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自己開始了很多對話,這些自我開導的作用,就是漫長的心理療程,最後出現在人生病曆本上的藥方,就是短短幾個字:誠實地面對自己。
誠實面對自己,做自己愛做的事,想寫字就寫字,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想創業就去創業,想旅行就去旅行,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磨蹭也好感性也罷,要學會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瑕疵不一定是壞的東西,那也許是自己最吸引人的一部分,更不必去介意別人的想法,因為別人其實都很忙,你在別人生命裡的角色再重要,也只能陪伴一程,而不是一生。
我從一次次的內心對話中悟出很多道理,儘管參悟的過程非常艱辛,它卻是救我於挫敗感的良方:既然自己有過從零開始的經歷,那想必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都不用害怕失去。他們說,經歷過生死的人都格外看得開。對的,如果人最終會經歷死亡,活著的時候還有什麼放不下,「做自己」還有什麼放不開?
「作為一個人,成為最真實,最極致的自己,這樣你就會獲得真正的成功和快樂。」奧普拉演講中的這句話,再一次證實了我內心堅持著的「做自己」的信仰。
我從沒有羨慕過一個女人攀到事業巔峰的成就,但我深深地,深深地佩服著,在成功與失敗交替發生的大起大落中,奧普拉成為了極致的自己,而不是最好的別人。
……NOT THE END……
* 投票環節
在上周我們的[熹有女人]欄目中,熹文和王浩為大家分享了一篇來自三毛的文章 。我向姑娘們提出了一個問題,你認為讀書和不讀書的女人,有什麼區別?感謝大家的踴躍參與,我從郵件中選擇了10個留言放在這裡,歡迎大家為最契合自己內心的那個答案投上一票!
林蕭啊
我有兩個嫂子,一個在北京上的大學,一個沒有讀高中。兩個嫂子一樣漂亮,可是生活的漂亮不一樣。第一個嫂子出門會化淡妝,衣服是搭配得落落大方溫婉淑女的樣子,講話輕聲細語,笑起來像古典美女一樣含蓄,聽哥哥說家裡的春聯都是嫂子自己寫的毛筆字。第二個嫂子對於化妝的概念就是覺得太妖,並不會搭配衣服,講話粗氣笑起來是仰頭大笑。曾有一次,我化著淡妝去找她,然後她和我媽媽說叫我不能化妝。可是我又不知該如何解釋,思想上的不一樣是很難解釋的吧。
讀書與不讀書是兩個世界的人。
暖光sherry
如果自己沒有讀過太多書,大概會是淺薄無知,婚前一心想嫁人,婚後在鄰居朋友的各種八卦裡津津樂道。日子過的平淡而乏味,重複著上一代母親的人生;
而現在我慶幸自己讀過一些書,對這個世界的認識不只是頭上這小小的一片天,內心裝著廣闊的全世界,想去西藏看看蔚藍的天空、虔誠的朝拜者,想去雲南、臺灣看看不一樣的環境下不一樣的生活。對於生活有自己的見解,自己的小情趣。
一二
熹文姐,您好,下面是我對讀書與不讀書女人的看法。
讀書與不讀書的女人,首先氣質不同,雖然學舞蹈、形體也可以提高人的氣質,但是她們少一分書香氣。讀書的女人會顯得溫和,有知識的光輝,就算外表不出眾,她的談吐會讓人關注到她,感覺這個人很有內涵。其次,讀書與不讀書的女人情緒管理不同,讀過書,也是增長了見識,遇到一些問題,會懂得控制情緒,知道如何應對,而不是抓狂、束手無策。還有一點,讀書與不讀書的女人,思維與思想不同,讀書的女人,腦子裡不空,她看過的書,成為她的能量,形成她自己的想法,不讀書的話,腦子裡就沒太多有「分量」的想法了,與她交流,會覺得她缺乏一種深度。最後,讀書的女人,內心安寧而充實,不讀書,就算過的很熱鬧,內心也會空虛,整個人會顯得浮躁。所以,讀書,讓你變得更好。
Cathy
讀書的女人比不讀書的女人更有韻味,書中的氣質都在舉手投足中展現;讀書的女人比不讀書的女人更有吸引力,書中的內涵都在談吐中表露;讀書的女人比不讀書的女人更有魅力,因為,每一次閱讀都是一段旅程,能為我們帶來內心的滿足和心靈的寧靜。
唏哩呱啦
我是個30+後的女人,在30啷噹剛出頭時選擇了做全職媽媽,陪兒子一起成長。
逛菜市場、準備一日三餐、接送兒子上放學、輔導他功課,這就是我現在生活的主軸,主軸之外的全部時間屬於自己,上午也許一邊喝著茶一邊翻一本書或者為兒子班上寫著關於某個故事的文案,下午也許為鑽研出某道新菜系而興高採烈或喜極而泣,特別是看著兒子滿嘴流油的吃相時更覺得意義非凡。
此時是清晨五點半,一邊敲著鍵盤一邊灶上的砂煲裡煲著淮山肉片粥,悶聲作響.
