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買衣服,娃卻不敢做主?寶媽急了,只怪當初做得太多

2020-12-15 黃衣心理

同事最近總找我訴苦,工作不容易啦,孩子不聽話呀。這一天,她又講到了女兒妮妮的叛逆事件——周末帶她去逛街買衣服,唯唯諾諾、沒有主見,做什麼都要看看她。選了半天,一件衣服也沒選好。

她罵了妮妮,又有些後悔:想當個和善的媽媽,不和她生氣,可看她連基本的選擇都做不好時,又擔心她以後的日子該怎麼辦?

我說,妮妮這個樣子,完全是因為你。同事很惱火,難道我替她做決定還做錯了嗎?

寫給父母:你為什麼不能忍一忍,別替我做決定

也許,父母替孩子做決定,你還真的做錯了!

1.性子急,想早點把事做完

很早以前,同事帶妮妮出去,妮妮能在商店裡盯著一件小裙子看半天。所以,每次買衣服都很最頭疼。偏偏同事是個急性子,只想兩下子把事情做完,繼續做其他的。

於是,經常妮妮還在思考到底買哪件衣服的時候,朋友就直接將看好的衣服打包裝好了。名為妮妮買衣服,可實際上,妮妮不過是去服裝店轉了一圈,她的想法沒展示半點。

性子急的父母忍不了孩子的磨磨蹭蹭,喜歡替孩子做決定,美名其曰「省時間」。

2.不信任孩子

妮妮說:阿姨,我也想自己做決定,可每次我選擇的衣服媽媽都說不好看,然後把她喜歡的拿給我。

在父母眼中,孩子眼光不太好、思維不成熟……因為想把最好的給孩子,所以總替孩子做決定。

其實這是打著對孩子好的名義,行使不信任孩子的舉動。

3.掌控欲太強

我很理解妮妮,同事是一個掌控欲非常強的人,不允許別人有和自己不一樣的觀點。當妮妮的選擇和她不一樣時,她會非常強勢的幫妮妮做決定。

有時候,掌控欲強的人能將事情安排得非常周到,可是這也會讓孩子失去成長的空間。

孩子想說:為了我好,就把選擇權都還給我

大人替孩子做決定的本心是為了孩子好,但有的時候,你以為的為他好,並不是真的對他好。要想真的為了孩子好,請先從把選擇權還給孩子開始。

1.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個性

菟絲不管處在怎樣優渥的環境中,必須攀附於高大的植物,不然就會枯萎;而胡楊林,不管處在怎樣惡劣的環境中,都會拼命的汲取養分、茁壯成長。

要想孩子成為胡楊林一樣獨立自主的人,就算離開了家人的安排,也能生活得很好,那麼就應該把選擇的權利交給孩子。不管孩子選擇的結果是好是壞,都讓孩子自己來進行選擇。

2.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妮妮班上有個同學,氣球,責任感特別強。屬於她的事情,從來不會推卸責任;不屬於她的事情,經常主動承擔。我見過她的家長,很開明,與孩子相關的事情完全能放權給孩子。

氣球姑媽從國外回來,給她帶了一件漂亮的新裙子,她特別喜歡,說什麼也要穿到學校來。可那天下暴雨,她又沒帶備用的衣服,凍得發抖。果不其然,當天回家就感冒了。

氣球呢,主動的吃了藥,熬了薑湯泡腳,還把自己的體溫變化記錄了下來,一點也不要大人操心。用她的話來說,是我執意要穿這條裙子的,相應的後果也應該由我來承擔。

父母以為替孩子做一次選擇沒什麼,殊不知,每一次選擇都會造成不同的後果。而由誰來承擔這個後果,關係到孩子是否有責任感,遇到事情是否有擔當。

3.培養孩子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記得小的時候,不管是做什麼事情,父母都會全程陪同我,什麼事情都幫我做好。而等到我第一次離開父母出遠門的時候,在車站買票都不會。那時候很尷尬,也很後悔,為什麼之前所有的事情都被父母給代勞了?

