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 輕鬆關注 | 劉安堂整形團隊
「鼻綜合」,應該是時下最火的整形項目了。有時,做個「鼻綜合」能瞬間改變你的五官比例與面部整體視覺效果,直接決定了你是村姑還是女神。那到底什麼是「鼻綜合」?這個鼻綜合跟以前的單純隆鼻有什麼區別呢?
一、「鼻綜合」開始追求鼻部亞單位的美化
以前,我們只想著鼻梁或者鼻背高一點就可以了。所以,上個世紀,國內整形醫生在鼻整形的早期階段,所進行的主要是傳統的單純隆鼻。這是一種在不改變鼻部原有支撐結構的基礎上,利用假體(矽膠或膨體),實現鼻根、鼻梁及鼻頭抬高的一種簡單的手術方法。
單純隆鼻用的L矽膠假體和手術示意圖
現在,隨著審美的提高,大家對鼻子的外形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僅僅是要鼻梁高一點,還要對鼻子其它的一些缺陷甚至畸形進行綜合的矯正,包括鼻子的延長、鼻尖的重塑、鼻翼的縮窄、鼻背的縮窄或偏斜的矯正等等。
美國的鼻整形與再造大師Burget和Menick,將鼻部劃分為鼻背、鼻尖、鼻小柱、雙側鼻翼、鼻側壁和軟三角區等9個鼻部美學亞單位。
當鼻整形過程中,改變部位涉及到兩個以上亞單位時,杭州整形醫院譚曉燕教授稱之為「鼻部綜合整形」。也許,這是最早在專業文獻中這樣進行命名。
廣義上,我們認同這種理解,鼻綜合是指同時對鼻的多個亞單位進行調整的鼻整形術式。但其實,在英文中就是簡單的一個單詞,Rhinoplasty,翻譯過來就是鼻整形。
狹義上,我們認為,鼻綜合是指通過對鼻內部支撐結構的調整,來最終改變鼻部形態的這樣一種鼻整形術式。在進一步理解上面這段話之前,我們需要補充點鼻部的解剖知識。
二、鼻形的主要決定因素:鼻部的基本解剖結構
在面診求美者時,我們常這樣說,某種程度上,一個鼻子好不好看,跟一個人穿衣服好不好類似。
如果你身材很好(對鼻部來說既是內在結構不錯),外面穿的衣服又厚薄合適、裁剪得當(對鼻部來說,就是鼻背鼻頭的軟組織厚度彈性等合適),那整體效果就會很棒。
所以,鼻子的外部形態,簡單來說,是由其內部的支撐結構和外部的覆蓋組織來共同決定。
鼻的內在結構,由骨性支架和軟骨性支架組成。
大家可以摸一下自己的鼻子,上部基本是不可動搖的,因為這裡是硬骨。骨性支架,由左右對稱的鼻骨、上頜骨額突和額骨鼻突構成。
下部是可以左右晃動的,是軟骨性支架,由左右對稱的側鼻軟骨(上外側軟骨ULC)、鼻翼軟骨(下外側軟骨LLC)和位於中央的中隔軟骨構成。
鼻子外形好不好看,跟硬骨、軟骨的相對位置、結構有很大的關係,而其中鼻頭部位軟骨的位置形態,尤其是下外側軟骨,更是決定鼻尖(Nasal Tip)漂亮與否的關鍵。
利用自體組織移植或轉位,可以重塑鼻的支架結構,是否能達到或顯出預期的效果,還要取決於鼻部的皮膚軟組織厚度,這就是下面要說到的問題了。
就鼻尖部而言,Tasman和Constantian通過對比不同鼻尖軟組織厚度對貫穿穹窿縫合手術效果的影響,提出了鼻尖部軟組織厚度超過4.0mm,就難以顯示深部軟骨支架的塑型效果;厚度為2.5-3.0mm,則軟骨塑形效果能較好的顯示;而厚度小於2.5mm,則能非常清晰地顯露深層支架結構,甚至有時能過於清晰地顯露。
亞洲人皮膚軟組織厚,特別是鼻尖部皮膚往往厚而緻密、彈性差。2004年,牛永敢博士等測量了40例國人活體外鼻軟組織的厚度,結果顯示,男性及女性鼻尖上點及鼻尖點厚度均大於4.0mm。因此,國內的整形外科醫師,在做鼻形態重塑時,有時需要將較厚的皮下軟組織進行修薄,而修薄的程度必須掌控在血運安全的情況下。
三:亞洲鼻部整形術式的演化
對於鼻整形的手術方式,整形醫生是經過一段很長時間反覆探索的。從左往右依次是單純L假體隆鼻、L假體+耳軟骨複合隆鼻、柳葉假體+耳軟骨複合隆鼻和柳葉假體+中隔耳軟骨鼻綜合整形。
亞洲鼻整形術式演化史
第一代隆鼻術式:L假體單純隆鼻
