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最亮的黑洞,亮度超2萬銀河系,吃的還最多,每天一個恆星

2020-12-21 騰訊網

黑洞是宇宙中的「饕餮怪獸」,其特質就是只吃不吐,由於擁有強大的引力,黑洞對經過它身邊的所有物質來者不拒,就連光從它這裡經過也會被吸進去,其引力強到不可思議!

天文觀測已發現宇宙中有兩種黑洞,即恆星級黑洞和星系級黑洞,恆星級黑洞都是由恆星發生引力坍縮事件形成的黑洞,質量通常在太陽的3~1000倍之間,而星系級黑洞則被認為產生於宇宙之初,是由宇宙大爆炸之後,區域物質極為密集的地方,直接坍縮形成的,這樣的黑洞質量較大,至少在太陽質量的萬倍以上,甚至可達太陽質量的數百億倍,迄今為止科學家們發現的質量最大的黑洞為Ton618,質量為太陽的660億倍左右。

但是這樣的巨型黑洞也並非誕生的時候質量就有這麼大了,也是因為它們形成之後,不斷地吸收周圍的物質,使得質量越來越大的。近日澳大利亞國立大學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對被認為宇宙中質量增長最快的黑洞J2157-3602進行了詳細觀測,得出了這個黑洞的具體質量情況,認為它大約是我們的太陽質量的340億倍。

J2157-3602的全稱為SMSS J215728.21-360215.1,首次發現於2018年,距離我們約120億光年,它不但吸收物質速度快,也是宇宙中已知最為明亮的類星體,其周圍熾熱的吸積盤溫度極高,光度高達太陽的近700萬億倍,亮度與2萬多個銀河系相當。

科學家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研究者們通過最新觀測發現,該黑洞質量已經高達太陽的340億倍,仍然能每天吞噬一個太陽的物質,約每百萬年增長1%的質量。

鑑於黑洞無所不吸的天性,而且目前還不知道黑洞的質量上限,因此有科學家認為黑洞甚至能橫掃宇宙,在相互合併的情況下將大部分物質都吞噬掉,不過這需要及其久遠的時間,萬億年中也無法完成。

參考資料:

《科技日報》7月6日文章《科學家發現巨型怪物黑洞,最亮類星體每天吃掉一顆太陽》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恆星能夠發光,但宇宙中最亮的光卻不是恆星發出的,而是黑洞
    在宇宙中,恆星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天體,僅銀河系之中就有數千億顆恆星,而每一顆恆星都會給一定的區域帶來光與熱,太陽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因為太陽的光和熱,地球才能夠如此生機盎然。宇宙中大部分的光亮都來自於恆星,但宇宙中已知的最亮的光卻並不是由恆星所發出的,而是來自一個黑洞,也就是已知宇宙中最大的黑洞TON618。黑洞是什麼?黑洞會發光嗎?它是怎麼來的?
  • 誰是宇宙中最亮的星?這個類星體,亮過600萬億個太陽!
    圖片由美國航空航天局、歐洲航天局,樊曉輝(亞利桑那大學)提供經過數十年的搜尋,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了一個類星體,其亮度相當於600萬億個太陽,這是早期宇宙中發現的最亮的一個。該類星體以太陽亮度600萬億倍的亮度,一舉打破了有史以來的最亮紀錄,即太陽的420萬億倍。樊說:「在整個可觀測的宇宙中,想找到比這更亮的類星體是很難的了。」來自美國耶魯大學的合著者,博士後研究員法比奧·帕奇奇補充說:「這個探測是一個令人震驚的重大發現。
  • 射手座A *兩小時亮度增長75倍,宇宙中的黑洞為何如此奇怪?
    作者:石蘭(抄襲必究)黑洞是宇宙天體中最具個性化的物體之一,不管是其極高的密度、巨大的質量,還是超強的引力,都讓它擁有了其他天體無法比擬的話題性。然而,正如它的與眾不同,黑洞也是難以研究的一個宇宙物體,它不僅代表了大物體和小物體之間的數學交叉,也是量子力學和亞原子粒子如何表現的科學。科學家們一直致力於研究黑洞所代表的極端環境中的數學,更試圖解釋黑洞的形成過程是怎樣的,包括我們位於銀河系中心位置的射手座A *。這是一個比我們太陽還要大460萬倍左右的龐然大物,看似安靜的它,卻並不如表面看上去那樣波瀾不驚。
  • 在銀河系,最大的恆星是誰?其大小你可能想像不到
    但是在銀河系中,比太陽還大還閃耀的恆星有很多。仙王座VVB(約19個太陽大小)仙王座VVB距離地球約2,400光年,直徑為太陽直徑的10倍,釋放出的光強度為太陽的10萬倍。螣蛇十二(約450個太陽大小)距離地球11650光年,直徑為太陽的450倍,亮度為太陽的35~65萬倍,已知最明亮的恆星之一。
  • 宇宙中最恐怖的天體竟然不是黑洞?科學家:類星體了解一下!
    根據太空望遠鏡的觀測數據,迄今為止人類觀察到的宇宙直徑大約為930億光年,而且還在不斷增大。如此龐大的宇宙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天體,行星、恆星、星系等等。在大部分人的認知裡面,黑洞無疑是宇宙中最為恐怖的天體!
  • 銀河系在已知宇宙星系大小排名中只是滄海一粟
    其中洞穴狀的NGC 604,是從星系中心向右上方伸展之漩渦臂上最明亮的恆星形成區。        像M31一樣,M33有著眾多已經經過精確量測的變星,讓這個鄰近的螺旋星系成為一個測定宇宙距離尺度的宇宙量天尺
  • 銀河系的黑洞
    黑洞的飢餓被認為吞噬了這麼多周圍的物質,它們結束了它們宿主星系的生命。這種盛宴過程是如此激烈,它創造了一個高能量的物體,稱為類星體——宇宙中最亮的物體之一——因為旋轉物質被吸進黑洞的腹部。現在,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星系,通過繼續誕生新恆星來生存黑洞的貪婪力量——每年大約100顆太陽大小的恆星。
  • 宇宙最飢餓的黑洞是太陽質量的340億倍
    對增長最快的黑洞的質量的測量證實了早期宇宙理論的一個主要問題。即使質量是太陽的340億倍,這個天體並不是測量到的最大質量的黑洞,但這樣的質量在它的年齡本應該是不可能的。黑洞通過吞噬周圍的物質而生長,但它們的質量為它們吞噬的量設定了上限,因為它們的引力必須克服它們吞噬新物質時發出的光產生的外向壓力。
  • 宇宙罕見驚恐一幕:恆星遭黑洞碾碎吞噬
    美國宇航局(NASA)的凌日系外行星調查衛星(Transiting Exoplanet Survey Satellite,縮寫為TESS)首次發現了恆星被黑洞碾碎併吞噬的驚恐一幕。據CNN和EurekAlert報導,TESS衛星於2018年4月發射,一直在尋找系外行星,持續觀測200,000個在我們附近最亮的恆星。