孩子擁有選擇權,意味著他在遇到事情的時候有自己做主的權利。一開始可能不太熟悉,做的不好。但長時間的練習,自然會摸索出來一套適合孩子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如果一直沒有機會鍛鍊,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孩子就會很苦惱。

因此,選擇權交給孩子,可以有效地提升他們在遇到問題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加強自信心

人在面對未知或者無法掌控的事情時,總會非常恐慌。相反。在面對自己能夠遊刃有餘的處理的事情時,總會非常自信。多給孩子選擇的權利,意味著多給他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孩子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提升自信。

寫在最後:父母放權很難,但也不是不能做到

有人說,我知道讓孩子自己做主很好,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要操縱孩子的心,不想放權。確實,讓父母一下子完全放權給孩子,很難!但一步一步來,總有做到的一天。

有意識的控制自己的行為,少摻合孩子的事

大多數父母並非是控制欲極強的變態,只是下意識的就幫孩子做了決定。所以父母放權的第一步,應該是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思想。

遇到與孩子相關的事情,停下來想一想:這件事情能不能自己幫著做?不能,請讓孩子自己去解決;能,請在一旁出謀劃策,讓孩子做主力。

合格的父母像一座空間站,給太空人(孩子)提供庇護的場所,至於太空人(孩子)在外面做什麼,管他呢?

飯要一口一口吃,權要一步一步放

一下把所有的權利都還給孩子,不僅父母會非常的擔憂,孩子也會手忙腳亂,應付不暇。家長可以選擇孩子自己能夠妥善處理的事情,先把權力還給他一部分,等孩子適應以後,再將更多的選擇權還給孩子,讓他自己做主。

龍應臺說,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不過是不斷的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誠然,孩子長大,父母老去,彼此都不能陪伴對方一生。所以,該讓孩子做的事情,還是讓孩子去做吧。