書對我這類女人來說,就是主軸的潤滑劑,就是主軸之外的棉花糖,就是全職媽媽與職業爸爸間愛情或親情彩虹般五彩繽紛的溝通橋梁。
不知怎的,我很享受目前這樣的生活.
笑玲瓏
女人讀書是內在修煉的過程,觀念的區別直接導致女人之間的差距!讀書就是塑造大腦(觀念)。讀書的女人活得有追求,生活過得有意義,思想境界遠遠高於不讀書的女人!若不想平庸無味的過一輩子就要做一個不忘讀書的女人
Rachel
親愛的熹文,你好,對於讀書與不讀書的女人這個話題很有意思。常言道:「腹有詩書氣自華」。我覺得讀書對於一個人來說可以讓內心更加的平和,修養身心,讀書的人內心一定比不讀書的人生活的更加充實!在公眾號中有句話」讀書,讓你即使沒有富裕的生活,但仍有一個富裕的精神世界,就算日後嫁為人婦,此生的溫柔和智慧就是你最好的嫁妝。」這句話讓我想起了我的兩個舅媽,一個大舅媽工廠女工,平日裡回家除了做飯就是看劇,弟弟從小也是跟著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現在小學經常玩電腦遊戲。
小舅媽知書達理,婚前就是愛讀書的姑娘,現在專職在家裡教育弟弟,弟弟從出生起就沉浸在舅媽每晚的睡前故事裡,在舅媽的影響下,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讀書。對於女人來說,讀書可以讓女人變得更加沉穩有氣質,具有雅性,而且女人天生就具有母性,讀書還可以影響下一代的教育,讓智慧的光芒繼續傳遞。讀書讓女人更加溫柔體貼有耐心,在生活裡一定比每日追泡沫劇玩牌打遊戲的姑娘生活更加有趣,心裡更覺充實!
厲丹
人生那麼長,總要有一件喜歡的事情。讀書的女人不容易陷入家長裡短之中,有自己的精神世界。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時會自我調節,就算是一個人也不會感到孤獨。經常讀書的女人身上散發出來的,是那種由內而外的東西,是歲月不會泯滅的。希望自己今年利用好時間讓自己更豐盈!
青檸
我認為,有讀書的女人,她能增加內心的力量,積攢能量,從容地去應對工作和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她能從書中找到共鳴,感同身受於自己的經歷;她能更加了解自己,理解自己,解剖自己的所做所為,知道自己當時為什麼會有這樣子的行為,這樣子的行為到底對不對,抑或知道解決當時問題的最適當的方法;她能從書中找到自己奮鬥與堅持的意義,明白女人的價值應該由自己去實現;她能知道,感情終歸要落到柴米油鹽的日常生活,要把生活過得熱氣騰騰,有趣味,來稀釋掉生活的瑣碎;她能知道如何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脾氣,並在各種關係的相處中找到一個適當的平衡點;她會知道在生活中要多思考,要有自己獨立的想法,多為生活增加不一樣的色彩。
我覺得,沒有讀書的女人,可能會因為日常生活的瑣碎而磨滅掉自己對生活的熱情;情緒與脾氣沒有得到有效的管理,可能會使各種關係相處得不和諧;可能對於自己沒有更深的認識,會讓自己迷茫沒有方向!
小秋田
我的媽媽高中畢業,從來不讀書,生活也很粗糙。小時候開家長會的時候我會很不好意思,因為別人的媽媽都是輕聲細語的,我的媽媽卻不修邊幅,嗓門特別大。後來我參加工作,從家裡搬出來,我第一件事就是給出租房買了一個書架,每個月工資的三分之一都用來買書。再後來我結婚了,有了自己的孩子,也一直保持讀書的習慣,我覺得讀書與不讀書的女人區別挺大的,愛讀書的女人注重精神世界,格局會寬一點,也很關心生活的質感,這大概是不讀書的女人沒有辦法體會的美好吧。
[本期話題徵集]
你在「做自己」這件事上有和父母爭執過嗎?
請把你的想法發送至guniang2017@163.com中,我會在下周抽取10個留言放在這裡。
入選的朋友,投票人氣最多的可獲得1份價值69元的簡七理財課程,剩下的9位朋友可獲得奧普拉的書《我堅信 》。
作者楊熹文,常駐紐西蘭,熱愛生活與寫作,相信寫作是門孤獨的手藝,意義卻在於分享。出版書籍《請尊重一個姑娘的努力》,《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講述一個姑娘在異國他鄉的奮鬥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