從前述的解剖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鼻下1/3主要是鼻翼軟骨,處於懸空狀態,沒有著力點,缺乏支撐力,而且,接受該手術的亞洲求美者基本上鼻翼軟骨相對軟弱。單純隆鼻不改變原有鼻部的支撐結構,只是改變了原有的體積,將假體壓在了鼻翼軟骨上,還給原本的支撐結構造成了壓迫,硬生生的將鼻小柱的結構破壞。
所以,術後遠期可能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比如形態不自然,夾捏畸形,鸚鵡嘴畸形,鼻尖皮膚逐漸變薄,鼻尖上旋形成豬鼻子,鼻孔畸形,鼻小葉鼻小柱比例嚴重失調等等。
第二代隆鼻術式:L假體+耳軟骨複合隆鼻
這種方法,是取部分耳軟骨,然後固定在雕刻好的L型假體鼻尖部位,有些醫院將這種L假體+耳軟骨墊鼻尖的複合隆鼻,營銷為「小綜合」,多數鼻整形醫生稱之為「偽鼻綜合」。
這種方法雖然看似可以保護鼻尖皮膚,避免被假體頂破,但是忽略了軟骨會因為缺少營養供應而逐漸被吸收掉,2年以後就和單純矽膠隆鼻一樣了,慢慢的也會出現單純矽膠隆鼻的一些併發症。所以耳軟骨加矽膠假體,並不能解決L型假體隆鼻的問題,反而還會引起鼻尖的圓鈍,遠期甚至有耳軟骨的顯形(如下圖所示)。
L假體耳軟骨隆鼻實例,遠期發生耳軟骨顯形(右)
為了應對L型假體對鼻翼軟骨壓迫以及刺破鼻尖皮膚的問題,還有一種I型假體,即柳葉型假體。由於I型假體無法覆蓋鼻尖部,所以其只能單純抬高鼻根、鼻背,對鼻尖處形態改善沒有幫助。柳葉假體聯合耳軟骨做「帽子」,稱為改良的第二代隆鼻術式,可以對鼻頭有一些塑形作用,但改善並不明顯。
第三代隆鼻術式:自體軟骨移植為核心的鼻綜合
美國Toriumi、Gunter 等鼻整形大師提出了嶄新的理念、全新的術式,為亞洲現代鼻整形的開創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是開創者和締造者。
達拉斯鼻整形論壇的開創和推廣者
Dean M. Toriumi(左一) J.P. Gunter(左二)
Rod J Rohrich(右二) Bahman Guyuron(右三)
後來,一些亞洲學者遠赴北美拜師學藝,學成後,將現代鼻整形的理念帶回亞洲並發揚光大。必需承認,在早期,我們的鄰邦在這一領域是走在我們的前面的。
這一代的術式,就是我們現在大家所普遍認同的鼻綜合。狹義上,我們認為,這一代隆鼻術是指通過對鼻內部支撐結構的調整,來最終改變鼻部形態的一種鼻整形術式,對應的英文似乎是Structurally Integrated Augmentation Rhinoplasty,翻譯為結構整合式鼻整形,或者叫綜合鼻整形術。
四、鼻綜合是一種分段、構建鼻頭支架的結構整合式隆鼻
與高加索人種相比,鼻背和鼻根低、鼻頭圓鈍、鼻尖突出度不足、鼻翼懸垂和鼻子短而朝天是亞洲人鼻子的主要問題。
做亞洲鼻整形的醫生,主要是應對的是鼻部結構的軟弱和容量的不足,因此,應用各種材料來增加支撐和容量是必需的。
整個鼻子這一複雜的結構,由兩個主要部分組成,三維支架結構和軟組織覆蓋。對於鼻部的支架結構,我們可以把鼻子類比為一座房子。低矮的房子(下圖),如同亞洲人的鼻型一樣,整體的鼻子以及鼻孔(上圖的門窗)都是低矮的。
傳統的單純隆鼻手術,類似於在房頂上加東西(下圖A),我們稱之為上置式隆鼻(on-top augmentation)。 「加蓋」式的新房整體雖然變高了,但是舊的門窗(類比成鼻孔)依然都還很低矮。整座房子看上去很奇怪、不自然,而且加蓋的房頂常常太過沉重,房子的整體支撐結構並不能承受,導致屋頂下方的所有結構都按比例變形的。
相反,如上圖B所示,通過改變房子內部結構,不僅可以整體抬高房子,而且可以同比例改善房頂以下的所有結構,包括門窗(類比成鼻孔),所以這種抬高房子的方式(鼻整形術式,即結構整合式鼻整形)是理想的。
