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歲入國子監,十八歲中舉人,二十二歲得進士。卻非人間富貴花

2020-12-26 修行路上的小烏龜

他是納蘭明珠的長子,乳名叫冬郎,因為祖上是葉赫那拉氏,滿洲正黃旗,一出生便是含著金湯勺。

他天資聰穎,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飽讀詩書,文武雙全。並且博通經史,工書法,擅丹青,精騎射。

這麼一位生於簪纓之家,身處錦繡繁華的人物名叫納蘭容若。偏偏在愛情和婚姻中,不得善果。

納蘭的一生,有過三段珍貴而又悽美的愛情,青梅竹馬的表妹,琴瑟和鳴的盧氏,還有最後的戀人——紅顏知己沈菀。

很難說,他最愛的是哪一個,因為每一次戀愛,他都會傾其所有。而且她們每一個,又都有著不可替代的風情與美麗,有人是硃砂痣,有人是白月光,也有人是他竹馬少年時,用虔誠的、輕輕戰慄的心,採擷的第一個夢。

愛情太短暫,遺忘太長久

五字詩中目乍成,盡教殘福折書生,手妥裙帶那時情,別後心期和夢杳,年來憔悴與愁並,夕陽依舊小窗明。

詩名叫《浣溪沙》,正是納蘭的詞作。

情意都寫在了詩句裡,通過她讀詩的眼神,我也讀懂了他的心。只是,我一介書生,福微命薄,難以長久擁有他的垂愛。卻難忘那時,她擺弄裙帶的羞澀神態和默默柔情。分別後,我的相思就入了夢境,剪不斷的憔悴與哀愁,只有小窗外的夕陽依舊,不染人間的悲歡離合。

這麼一首詩是寫給誰的呢?整首詩中透露出無限的幽怨與悲情,相望而不能相愛的情愫呼之欲出,無疑是寫給曾經的初戀。

這種愛而不得的絕望與無奈,如鹹濕的潮汐,一浪一浪漫過心間。如同聶魯達的詩歌「愛情太短暫,遺忘太久長」。

傳說容若的初戀是他的小表妹,二人青梅竹馬,楊柳依依。年少時期,納蘭容若心中只有表妹一人,只因一場意外,表妹作為滿洲貴族之女參加入宮選秀,成為了皇帝的女人。

初償愛情悸動,便如雨打梨花,未曾開放,便已凋零。一入宮門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納蘭為了再見表妹一面,重金買通宮人,喬裝改扮混進皇宮,與表妹遠遠地對視一眼,只是一眼,便勝卻千言。

「而宮規森嚴,竟如漢武帝重建李夫人故事,始終無由通一詞,悵然而去」。

隔著巍巍宮牆,隔著楚河漢界,隔著今生已不可能再跨越的萬水千山。一眼萬年,再見已物是人非,刻骨相思,留待初心。這其中的心境多像那首《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有人說:人們大多對初戀耿耿於心,不能釋懷,可能更多的不是執著於對方,而是執著於自己。每一份初戀,都是自己成長的生命軌跡,久久不肯遺棄的,是自己的來路而已。

心灰盡,有發未全僧

納蘭容若二十歲時,娶盧氏為妻。根據墓志銘所述,盧氏出身名門,是一位美麗優雅、富有詩書氣的妙人兒:

「生而婉孌,性本端莊,貞氣天情,恭容禮典」。

成婚後,夫妻恩愛情篤,伉儷情深。盧氏對納蘭來說不僅是舉案齊眉的結髮妻子,更是與他心意契合的紅顏知己,志趣相投的靈魂伴侶。他們曾經度過一段歲月靜好的時光,可惜情深不壽,三年後,盧氏死於產後受寒。納蘭對盧氏「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猶深」。

痛苦時,作詞《荷葉杯》:

知己一人誰是?已矣。贏得誤他生。有情終古似無情。別語悔分明。莫道芳時易度。朝暮,珍重好花天。為伊指點再來緣,疏雨洗遺鈿。

《原來情深,最是孤獨》作者紀雲裳解讀這首詩時說:在這個世界,人與人之間,本是各自孤獨,度過漫長的一生。我們遇到婚姻,遇到愛慕,都不及遇到懂得來得珍貴。

盧氏的靈柩在雙林禪院停放了一年多,納蘭在此地挑燈枯坐,為死妻守靈,心如死灰,雖不曾剃度出家,但內心已與僧人無異。直到下葬前,納蘭依舊萬分不舍。

愛是什麼?愛就是為了一個人,願意從自由的天堂,墮入無邊的地獄。盧氏過世後,納蘭給自己起了一個別號「楞伽山人」,他在痛苦的深淵中不斷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雙手合十,虔誠無比,求菩薩賜給亡妻一丸「返生香」。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

納蘭是世間最痴情的人,深陷於與盧氏的過往,始終放不下。就在盧氏過世8年以後,他大病一場,終於在另一個世界與愛妻團聚。

而這也是一個特殊的日子,那一天也是盧氏的忌辰。巧合到很多人都不願意相信是巧合,而寧願相信是上天被他的深情所感動。

官氏是納蘭的第二任妻子,迫於父母之命,極不情願地娶了官氏。納蘭容若的《點絳唇》裡就有一句:「一種蛾眉,下弦不似初弦好」。可見,官氏雖是名門閨秀,門第比官氏還高,容貌也俱佳,然而還是走不進納蘭的心中。他們之間,空有夫妻之名,並無伉儷之情。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美好的女子多如繁星,而,盧氏卻只有一人。

就像作者說的:盧氏,生前是納蘭情投意合的妻子,她故後,也是他心尖上的白月光,不可替代,不能遺忘。

而今才道當時錯

沈宛,容顏嬌媚,是納蘭在人間最後的愛人。

在納蘭父母眼中,沈宛可能只是一個普通的漢女、一個卑微的歌姬。但是,在他的心中,沈宛是他的知己。

他們共同度過一段美好的日子,但是,迫於父母的壓力,和滿漢通婚的禁令,沈宛為了納蘭的前途主動離開了納蘭。

他在心上人走後作詩留念《採桑子》

而今才道當時錯,心緒悽迷,紅淚偷垂。滿眼春風百世非。情知此後來無計,強說歡期。一別如斯,落盡梨花月又西。

面對春色,沒了你,一切都變了模樣。我知道我們的分別可能再無團聚的可能,但還是強顏歡笑,期待來日相見。分別後,滿園的梨花開了又落了,月亮滿了又缺,你還是沒有來。如果沒有放開你的手,結局會不會不一樣?

可惜的是,這世間哪裡有如果?縱使有,各種牽絆都是考量他們愛情的難題,這個難題無解。

人生註定有許多的遺憾,即使再深情,沈宛也只是納蘭生命中濃墨重彩的一小部分,而納蘭卻是沈宛的全世界。

「醒來燈未滅,心事和誰說。只有舊羅裳,偷沾淚兩行。」沈宛也是才情卓絕,夢醒時分,床側無人,滿腹心事無人述說。

納蘭容若去世後,沈宛產下了遺腹子,就被納蘭府「送回」了江南。從此再也無人知曉世間還有「」沈宛」這個女子。而她似乎只活在納蘭的詩詞中。

結語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納蘭,如一株長在懸崖峭壁的凌霄花,終究不屬於凡塵,更不屬於富貴。

有筆記小說寫,和珅曾將《紅樓夢》呈遞給皇帝看,乾隆皇帝讀後感嘆「此蓋為明珠家事作也!」因為乾隆的那句話,很多人都講納蘭視作寶玉的原型。然而,是或不是,只有作者知道了,紅樓夢中鑑語: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和曹寅評價納蘭那句何其相似: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曾知?

