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秘的角落》,現實既不是童話,也不是邪惡|談心理防禦機制

2020-12-23 腦博士帶娃

前段時間,懸疑劇《隱秘的角落》大火大熱,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特點鮮明的人物心理,引得大家由此展開了各種話題的激烈討論:「原生家庭」「人性善惡」「戀愛婚姻」……編劇對於結尾隱晦的處理,撲朔迷離的現實與童話,使得人們忍不住揣測最終的結局。你是相信童話,還是邪惡呢?

看到這句話,我的腦海中第一時間閃現出的是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爺爺提出的人格理論。(我還挺有專業性zhí yè bìng吧)他說:每個人的人格都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個部分組成的。

人的本我有各種各樣的原始的衝動和欲望,就好像心中的小惡魔。超我是良知和道德的約束,就像心中的小天使。可是,現實中的「自我」,既不是「超我」的童話,也不是「本我」的邪惡。

如果「本我」中的欲望和「超我」中的良知產生強烈衝突時,人的心理會感到惴惴不安。比如:一個中學生自己路過一個玩具店,他看到櫥窗裡擺著自己最想買的限量版變形金剛。但是他沒有零花錢,不能立馬擁有這個變形金剛,受到道德與法律的約束,他也不能偷搶。

於是,「自我」就會非常矛盾,「本我」想要擁有,「超我」不允許他偷搶,這時,自我防禦機制就會起作用,他可以說我得好好學習,不能玩物喪志,這是迴避的防禦方式;他也可以說這款變形金剛也沒什麼特別的,跟家裡去年買的一款很像,這是否定的防禦機制;他也可以帶著不甘與憤怒回到家裡,對父母大發雷霆,埋怨沒有足夠的零花錢,這是轉移的防禦機制。

總之,「自我」為了迴避無法獲得心愛之物的痛苦,一定會在潛意識中悄悄使用各種心理防禦機制調節「本我」與「超我」之間的矛盾。

講到這兒,你一定能明白,心理防禦機制就像是人心裡一堵隱形的牆,它雖然不能實際解決問題(變形金剛還是沒得到),卻可以掩蓋焦慮的症狀,保護我們的自尊心,不讓自己崩潰。

但是,它的運作可能會導致現實事件的部分缺失或者扭曲(實際上,去年買的那款變形金剛跟這個新款比差遠了)。所有人的心理,都是如此運作。

我們在《隱秘的角落》裡看到的14歲學霸朱朝陽也是如此。這個疏離拘謹、渴求關愛的小男孩,沉浸在個人的世界裡,不能建立有效的人際連結。他努力讓自己名列前茅、對警察從容不迫地「撒謊」、對父親的忽視「毫無怨言」……這些都是他的心理防禦機制在起作用。

從劇情中,還可以看出他的心理防禦機制變化的過程。最初,他採取的是壓抑的防禦方式。

壓抑

無意識而有目的的遺忘,把那些不願感知的東西排除於意識之外。雖然被壓抑的東西不能被意識到,但它在潛意識中它仍然起作用。

現實:爸爸更喜歡妹妹,根本不關注自己。/爸爸猜疑自己/媽媽整天不回家。

超我:我要做個乖小孩,這樣才會被愛。

本我:恨妹妹搶佔父愛,恨爸爸冰冷無情。/對爸爸寒心失望/渴望得到媽媽的關愛。

自我防禦機制:壓抑

自我:毫無怨言,不與任何人發生爭吵矛盾。成績名列前茅。

不過,這些情緒不會因為被壓抑就消失不見,當它累積到一定程度,會以一種變形的方式再次冒出來——可能是傷害別人,或者是傷害自己。

劇中的朱朝陽在機緣巧合之下,壓抑的能量如火山噴發般,害死了同父異母的妹妹。

「害死」妹妹是他潛意識裡「本我」的想法,而「超我」又告訴他這樣做是不道德的,甚至是觸犯法律的。所以,現實中的他,內心備受折磨(有一個鏡頭是他突然流鼻血)。於是,他潛意識中啟動了另一種防禦機制——現實重構。