相關焦點

  • 「你會在地攤給娃買20塊的衣服嗎?」寶媽們的回答,耐人尋味
    有些寶媽堅持在專賣店給孩子買衣服,她們覺得去專賣店買才放心。因為孩子皮膚嬌嫩,去正規店買的衣服質量有保障。但大部分寶媽說會選擇在地攤上給孩子買衣服,因為孩子長得太快了,衣服換得勤,去地攤上買比較經濟實惠。而且地攤上也有些質量不錯的衣服,只要把好關,清洗乾淨不比大牌子差。
  • 奶奶帶出來的孩子,寶媽不敢「直視」,網友:土到極致就是潮
    寶媽吐槽說女兒在農村的照片讓她不敢直視,直呼"土得掉渣"。可是底下卻有一眾網友不認同,有的說"土到極致就是潮",還有的說"只要乾乾淨淨,小孩子的打扮並不重要,孩子過於看重外表反而是壞事",還有的則說"看這孩子的打扮,奶奶也是很用心了"。
  • 全職寶媽在家獨自帶娃,買圍欄後悔了嗎?
    有些寶媽甚至連上洗手間的時間都不放心,要把寶寶抱進洗手間一同如廁,基本上寶寶一天都是「掛」在了寶媽身上,唯一僅有的私人空間就是當所有寶寶乖乖入睡後,寶媽熬夜「熬」出的那麼1個小時左右的時間。這只是佔大部分的寶媽,看著實屬不易,但還有小部分寶媽她們也是隻身一人,既能輕鬆帶娃,也能夠有充足的時間做其他事情,她們是怎麼做到的呢?那是因為她們為孩子買了寶寶圍欄。
  • 1歲寶寶腳趾鑽「蟲子」,寶媽帶娃直奔醫院,婆婆大哭:都怪我!
    媽媽確實是一個家庭中非常辛苦的人,娃出生的時候不只要承受著不少痛苦,本以為娃出生後孕媽就可「卸貨」,變得輕鬆了。可是娃出生後,需要有人帶,作為孩子的媽媽自然是不想缺席孩子的成長。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可是寶媽卻十分疲憊,因為孩子也會隨著時間一點一點的成長,不只要跟著孩子後面跑,身體方面的這種疲憊,還有時時刻刻怕娃磕到摔到,這種心理方面的疲憊。
  • 心理學家:最好不要讓孩子穿別人的舊衣服,這3點原因寶媽要清楚
    說到矛盾的起源,就是小女兒鬧著買新衣服,說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天天都說有新衣服穿,而自己卻很久才會有一件。趙女士的家庭並不貧窮,小她生大女兒時跟很多年輕父母一樣,喜歡把女兒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給大女兒買了很多新衣服、新裙子,很多衣服大女兒只穿了一兩次就穿不了了。
  • 爸爸第一次來接娃,孩子一臉懵,老師不讓走,寶爸急得亮身份證!
    接娃放學的爸爸,總是會鬧出各種笑話。有的爸爸「六親不認」,揪著別人家女兒的辮子,叫著自己女兒的名字。結果,女兒急的打爸爸,鬧了烏龍,尷尬不已。還有的爸爸不知道孩子是哪個班級,走錯了地方,干著急。更有不靠譜的爸爸,接娃放學回家,卻被哥們叫出去喝酒,害得娃獨自回家,心情更加失落。讓爸爸來接娃,寶媽們不太放心。
  • 「扔了怪浪費的,給你家孩子穿」,寶媽含笑收下後,轉身就捐了
    常聽到老人這樣說:"吃百家飯,穿百家衣,這樣的孩子好養活",於是有不少年輕媽媽受到類似思想的影響,如果碰到身邊有人送二手衣服,就會留下給自家寶寶穿。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寶媽覺得孩子長得快,二手衣服相對舒適一些,面料也會更加柔軟,所以對親朋好友的好意也不會拒絕。
  • 平時不帶娃,背著寶媽偷偷用零食收買孩子,這種寶爸咋對付
    我一看,問題是這樣的:寶媽平時不給娃吃零食,豬隊友偏要給小孩吃,而且是背著媽媽偷偷給娃吃。弄得孩子跟媽媽不親近,只喜歡爸爸。我朋友的情況跟這差不多,區別是她的孩子上二年級了,平時爸爸工作忙,也不怎麼管孩子。即便管孩子,也是個拖後腿的豬隊友,讓爸爸給孩子輔導作業,他自己做題做得起勁,然後直接把答案告訴兒子,就算輔導過了。還美其名曰,都弄完了呀。
  • 「會在地攤給孩子買20塊錢衣服嗎?」多數寶媽回答,跟你想得不一樣
    "會在地攤給孩子買20塊錢衣服嗎?"多數寶媽回答,跟你想得不一樣導語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媽媽們就會變得異常辛苦和忙碌,不管是孩子的吃喝拉撒,還是穿衣住行,媽媽們都要照顧周到。而面對這樣的問題,寶媽們的答案各有千秋,不過多數寶媽的回答或許和你想的不一樣,我們一起來看看。寶媽微微說:"我絕對不會給孩子去地攤上買20塊錢的衣服,因為這些衣服質量沒有保證,進貨渠道也不了解,孩子們的身體特別脆弱,皮膚又很嬌嫩。
  • 說好了孩子上幼兒園就工作,你怎麼還在家?全職寶媽心裡有苦難說