  • 宇宙中各種天體中的「霸王」,最大的黑洞、最大的星系你知道嗎
    如果把它放在土星的位置,我們肉眼看到它的光環甚至比滿月還大!最大的恆星目前發現最大的恆星是盾牌座UY,其直徑是2375828000Km,是太陽的1709倍。如果按照體積來算,它的體內可以放下50億個太陽!
  • NASA鋪捉到驚人宇宙現象,黑洞吞噬超大恆星現場
    一直以來,人類從來沒有停止過探索宇宙的腳步。就在去年,NASA的外行星探測器TESS捕捉到了萬年難遇的罕見宇宙現象:一個距離地球3億7500萬光年之外飛魚星系的一個超級巨大的黑洞,正在將一顆和太陽差不多大小的恆星「生吞活剝」。
  • 宇宙星系大小排名,銀河系只是滄海一粟
    ,並可能受到仙女座星系的引力約束,但在宇宙中仍可算是一個大的螺旋星系。其中洞穴狀的NGC 604,是從星系中心向右上方伸展之漩渦臂上最明亮的恆星形成區。    像M31一樣,M33有著眾多已經經過精確量測的變星,讓這個鄰近的螺旋星系成為一個測定宇宙距離尺度的宇宙量天尺
  • 吞噬宇宙的超級大黑洞
    距地球6億光年的「馬卡良231」星系中,科學家發現了超質量雙黑洞系統,它們如同兩條太極魚,圍繞著彼此不斷旋轉,組成一個「太極」圓盤。PKS 0745-19橢圓星系中可能存在比已知最大黑洞還大10倍的黑洞。
  • 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你了解...
    另外一半授予萊因哈德·根澤爾和安德裡亞·格茲,因為在銀河系中心發現了一個超大質量的緻密天體,總獎金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760萬人民幣)。 所有已知規律均在其中失效 一個超重的怪物,會捕獲進入其「狩獵範圍」的所有物體,沒有什麼可以逃脫,甚至光也不行,這就是黑洞。在許多文學形式中,黑洞一詞都有了其更深的含義,但對於物理學家,黑洞始終是巨型恆星自然耗盡死亡後的產物。
  • 科學家公布最詳細的銀河系3D地圖,還有30萬顆恆星的運行軌跡!
    銀河系是人類最熟悉的星系,科學家一直在嘗試描繪出整個銀河系的結構地圖,由於銀河系是一個較為扁平的螺旋狀星系,所有的觀測設備只能看到銀河系的側面情況,近日歐洲航天局(ESA)的蓋亞空間望遠鏡(Gaia)發布了最新的銀河系地圖,公布了至今為止最為詳細的銀河系3D地圖,其中至少包含了20
  • 宇宙中最神秘的東西是什麼?
    絕對意義上很難說什麼是最神秘的,但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海山二(Eta Carinae)。這顆恆星(或恆星組--似乎是一個多恆星系統)是銀河系中最亮的星系之一,主要成分的亮度是太陽的500多萬倍。在7500光年之外,它是我們不用望遠鏡就能看到的最遙遠的恆星之一,在1843年3月的幾天裡,它是夜空中第二亮的恆星。
  • 宇宙中神秘古老的星球——吸血鬼恆星
    一種非常噁心的星球每一個星球其實都是有壽命的,一但走到壽命的盡頭,就可能面臨滅亡。在宇宙中卻有一種非常自私的星球,它為了保持自己的年輕美麗,會不斷的吸食靠近自己的恆星。這種星球就是吸血鬼恆星,它最喜歡的就是吸食其它恆星的物質來壯大自己。
  • 銀河系中間最亮的地方都是什麼?銀河系大漩渦的中心點是什麼?
    夜晚,我們在地球上仰望天空,看到銀河系中間最亮的地方就是銀心,大漩渦中心點又是什麼?讓我們去詳細了解一下吧。銀河系是一個巨型棒旋星系,是由無數顆星星聚集所形成的,也是漩渦星系的一種,它像是橢圓形的大盤子,總質量大約是太陽質量的1.5萬億倍,銀河系看上去有四條旋臂,它們之間的距離差不多4500光年,太陽在銀河的一個支臂本地臂上,到銀心大約要2.6萬光年,太陽繞銀心一圈大約要2.5億年。
  • 宇宙中會不會存在微型黑洞?
    也有學說認為,我們其實生活在黑洞內,因為銀河系就是一個巨大的黑洞,黑洞中心自然是銀心,我們的太陽系圍繞著中心的黑洞旋轉,銀河系裡所有恆星、行星、衛星和彗星雲都在黑洞內壁。按理說,最終會被黑洞中心所吞噬。現在是不說大黑洞,說的是小黑洞,微型黑洞。那宇宙中會不會存在微型黑洞?
  • CQ 4479:一個在黑洞盛宴下仍能製造新恆星的星系
    人們現在所觀察到的宇宙到處都充斥著不再能創造新恆星的星系。天文學家認為,這種停滯的原因在於這些巨大的宇宙結構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因為為了形成新的恆星必須要有大量的未束縛的塵埃和冷氣體。隨著時間的推移,萬有引力和其他催化劑使得形成這些恆星溫床的物質聚集在一起並最終結合成完全形成的恆星和太陽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