乎成為小眾專業攝影群體的獨愛,但其實大家有這方面顧慮的原因簡單說起來有3點:

1,單眼相機功能複雜,自己又不會後期的軟體去修圖。

2,相機笨重不如手機隨身攜帶方便。

3,相機價格高昂,而且功能多樣性方面,聽人說拍攝效果,有時候還不如手機簡單便捷?

其實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問題,也會造成小白用戶的困擾,不過相機攝影其實還是無法被手機相機所取代的,而如果你把玩了松下的這款微單你會發現,松下相機在易用性和便捷操作方面,一直還是有「易用和專業怎麼去平衡」方面考量的。 松下G95作為一款中端定位的可攜式微單,雖然定位於視頻Vlog的拍攝,但是內置的相機UI,還是考慮到了大多數普通消費者的使用訴求,內置了8套的創意濾鏡(單色、黑白、柔焦、星光濾鏡、舊時光等)、內置了25套的場景動態模式(全景拍攝、柔膚人像、逆光清晰、蔚藍天空、閃光水面、夜景等)。

特有的「iA模式」就是智能自動模式,還提供了iA+高級自動模式來切換,會自動根據場景調節亮度、色彩等參數,絕大多數時候用這個模式拿起相機拍就行了。

下面來看看我用iA模式還有內置創意濾鏡拍攝的樣張:

和卡片式相機比起來,微單的優勢在於,可換鏡頭、手動功能豐富且更加專業;

和運動相機比起來,微單的優勢在於可變光圈和可變焦距,在夜間和弱光環境也能勝任工作需求,並且有自動控噪和夜景模式優化等;

和手機比起來,微單有更大的底,更強的後期調節空間,更專業的影像系統。

視頻拍攝方面,個人覺得G95的畫質和對焦表現一般,只有相位對焦,在做產品演示時拍攝的話,手拿過小的物體,識別面太小,自動對焦會很慢,光線不充足的環節也會有一些噪點,而且視頻自動模式有時候不夠準,需要我們手動對色彩再進行調節。優點在於5軸防抖配合鏡頭的雙重防抖,手持拍攝時帶來了越級的防抖表現,很穩!而且G95上也實現了手持夜景模式,進一步提升了拍照實用性。

總結:松下G95作為一款定位Vlog拍攝的可攜式微單相機,我個人覺得功能很豐富,使用起來的便捷和多套內置濾鏡很棒,3.5mm音頻孔支持指向性麥克風和耳機監聽,讓UP主進行視頻創作也可以有更專業的用武之地,Micro USB接口直接可以為電池和相機供電,也就是我們出門在外拍攝,帶上充電寶也可以為G95充電。

松下G95支持1080P 120Fps升格視頻,支持VLog-L曲線,後期可以在視頻潤色當中對伽馬曲線、動態範圍進行調整,整體來說畫質直出雖然並不是特別的出色,不過從日常拍攝的角度來看,這是一款合格的微單,防抖、功能實用、便攜、易用都是這個產品的很大特色。

購買建議:標配的狗頭其實更適合拍攝視頻,如果拍照比較多,對畫質需求更多的話,這個12-60mm F/3.5-5.6鏡頭,水準瓶頸偏低,也沒有更大的光圈和長焦,想進行大光圈拍攝和長焦拍攝會吃力;如果拍攝視頻記錄生活日常的話,松下G95完全可以勝任一部Vlog視頻機,滿足你對防抖、收音、實用和易用和一定後期能力的所有訴求。

