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5 17: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舊時農業生產缺少科學指導,何時務作何種農作物,主要靠一代代農人口口相傳,久而久之總結成格言、諺語,成為莊稼把式裝在心裡的教科書。
先民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生活過程中,觀察自然現象、認識自然規律,凝練而成的智慧結晶在信息閉塞、沒有氣象預報的年代,對指導農事和生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早上陰一陰,晚上颳大風」。陰一陰指陰天,氣溫降低,氣壓升高,引起空氣流動,空氣的流動就是風。
「早看東南,晚看西北」。如果上午天空東南方向晴朗無雲,則兆晴,反之則陰。因為東南方向是暖空氣的發源地。如果晚上西北方向晴朗則天晴,多雲則天陰。
「秋後北風雨」。立秋以後,北風兆雨,節交立秋,冬季風勢逐漸增強南下,夏季風暫未退出,遇寒冷的冬季風(北風)形成鋒面,造成降雨。
「夜晴沒好天,等不得雞叫喚」。午夜天空晴朗等不到黎明就有降雨的可能,一般適用於夏季。
「白雲黑雲對著跑,這場冰雹少不了」。夏季,冷(黑雲)暖(白雲)兩種空氣團急速交鋒,就會下冰雹。
「早起霧一霧,晌午曬死兔」。早晨之霧屬於輻射霧,不會持續太久;太陽升高,地面溫度立刻上升,空氣又恢復飽和狀態,霧滴也蒸發消散。因此,輻射霧常常預兆當天天氣晴朗。
「刮上幾天西南風,幹的咯崩崩」。夏季刮西南風,暴熱不下雨。
「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陽光照在雲塊上,形成紅雲,就是霞。朝霞在日出之時形成,晚霞在日落之時形成。朝霞出現在西方且成雲,可能有雨;晚霞出現在東方,表示雲已東移,西方無雲,次日天晴。
出品:靈臺縣文體廣電和旅遊局
來源:《靈臺民俗》
原標題:《民間諺語 | 你知道「刮上幾天西南風,幹的咯崩崩」的含義嗎?》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