現實重構

改變自己對所發生事情的印象,在否認了現實之後,內心的內疚或焦慮便可緩解。

現實:妹妹掉下樓時,沒有去救(另一說法:把妹妹推下樓)

超我:見死不救是違背道德的(把別人推下樓是違犯法律的)。

本我:妹妹的死是我造成的。

自我防禦機制:現實重構

自我:改寫日記,對父母、警察說謊。

妹妹死後,朱朝陽的生活徹底亂了套,繼母的糾纏、父親的懷疑還有繼母弟弟一次次把他逼上死路,終於把他推向深淵。

他害怕、驚恐,無法接納自己。他承受著「超我」的譴責,又帶著「本我」解恨的快感,乾脆「黑化」——付諸行動。

付諸行動

有些人不能直接地表達情緒情感,當內心發生衝突時,不得不一個人去承受、忍耐,當實在忍受不了太大張力時,就會化為行動(甚至是違法的行為),把潛意識的願望、衝動直接表現出來。但這種方式雖然釋放了情感,但在現實中往往會給人帶來麻煩。

看到這裡,有朋友會有疑問:難道是心理防禦機制導致朱朝陽「黑化」?心理防禦機制是好還是壞?我的回答是:

01

過度壓抑是一切的根源。

這一切悲劇,都源於壓抑在潛意識當中惡魔。在現在的社會中,壓抑是很常用的一種防禦機制。明明滿腦子都是「好難過、好想哭、好辛苦……」嘴裡說出的卻是「我很好」。表面上的「I'm ok」,內心已經「broken」。如果我們能看到他們內心被壓抑的部分,讓陽光照進隱秘的角落,療愈就會真正開始。

所以,對待自己,我們要意識到自己的防禦機制,勇敢表達自己的情緒,有時候我們需要任性!對待孩子,真正的去允許和接納他們,不要用 「乖小孩」束縛他們。對於防禦水平不成熟的孩子,很容易把痛苦內化,把創傷封存,這樣往往會失控後導致更嚴重的問題。

02

使用積極、成熟的防禦機制。

人的心理防禦機制有很多種類,可以分為成熟防禦和不成熟防禦、積極防禦和消極防禦等。劇中朱朝陽雖然使用了一些成熟的防禦(比如升華:好好學習),但他大多數情況下使用的還是不成熟的防禦機制。

出於對這部劇的好奇,我開始「人肉」原著《壞小孩》的作者紫金陳。意外的發現,他竟然就是朱朝陽的原型,而且和劇中朱朝陽的相似度極高,比如:現實中紫金陳的媽媽真的是鎮上的景區售票員、爸爸也是在江浙開了一個水產廠,非常有錢,和媽媽離婚後,娶了一個刻薄的妻子,甚至都不讓爸爸見他,他的爸爸真的和繼母有個女兒,而且很寵愛女兒,很忽視自己,他也一樣不受同學歡迎,是個數學天才,是個考上浙江大學的學霸......這一切簡直就是把現實搬上了熒幕,以至於他的爸爸給他發信息表示不滿。

現實中的紫金陳在上學時期嫉妒爸爸對妹妹的愛,甚至「會想得到更多」,但他一直在用「壓抑」(忍)和「升華」(好好學習,將來超過爸爸)的防禦方式。成年後,他把自己的成長經歷寫成大家喜愛的小說,把本我的欲望抒發在作品中,讓更多人和他產生共鳴(觀眾替他罵)。

升華

把自己原始的衝動欲望引導向高層次的文學創作,既能使自己的欲望間接得到滿足,又不會對他人和社會造成危害。這種成熟的防禦機制就是升華(sublimation),指的是把不易實現的本能欲望經改頭換面指向能為社會所接受的、比較高尚的目標和方向