原價6998元,最近618期間可100定金抵800元。

相關焦點

  • 松下G95微單相機上手實測,一臺適用於Vlog拍攝的相機
    話不多說,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G95微單相機具體一點的信息吧松下G95微單相機在外觀上看上去稍微比G85又顯得大點,但是比GH5硬朗而又小巧一點,G95還帶來一個上手更加舒適的手柄設計,所以從手感和外觀上來說還是很不錯的。
  • 松下G95微單 VLog達人購機的不二之選
    就像當年攝像機的誕生與小型化,新鮮的科技成果一度勾起了大眾的消費欲並熱賣;但這股熱潮也並非久而不衰:新鮮感總會隨著時間而消散。那怎麼樣才能把那些普及已久的功能做得別出心裁併引得市場關注?類型化是一個不錯的策略。松下作為專業相機領域的「後來者」,一直以來是類型化市場的佼佼者,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款G95,則是松下類型化的最新嘗試。
  • 微單發明者,相機視頻能力的佼佼者,想入手微單絕對不可忽略松下
    所以,千萬不要小看松下在相機方面的努力,如果大家對攝像領域有所了解的話,更能知道松下在這一領域的領導地位。所以,我們也能看到松下努力地將自己在攝像方面的特長,不遺餘力地引導向相機產品之上。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松下,這家別具特色的相機廠商!
  • 外觀復古、功能潮流:松下GX9微單相機評測
    為什麼要借它,因為前一段時間外出遊玩比較多,我的索尼A7M2+24-105/F4的鏡頭實在不算便攜,所以就想著帶一款小巧的相機外出會更方便,而朋友的松下LUMIX GX9微單相機+LUMIX G VARIO 12-60mm f3.5-5.6變焦鏡頭,總重量也就600g多一點,攜帶確實要方便不少。
  • 目前單眼相機哪款好,松下G95微單相機怎麼樣
    然而在經常使用手機拍照後又發現,手機雖然清晰度,像素度達到了,但是那模擬的光圈和景深一直不達標,所以讓我又有了準備入一個微單的衝動。這不,松下G95就給了我這個機會,我可以完全的試試看,微單和手機,到底誰更實用。 G95的標準包裝很簡單,數據線,帶子,機身,充電器,說明書,沒啥多餘的配件,這是單反一貫的作風啊。
  • 視頻創作全能利器 智雲WEEBILL LAB微單穩定器評測
    【IT168 評測】近幾年可以說是無反相機大爆發的幾年,越來越多的視頻創作者捨棄了手中單反,投入了微單的懷抱,在以前很難想像,如此小巧的微單有著4K 60P、10bit 4:2:2這樣比肩專業攝影機的視頻性能。在設備更加小巧輕便的後,為了進一步提升畫面的穩定性以及創造更多拍攝玩法,一個微單穩定器是必不可少的了。
  • 復古微單!松下GX9售3998元
    ,並搭配了松下一貫的維納斯處理引擎,通過混合像素亮度和智能細節處理能力,使得這款相機可以獲得非常自然的高畫質照片。 松下LUMIX GX9機身右肩的按鍵布局變化很大,除了曝光補償轉盤和拍攝模式轉盤疊在起來(和GX8的設計一樣以外),快門按鍵、多功能轉盤、開關機按鍵等全部都被移動到了機身的右肩之上,這樣就顯得非常的緊湊。並且視頻錄製按鍵還和快關機按鍵設計在了一起,在操作的便攜性上也有所提升。
  • 松下Vlog微單相機,4K視頻&專業收音,被人遺忘的短視頻利器
    現在自媒體朋友越來多人了哦,而這麼多自媒體朋友中很多是短視頻自媒體,也因此一些短視頻拍攝設備是比較有必要的。從很多旅遊自媒體朋友來看,使用GoPro很多人使用哦,不過這個只能用來拍視頻用而已,如果想要用來拍拍照片的話,就是要用到手機或者相機了。
  • 好用不貴的大光圈 松下LUMIXS 85mm F1.8評測
    佳能在今年7月份推出了旗艦級全畫幅微單R5,隨後尼康推出了入門級全畫幅微單Z 5,在今年9月份,松下,也推出了自己的輕量級全畫幅微單松下LUMIX S5。不久之後,松下LUMIXS系列全畫幅微單的L-Mount系統也迎來了更新,松下推出全新大光圈中焦定焦鏡頭LUMIXS 85mm F1.8。
  • 佳能想造一臺什麼樣的新微單?
    5,這個數字是佳能的幸運數字吧,因為單反時代佳能的5D系列就是核心的頂梁柱,每一款5D系列機型都有自己不俗的市場表現,佳能既然如此高調的預熱R5,它一定是一款佳能認為足夠被大家認可的機型,即便是有索尼這樣強大的微單對手,它也相信5系列機型會徵服一定的市場份額,佳能用R5來命名,就是想延續5系列機型的輝煌,它可以看做是單反時代的5D,當然,這個新的系列要有一些超出預期的功能,所以佳能3月
  • 適馬推出 SIGMA FP微單相機,松下S1來一兄弟
    這款適馬微單也用的是L卡口鏡頭,跟松下S1系列一樣,從關係上看可以說是"表兄弟"。這就可以理解當年松下推出S1系列,適馬為啥玩兒命推出L卡口鏡頭。不是為了S1打氣,而是為自己的 FP做準備。適馬這款微單的名稱為SIGMA fp,官方宣稱的特點是「世界上最輕薄小巧的「便攜拜耳列陣全畫幅相機。