不是人間富貴花的納蘭,情歸之處,唯一人而已。他的情除了用詩詞承載,存留於世,最終只能任其落入凡塵,空蕩蕩的化為虛無,仿佛刻舟求劍。

關注我,為你分享更多情感故事。謝謝大家的閱讀與支持!

相關焦點

  • 明代第一文學家,9歲便能寫出好文章,卻屢試不中,60歲才中進士
    魏氏去世以後,歸有光很快將魏氏的婢女收為妾室,同樣,在妾室死後為她題寫了《寒花葬志》。儘管現在看來這句詩有些「欺詐性」,但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歸有光的行為無任何可詬病之處。恰恰相反,從生平上看,歸有光的確是一位正直且富有才華之人。歸有光本生於望族,但到了他這一代,家道已經沒落。
  • 並不是考不上進士的舉人就不能做官,姚啟聖、左宗棠都是舉人出身
    鄉試作為掄才大典的第一級考試,其中式之舉人例稱一榜或乙榜,而再經考試取中之進士則稱兩榜或甲榜,以示等級之區別。舉人無論會試取中與否,無須再應鄉試,可以按科無限期應會試,亦可授官。科舉中式例賜出身,鄉試中式之舉人,亦稱之出身。
  • 「人間富貴花」除了景甜,還有誰?
    今天咱們來聊聊「人間富貴花」。說到富貴花,你能想到什麼?牡丹?玫瑰?還是月季?早在納蘭性德的《採桑子·塞上詠梅花》裡就有記載:「非關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人間富貴花,通常用來形容像芙蓉、牡丹樣的女子。貴而不矜,豔而不妖。
  • 【故事】我把他還給了自己的十七歲
    他在我心底住了七年,很多年前在我眼裡他鮮明清晰的輪廓,經過時間的衝刷,逐漸的變成了一個印象中的背影或者一個已經模糊的笑容。我想,趁著心底的他還有些清晰,我想把他還給十七歲的自己。希望,在十七歲的世界,故事會有開始,會繼續。後來的很多時間裡,我們都在各自的人海裡繼續著各自的故事。只是,我的故事裡沒有他,他的故事裡也沒有我。
  • 堪稱「人間富貴花」的女星,迪麗熱巴景甜上榜,第一無人超越
    堪稱"人間富貴花"的女星,迪麗熱巴景甜上榜,第一無人超越誇讚一個女生的形容詞有很多,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找出幾個可以用"人間富貴花"來形容的女生。迪麗熱巴富貴花長相的人有一種端莊大氣之感,這種氣質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偏寬的臉型以及飽滿的面部線條,迪麗熱巴雖然鼻梁和嘴巴不夠圓潤,但圓圓的杏眼和飽滿的額頭臉頰,一看就有一種貴氣。
  • 58歲的何超瓊與50歲的李富真,同為人間富貴花,為何單身一人?
    女人生得漂亮,惹許多人羨慕,像何超瓊與李富真這樣的人間富貴花,無疑是女人們都豔羨的對象:外表出眾,一生富貴。 這兩位從生下來那一刻起,就是大女主,她們從來不用看別人的臉色求生活,也不用為了愛情卑躬屈膝,但這樣的人間富貴花,至今都是單身一人,這是為何?
  • 52歲陳紅太敢了,穿同款長裙叫板景甜,兩代人間富貴花各有姿態
    身為兩代人間富貴花的倆人,可謂是氣質美人的代表了。而且不得不說,今年已經52歲的陳紅是真的很敢。和小了32歲的景甜隔空撞衫,大膽叫板景甜來了場精彩對決。而纖細的腰身更是彰顯出她的不俗好狀態,就這麼一看哪裡像已經52歲的人兒呀。別說是和同齡人比了,就算是和小花比較也不輸。
  • 好一朵人間富貴花!35歲詩妮娜空降華人街,中式旗袍美出天際