就像丹麥著名女作家伊薩克.迪內森說過的一句話:只要把它當做故事的一部分,任何痛苦就都可以被承載。所以,紫金陳在回應爸爸的指責時說道:「我把故事告訴記者,不是為了報復你,是為了說出埋藏二十多年的故事,我與過去做一個和解。」

總之,心理防禦機制可以保持心理的平衡,我們不是要丟棄防禦機制,而是要增強心理防禦機制的成熟度。不成熟的心理防禦容易造成心理障礙,成熟的防禦機制有可以把消極轉化成積極,而心理健康的人總是用成熟的防禦機制來替代不成熟的防禦機制。現實中,紫金陳的做法實際上是一個正向的例子。

讀完這篇文章,你不妨也來審視一下你慣用的防禦方式,讓自己的防禦變得更加成熟。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轉發、在看和點讚哦!

創作:情感媽

美編:Penny

排版:Sheldon

圖片:部分來源於《隱秘的角落劇照》、網絡

誰是情感媽?

毛頭媽媽,中科院心理所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碩士,香港大學「973」計劃項目諮詢顧問、北京一線心理教育工作者。

相關焦點

  • 《隱秘的角落》不只是狐狸與三隻小雞的故事,更是童話與現實
    最近一部正在熱播的電視劇《隱秘的角落》可算是好評如潮啊,不僅各位實力派演員沒有讓觀眾們失望,演技非常給力,連三個小孩子的演技都是沒得挑的,整部作品帶給觀眾們的除了震撼就是回味無窮。這部戲的亮點非常多,也有很多第一遍看不懂,但是後來回味一下又覺得細思極恐的細節。
  • 《隱秘的角落》隱藏最深的劇透之歌 並不是《小白船》
    《隱秘的角落》隱藏最深的劇透之歌,並不是《小白船》  今年上半年最吸睛的懸疑網劇《隱秘的角落》(以下簡稱《隱秘》)已於上周四正式VIP收官。劇集自開播以來熱度一直居高不下,要歸功於整部劇「處處可品,處處耐品」的極佳質量。
  • 《隱秘的角落》三個結局版本,你相信童話還是?
    #今天講講《隱秘的角落》的大家最關心的結局。我把結局分為三個結局版本,分別為:童話版本、不可抗力版本、計劃版本。童話下面是現實,但其實現實會遇到不可抗力,所以最終的結局有兩個一個是本來計劃的結局,另一個是不可抗力的結局。那不可抗力的結局是什麼?就是和原著一樣的結局表現。
  • 2020年最新高分電視劇,排名第一的不是《隱秘的角落》
    ,因此笑話層出不窮,最終相互理解情節設計很顯然不夠嚴謹,無法深究,但是這部劇的高評分證明了以下幾點國產青春劇是可以拿到高分的,只要情節引起共鳴年輕演員並不是都看臉,角色演好了一樣很出彩如果這部劇名字修改一下不要那麼小齡化也許分會更高《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 》排名第三一個精神病院護工,一個是童話作家生活軌跡如此無法重合的兩人
  • 隱秘的角落隱秘的究竟是什麼
    隱秘的角落 隱秘的究竟是什麼相信大家都已經看完這部劇了這部網劇短短12集劇情十分的婉轉曲折首先讓我們先來品一品作者起名的藝術朝陽和東升可以說是一個人的兩個不同階段他們的共同特點都是智商超高,喜愛數學和迪卡爾他們的內心相對陰暗,他們受到了生活和家庭的打壓,甚至欺騙所以他們想要通過自己來改變這種生活,但是走錯一步路就踏向了深淵張東升全劇最後說的一句話,你可以相信童話
