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正所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很多農村出來的有錢人會選擇回農村建一棟房子,甚至是別墅。但不知你發現了沒有,農村的房子一般都是建的兩層半到三層半,最多的也不會超過五層的。就是很有錢的土豪也不會蓋十幾層的高樓。這是為什麼呢?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一、國家規定,農村的房子總高度不能超過14米,而且每層的高度不能超過3.3米。這是硬性規定,如果違規建設,可能會被拆除。建了還要被拆,那樣豈不白花錢?所以有些人想要在農村建個高樓大廈來顯示自己的財力,吸引村民的注意是不允許的。(註:上面提到的兩個數據來源於網絡資料)
二、房子建太高也沒用,除了吸人眼球以外,實際價值不大。農村的房子也沒有人租,更沒有人買,除非是離城市特別近的郊區。平時住在農村的大多是老人小孩,上了年紀的人如果要爬四五層,腿腳也不方便。建個兩層半到三層半完全夠住了,即使是到了過年全家人聚在一起或有親戚來也住得下。再升高意義不大,白白浪費錢。
三、農村人很注重鄰裡關係,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如果你家的房子建得太高可能會擋住鄰居家的光線,導致和鄰居之間關係不和。所以,一般都是建得和鄰居一樣高,誰也不影響誰。而且如果平時家裡人少的話,房子太大了還覺得空落落的,有種悽涼的感覺。有鄰居想來串門聊聊家常,也不願爬樓了。所以一般老人更願意住一樓,串門方便。鄰裡之間也更好互相照應。
這就是為什麼農村蓋房子一般都不會蓋太高的原因了,那為什麼會選擇兩層半、三層半呢?這半層有何講究?原來農村種植莊家和瓜果蔬菜,比如南方的農村,常年待在家裡有勞動力的都會種水稻,稻子收割回來以後要曬乾入庫保存,這時候半層樓頂用來曬稻穀就很理想了。以前住瓦房的時候稻穀都是曬在門前的禾堂(農村屋前水泥澆的空地)的,曬稻穀必須有一個人守著,不然稻穀會被雞吃。現在曬到樓頂,可以安心地待在室內看電視了。樓頂的半層房子正好用來當倉庫儲存糧食蔬菜的,如果下雨,收稻穀也極其方便。
怎麼樣,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我們的農村勞動人民也是極其聰明的,如果你還有什麼想要補充的,歡迎留言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