    好一朵人間富貴花!35歲詩妮娜空降華人街,中式旗袍美出天際泰國古代的時候叫「暹羅」,屬於我國的附屬國。當年鄭信大帝建立了吞武裡王朝,祖籍就在廣東潮州府澄海縣華富村,此後每一位泰王都擁有中文名。好一朵人間富貴花,三十五歲的詩妮娜空降華人街,中式旗袍美出天際。
  • 女星「人間富貴花」,陳紅是古典明媚,熱巴就像油畫中的貴氣少女
    「人間富貴花」一詞最近出現的頻率可以說是越來越多了,經常被拿來形容娛樂圈中女星美貌,畢竟在不缺美女的娛樂圈中就有好多長得豔麗逼人的存在,而被形容成富貴花的大多給人的都是「白富美」的形象,一身的貴氣和舉手投足間自帶的嬌美感,在加上白皙的皮膚,是讓人無法忽視的明豔。
  • 北宋嘉祐二年,一戶人家竟然有6個人中進士,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稱為進士,是科舉殿試及第者之稱。古代的科考非常難,別說進士,就連秀才、舉人都非常難考。很多學子參加了一輩子的考試,都不能考中舉人。歷史上著名的「範進中舉」,範進都好幾十歲了才中舉,足以說明科考有多難。
  • 月亮月亮你別睡,憐我人間惆悵客——納蘭性德
    這樣的冷雨秋風中,不由得想起一個人,一個心事重重,惆悵滿懷的人——納蘭性德。提及納蘭性德,結緣於他的那首《木蘭花》裡,「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一句,曾火熱了那麼些年,至今仍舊熱度不減。這自初讀就令人不禁唏噓的詩句,飽含著一個個令人難以釋懷的愛情故事。初時以為就是在嘆息「愛而不得,得而不惜」的愛情,後來才明白是為勉勵好友顧貞觀所作。
  • 送給十八歲的你
    此刻理該高興,因為笑笑長大成人了,但是我卻有些傷感,我不想孩子們長大得太快,因為這樣意味著離開家、離開父母懷抱的日子越來越近了… 笑笑,俗話說,十八歲女孩一朵花,花季的女孩是人生最漂亮的時光,也是最充滿理想的時光,我真是羨慕你,尤其是你長在今天這個年代。
  • 清代首科進士中的明代考生
    這就是為什麼清朝入主中原並定都北京後,很快就開科取士,而在順治三年首科錄取的400名進士中,居然有189人是明代的舉人。背景並不那麼隱秘。明崇禎十七年,也就是清順治元年的三月,大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禎吊死在煤山,明朝的「國家」象徵就此消失。
  • 40歲秦嵐還真是「人間富貴花」,穿花裙美成畫,姿態撩人風情萬種
    在這特殊時期,親愛的美女們可要乖乖的哦,好好呆在家,管好自己及身邊人,不要過度去關注網絡消息,以免讓自己陷入焦慮中。刷刷劇、看看書,趁這段時間好好充實自己,努力提升自己。保持自己心神的安定,一切病邪自然就會遠離。洛薇繼續分享穿搭,變美永遠不迷路。
  • 一起重回十七歲
    十七歲的時光,多半是在校園中度過。女生們或許都頂著一頭厚重的劉海,亂糟糟的短髮。儘管那時候覺得自己是非常潮流的。男生們會被老師和家長督促著剪髮,剪得好是平頭,剪得不好是「勞改犯」髮型。穿著千篇一律的校服,走在大街小巷。上課時偷偷地跟同學玩遊戲、回頭和好朋友分享有趣的事、全班一起偷偷看電影、晚自習停電。
  • Z博士的腦洞|預祝高考順利,國之大柄,莫先擇士
    凡國之大柄,莫先擇士。盛唐時期,「進士為士林華選,四方觀聽,希其風採,每歲得第之人,不浹辰而周聞天下」。到晚唐時期,進士科出身者日益成為中高層官員的主流。及至宋代,絕大多數宰相都由進士出身者擔任。宋仁宗嘉佑二年的科舉考試,誕生了8位文壇大家和9位當朝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