  • 《隱秘的角落》細思極恐:暗黑的童話,還在人生中繼續
    /吳綠怪《隱秘的角落》改編自紫金陳的小說《壞小孩》。隨著劇中梗「一起爬山吧」登上熱搜的,還有「朱朝陽原型是紫金陳」,大眾的好奇將原著作者從幕後帶到臺前。「這個故事並不是獻給兒童的,而是致敬每一個心中曾經被傷害的成年人。」面對人們的追問,紫金陳這樣解釋。美國心理學教授丹P·麥克亞當斯認為,塑造身份認同、撰寫自己的生命故事是貫穿我們一生的工作。
  • 《隱秘的角落》:張東升臨死讓朱朝陽相信童話,隱藏著什麼玄機?
    懸疑劇《隱秘的角落》自播出以來便憑藉獨特的風格、過硬的質量以及富有教育意義的內涵受到廣大觀眾的一致好評,一度被稱為今年的「國產劇之光」,豆瓣評分高達8.9,就連國際影后章子怡都怒贊它完成度很高。《隱秘的角落》評分8.9這部劇令人津津樂道之處除了曲折離奇、令人莫名觸動的劇情外,還有劇中那些難懂的隱喻,比如,在最後一集中,大BOSS張東升在被警察擊斃前,忽然,莫名其妙地衝朱朝陽說
  • 《隱秘的角落》演技排行榜:秦昊不是第一,影帝王景春倒數
    因為這個系列的第二部作品《隱秘的角落》所造成的轟動效應實在太過兇猛。國劇能達到豆瓣9分以上的水平,上一部還要追溯到3年前的《白夜追兇》。而《隱秘的角落》豆瓣小組發起的劇中角色演技排行榜,最近也新鮮出爐,令人意外的是秦昊並沒有排在第一。
  • 《隱秘的角落》:豆瓣9.1分不是浪得虛名
    《隱秘的角落》海報看過小說原著,就知道改編的難度,因為《壞小孩》的基調相當灰暗。《隱秘的角落》的主體情節延續了小說,只是三個小孩的人設做了大的改動。除了丁浩改名變成了嚴良(也許是與《無證之罪》的警察嚴良形成呼應),他們成長經歷與個性中所有灰色的部分都剔除了。
  • 《隱秘的角落》大結局!朱朝陽用謊言編織了一個美麗童話
    《隱秘的角落》超前付費點播迎來了大結局,三天時間追完一部12集的網劇,讓人直呼過癮。(一)從《十日遊戲》到《隱秘的角落》,讓國產劇集終於可以擲地有聲地為自己正名了。《隱秘的角落》原著小說《壞小孩》作者紫金陳便發聲力挺。1、《隱秘的角落》改編得很好,整體質量比《無證之罪》高;2、大家懂的原因,網劇結局進行了大幅度改編;3、真相併不是看到的這樣,結局用了很多隱喻。
  • 《隱秘的角落》童話與真相之間,你選擇什麼?(完結篇)
    不過小奕認為,《隱秘的角落》並沒有一黑到底,從千條叔和嚴良的對白來看,普普無疑還是活著的:「普普和欣欣配型成功了,下周手術!」特別是看過《無證之罪》的朋友們都懂,嚴良當著千條叔的面,說出想當警察的夢想。二十年後的北國冰城,詭異的雪人命案,正是依靠嚴良的智慧才得以告破。
  • 《隱秘的角落》中隱藏至深的10個彩蛋,你發現了幾個?
    隱秘的角落隱秘的角落在第十集的片頭,三隻小雞的故事登場。隱秘的角落隱秘的角落這個時候,周春紅的表情不是欣喜,不是安慰,仔細看,這是一種隱隱的擔憂和恐懼。《隱秘的角落》改編自紫陳金的小說《壞孩子》,原著中的小孩更加邪惡,相比之下,電視劇中的小孩形象簡直就是在洗白。我們常說,人之初,性本善,可是小孩子的邪惡無情地給了現實最沉重的一擊,童話,也僅僅是一塊現實的遮羞布。
  • 審查7次才上映的隱秘的角落:真正隱秘的是什麼?角落又指什麼?