    在家深蹲帶娃不是不愛上班,繼續在職場奮鬥也不是不愛娃,只是,這個社會給了女性太多的壓力,她們有太多的無奈。曉麗原本是一個高學歷高顏值的女性,在結婚生娃前正處於事業的上升階段,本該有著很好的事業前途,卻因為一次意外懷孕而滯留不前。懷孕後,對工作上負責的她,也依然勤勤懇懇,甚至還做了不少成績。
  • 為什麼全家人帶一個孩子,還是感覺累?都是因為這些事做得太多
    02給孩子關愛的人太多了,寶媽無從下手參與管教現在每個孩子都是家裡的寶,爺爺奶奶都寵得不得了,只要是孩子想要的都會儘量滿足正是因為家裡人都對寶寶嬌慣得不得了,所以寶媽才會沒有管教孩子的機會。有時候孩子犯錯了,剛要批評一下,家裡人就立馬攔著,看著孩子越來越嬌慣,但不能管,也是讓寶媽比較心累的一個原因。
  • 為啥懷孕生娃後,頭髮會「離家出走」?寶媽:挺「禿然」的
    發覺自己開始掉頭髮的寶媽不敢輕易洗頭髮,從前丈夫對自己「摸頭殺」覺得很幸福,現誰碰頭髮就跟對方急,害怕頭髮掉得更多,也有人和小媛一樣狠心剪成了短髮。 為啥生完寶寶後,寶媽很「禿然」?
  • 沒老人幫襯自己帶娃的家庭,生活得如何?3位寶媽道出自己的經歷
    不過,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並非所有的長輩都能幫忙去照顧孩子,那麼那些沒有老人幫襯選擇自己帶娃的家庭,現在的生活又過得如何呢?下面3位寶媽道出了自己的經歷。01寶媽笑笑:明明我只生了一個孩子,家裡卻像有兩個寶寶我公公婆婆身體不好,寶寶剛出生,婆婆就揉著眼睛跟我抱怨說她不能熬夜,媽媽又離得比較遠,所以我當時一衝動就選擇由自己來帶娃。
  • 寶媽網購一臺小型洗衣機,專為寶寶洗衣服,婆婆一句話讓寶媽哽咽
    本文為「赫赫媽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載或分享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尿便會比較多,即使使用尿不溼也不可避免的弄得床上衣服上到處都是,每天要換洗很多的衣服。寶媽每天要帶孩子,也著實不方便,所以整個重任就交給了婆婆。
  • 給娃買玩具花了太多冤枉錢?這麼做不踩坑、更省錢,寶寶更喜歡
    一位新手寶媽在給娃買玩具這件事上有多豁得出去?可以說是,內心無數次吐槽「怎麼這麼貴?」,手上又忍不住地點擊付款,收快遞。閨蜜家娃還不到一歲,各種亂七八糟的早教玩具都已經買了大幾千了。最近她還在糾結,要不要給娃報早教班?不報,擔心錯過孩子的發展;報呢,一年上萬的費用,真的好難下定決心。
  • 「生4個娃也不妨礙我當辣媽」,這屆寶媽帶娃,操作太令人意外
    不少女性朋友升級媽媽之後獨處的時間越來越少,生了孩子自由再度被壓縮。新手媽媽們苦於育兒和個人生活失衡,令人沮喪的不只是帶娃辛苦,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疲憊。不過,也有寶媽成功升級為辣媽,帶娃不僅累而且還樂在其中。以前總以為這只是誇張,看了她,我才知道這屆寶媽帶娃真的是太優秀了。
  • 給娃「洗衣服」大有學問,沒幾個寶媽能做對,盤點洗寶寶衣的誤區
    雖然寶媽們經常洗衣服,不過其實很多家長根本就不知道給寶寶洗衣的學問,平時無心的舉動,很可能就會給孩子帶來傷害。寶媽給娃洗衣時常犯的錯誤誤區一:用普通洗衣液洗寶寶的衣服普通洗衣液的PH值多在7.0以上,偏鹼性。而寶寶皮膚適宜的PH值則在5.4~5.9之間,呈弱酸性。
  • 寶媽嫉妒父子的親子時光,但孩子終究要長大,父愛能給娃更多力量
    她娃百天以後,夫妻倆人就討論關於孩子的問題,最後達成一致就是:輪崗制。每人負責一周孩子的衣食住行,一直堅持到寶寶上學。這樣做的好處是:解放了寶媽。寶媽可以從孩子的生活中抽離出來,去做些自己的事情,也有時間把家收拾的更整潔,做更可口的飯菜。鍛鍊了寶爸。
  • 心理學說孩子喜歡深色系衣服,就是性格陰鬱?帶娃寶媽戳穿真相
    這種概念,一些研究兒童心理學的人,也會做參考。所以,最近有寶媽留言說,她家孩子喜歡深色系的衣服,她看了兒童色彩心理學的書籍,發現喜歡深色系衣服的孩子性格都比較陰鬱,而她家孩子又剛好性子沉穩,有些內向,她擔心以後孩子心理會出什麼問題。
  • 「再窮再累我也要全職帶娃」,3年過去,這位90後寶媽後悔了
    但當這幫職場女性生完娃之後,似乎都會被一個問題難倒。那就是生完娃後,是繼續在職場打拼,還是選擇留在家裡全職帶娃,畢竟有了更好的物質基礎,才能給孩子更好的教育。據數據調查,這幫職場媽媽大多數都選擇了留在家裡帶娃,但隨著孩子逐漸的長大,媽媽們才慢慢後悔自己當初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