  • 松下S5全幅微單套機登場,最低13998元,值得出手嗎
    說起全幅微單,現在市場上還是很多的,有尼康Z5,尼康Z6,索尼A7 III,還有佳能的R5、R6。其中Z5是比較新的一款,但有個致命問題, 就是4K視頻是1.7X裁切,所以發布後在國內基本沒有聲響。目前,這兩款相機在某電商平臺的評論數一個是40條,一個是很多經銷商紛紛10條左右,市場表現都很一般。相比之下,松下GH5L相機的1200條評論已經很高的,更包括很多在其它渠道購買松下微單作為視頻機的用戶,所以松下確實想馬上接下來這批用戶,讓其想升級是時候有松下的相機可選。
  • 松下全幅微單S系列深度解析 到底哪款適合你?
    答案可能會有點出乎意料,推出第一款無反相機的品牌,是松下在2008年推出的Lumix G1,那時它的名字還叫做單電,而且是M4/3畫幅的相機。十年之後,2019年,松下全畫幅微單LUMIX S1R、S1正式在國內亮相,到現在為止,松下全畫幅微單S系列拓展到三個機型,分別是S1、S1R、S1H。
  • 好用不貴的大光圈,松下LUMIXS 85mm F1.8評測
    佳能在今年7月份推出了旗艦級全畫幅微單R5,隨後尼康推出了入門級全畫幅微單Z 5,在今年9月份,松下,也推出了自己的輕量級全畫幅微單松下LUMIX S5。不久之後,松下LUMIXS系列全畫幅微單的L-Mount系統也迎來了更新,松下推出全新大光圈中焦定焦鏡頭LUMIXS 85mm F1.8。
  • 還在愁買哪款相機好?6款高性價比微單推薦給你
    最近有人讓我推薦幾款性價比高的微單,今天花時間整理了一篇關於微單的文章,主要是挑選了幾款性價比不錯的微單推薦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幫助。ps:絕對不是廣告,純粹推薦相機而已。一、索尼A6000、a6300索尼的微單一直做得比較好,而且它的微單產品絕對算是業界良心,其性價比非常高。
  • 憑什麼賣萬元 索尼微單NEX-7深度評測
    【PConline 評測】索尼微單NEX-7作為索尼NEX微單相機系列中的旗艦產品,擁有多項優於其他產品的特性,包括強化了操控性能、新增熱靴和電子取景器,有意打造成最強的微單相機,並搭載了與索尼A77相同的2400萬像素CMOS傳感器,連拍速度為10張/秒,配置傲視群雄。
  • 松下新品微單G100全球線上線下首發會
    2020年7月9日下午14點,松下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P&I展的現場舉辦主題為「我的vlog生活100分」的松下新品微單G100全球線上線下首發會。本次發布的松下全新微單G100延續了松下在視頻拍攝方面的優勢,沒有因為體積而在畫質和數據可靠性方面做任何的妥協。
  • 全畫幅微單,索尼是老大,佳能、尼康、松下和適馬這些品牌如何?
    至於適馬,其全畫幅微單具有開創意義,但在野馬哥眼裡,沒有太多的實用價值,也暫且不論。今天,野馬哥就來點評一下全畫幅微單裡的索尼、佳能、尼康和松下的產品特點吧!而且佳能隨之帶來了RF 50 1.2 ,RF 28-70 2.0 RF 85 1.2 RF 70-200 2.8等一系列可圈可點讓人口水的鏡頭群。雖然不多,但幾乎個個能打,加上佳能還提供了轉接環,使得EOS R和RP可以轉接現有全部的EF卡口鏡頭。這也算是一個折中方式。
  • 一機定乾坤 佳能EOS R5旗艦級微單評測
    佳能EOS R5發布於2020年7月9日,是一臺真正意義上的劃時代的旗艦級微單相機。今天,我們就為大家來帶這臺相機的詳細評測。三、機身設計    首先我們來介紹一下佳能EOS R5的機身設計。這款相機從整體的外觀來看類似於佳能EOS R,但是整體尺寸要比EOS R稍大一些。EOS R5在外觀細節上的改變,更貼近於佳能EOS 5D Mark IV的感覺,因此操控性也更貼近於專業級單眼相機的使用感受。
  • 松下全畫幅微單S1H是否值得買
    2020年有哪些松下相機值得購買),那麼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個松下的全畫幅微單S1H。松下全畫幅視頻微單S1H松下S1H發布於2019年6月,是松下目前微單產品線中擁有最強視頻能力的機型。這次分享我們先從S1H的缺點開始說起,其實所有的松下視頻微單都有這個問題,就是自動對焦。令人堪憂的自動對焦由於松下是視頻領域的出身,在嚴肅的視頻領域,自動對焦是非常不受待見,基本上大家都用手動跟焦。很多時候需要表達主體的轉換,這時候就需要精準控制焦點,而這是自動對焦所無法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