    近日,一部國產懸疑劇《隱秘的角落》打破了這個沉寂的夏天!連朋友和我見面打招呼都成了:「看《隱秘的角落》了嗎?」嚇得我抓緊拿起手機補作業。首播至今,依然佔據著一周華語口碑劇集榜單第一名,並獲得了豆瓣評分9.0的肯定。
  • 隱秘的角落大結局是什麼意思 隱秘的角落大結局有彩蛋嗎如何解析
    《隱秘的角落》原著小說中,朱晶晶的確是被朱朝陽推下樓去的,電視劇裡雖然一開始沒這麼演,但通過結局的內容卻可以推測出,這一切並沒有那麼簡單。結局表達的很隱晦,但卻和之前一直提到的笛卡爾故事的現實與童話對應上了,原著中,朱朝陽雖然是大boss,卻利用日記洗白了自己,而日記中的內容所對應的就是笛卡爾故事的童話。
  • 《隱秘的角落》三隻小雞和狐狸的故事 動畫片結局暗喻了最後結局
    《隱秘的角落》三隻小雞和狐狸的故事最近一部正在熱播的電視劇《隱秘的角落》可算是好評如潮啊,不僅各位實力派演員沒有讓觀眾們失望,演技非常給力,連三個小孩子的演技都是沒得挑的,整部作品帶給觀眾們的除了震撼就是回味無窮。
  • 《隱秘的角落》:相信現實還是童話?其實我只想和你爬個山
    最近大麥被《隱秘的角落》的大結局分析刷屏了,不得不感嘆網友的腦洞和觀察能力是真的強大,大麥在看完各家的分析之後,不得不又返回去重新看了一遍,仿佛第一遍看了一個假劇。大麥整理了一下網絡上大家討論度比較高的幾個點:1.
  • 電影中那些「隱秘的角落」——《天使愛美麗》的人生境遇
    《隱秘的角落》中,有個靈魂拷問:相信童話還是相信現實?如果你尚無定論,可以看看另外一個童年缺失的、也生活在「隱秘角落」中的姑娘——《天使愛美麗》的女主艾米莉,或許會得到更好的答案。艾米莉的童年,一言難盡。
  • 《隱秘》隱藏最深的劇透之歌 並不是《小白船》
    嚴良和普普今年上半年最吸睛的懸疑網劇《隱秘的角落》(以下簡稱《隱秘》)已於上周四收官。劇集自開播以來熱度一直居高不下,要歸功於整部劇「處處可品,處處耐品」的極佳質量。一眾老戲骨小戲骨的演技,利落鮮明且帶有強敘事性的鏡頭語言,裹挾著夏天味道的海濱小城氛圍,以及童話和現實並行的開放式結局,都引發了觀眾們「列文虎克式」的分析和討論。給許多觀眾留下最深刻印象的,除了第一集意想不到的懸崖殺人和秦昊的禿頭造型,就莫過於貫穿全劇的神級配樂了。
  • 隱秘的角落另一個隱藏結局 讓人細思極恐
    隱秘的角落另一個結局《隱秘的角落》是今年目前評分最高的一部國產懸疑劇,它的結局也很有意思。表面上看,該劇選擇了皆大歡喜的結局:三個小孩朱朝陽、嚴良和普普都沒死,兇手張東升被擊斃,主角們都獲得新生,老警察老陳也安然無恙。
  • 《隱秘的角落》大結局解析:你可以選擇童話,因為朝陽必將東升
    總算是趕時間看完了《隱秘的角落》,大結局看得我有些迷惑,這大柔光、這回憶、這剪輯,總讓我覺得導演有話不能明說。後來翻了翻解析,我一臉懵逼,咱們看的是一個劇嗎?網友看《隱秘的角落》:■■■■■■,我看《隱秘的角落》:■網友們長篇大論圖文並茂義正言辭,我:「阿巴阿巴阿巴……」這個劇有兩條線,明線是張東升殺人,暗線是朱朝陽利用張東升殺人。哇塞這麼一想,張東升好慘啊,就是個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