上圖是一個我們做的案例的基底位(仰頭位)照片。在使用矽膠植入物進行「加蓋」式的隆鼻後,雖然鼻子有一個高或更高的突出度,但它並不被認為是一個漂亮的鼻子(上圖左)。由於植入物對雙側鼻翼軟骨的壓力作用,兩個鼻孔都發生了變形和扭曲。而取出L形假體,改用「結構整合的隆鼻整形術」,則在增加鼻尖突出度的同時,也極大的改善了鼻孔的形態和對稱性(上圖右)。
在鼻頭部位,強調自體軟骨的使用。採用自體軟骨(採用肋軟骨、鼻中隔軟骨、耳軟骨)作為支架(綠色部分),通過延長鼻中隔、鼻小柱等方式來抬高重塑鼻尖位置和形態,使之更符合美學特徵和視覺美感。
換業內流行的術語來說,就是鼻頭是要用自己的軟骨搭建支架的。
鼻延長的主要技術:捲軸區(上下外側軟骨間)分離、鼻中隔延伸移植物和盾牌移植物
增加鼻尖突出度的主要技術:鼻小柱支撐移植物、斜向鼻中隔延伸移植物和鼻尖蓋板移植物(Tip Onlay Graft or Cap)
五、我所認為的「鼻綜合」與傳統單純隆鼻的區別
如果一定要列舉出一些不同點,來幫助大家區分傳統的單純隆鼻和「鼻綜合」,我覺得可以從以下方面來說說。當然,也肯定不僅僅是這些區別。
1、改變鼻子形態的核心理念不同
通過前面的介紹,關於這一點,我們應該已經闡述的比較清楚了。為加深印象,二者區別的形象比喻圖片再放一遍。
傳統單純隆鼻是「加蓋」。從術式上來說,傳統的假體隆鼻只是整體的改變鼻子的高度和外形,並沒有改變整個鼻梁的支撐結構,反而將假體壓在了鼻翼軟骨上。
而綜合鼻整形是重塑鼻的支撐結構,甚至會調整鼻背皮膚軟組織罩的厚度。當然,最終獲得形態的改變的鼻部美學亞單位,鼻綜合肯定比單純隆鼻要多,大大超過了三個。
2、鼻部形態的改變,分段進行
分段式隆鼻,也可以認為是鼻綜合的另外一種稱呼。現代鼻整形中,將鼻部形態的改變分段進行實施,簡單區分的話可以分為鼻頭和鼻背兩段。
以中隔耳軟骨假體鼻綜合為例,我們可以看到,鼻頭部位是採用的中隔軟骨和耳軟骨聯合構建的,而鼻背是用的柳葉形假體材料來抬高。
因為亞洲人鼻背皮膚軟組織覆蓋相對較厚,所以鼻背的抬高(紫色部分),既可以採用自體組織,如肋軟骨、自體真皮甚至顆粒脂肪,也可以採用矽膠或者膨體等異體材料。
3、手術入路不同
單純隆鼻一般經過一側鼻孔內切口,就可以完成。而鼻綜合手術,雖然也能夠用內入路完成,但絕大多數都是採用經鼻小柱的開放切口(鼻小柱倒V或階梯狀切口,聯合兩側鼻孔內軟骨下緣切口),手術視野更直觀,結構重建更確實。
很多仙女擔心手術切口瘢痕的問題,可以參見我們的另外一篇小文。
延伸閱讀:劉安堂:如何讓鼻小柱切口瘢痕消失
開放切口瘢痕癒合情況,左為術前,右為術後6月
4、鼻頭部位的使用材料不同
在鼻頭部位,單純隆鼻用的是異體材料。
鼻綜合強調自體材料的使用,鼻頭處一定沒有外來假體,我的一定是自體軟骨,耳軟骨、中隔軟骨或者肋軟骨。用這些自體軟骨,再結合其它的自體組織,比如肋軟骨膜等,搭建一個鼻頭的支架複合體。
「偽綜合」裡會用到耳軟骨來「保護」假體轉折部位,試圖防止頂出,但有時適得其反。
5、鼻頭部位皮膚受力不同
單純隆鼻時,L假體的轉折部,也就是鼻頭部是靠壓在下方的鼻翼軟骨上獲得支撐力,如果希望利用L假體來抬高和延長鼻子,皮膚受力點勢必會集中在鼻頭皮膚上,久而久之,鼻頭部位皮膚變薄、發白甚至頂穿。
單純隆鼻(左)和鼻綜合(右)受力不同
而綜合隆鼻,一會有鼻小柱支撐移植物增加鼻尖突出度,其著力點主要在鼻前棘和鼻中隔上,也不會對懸空的鼻翼軟骨造成壓迫。
6、鼻綜合是個不可逆的手術,而單純隆鼻某種程度上可能可以恢復從前的樣子
關於這個問題,可參見我們以前發的一篇小文。
劉安堂:綜合鼻整形是不可逆的
7、鼻綜合更重視整體效果
鼻綜合可以同時矯正一面部的凹陷(中面部凹陷、鼻基底凹陷)、突嘴等問題,單純隆鼻不能。進一步考慮鼻面平衡的話,我們還會引入SVF脂肪膠移植,來過渡眉間、額頭甚至下巴等位置,以求獲得更好的效果。
為此,我們團隊專門跟SVF脂肪膠的發明人魯峰教授學習引進了全套、原汁原味的專利技術,現已經在成熟應用中。
延伸閱讀:神奇的SVF脂肪幹細胞膠
8、手術創傷、術後恢復時間等有明顯的區別
鼻綜合比單純隆鼻手術更複雜,需要暴露的範圍更廣,手術創傷也更大,所以鼻綜合整形恢復期也更長一些。
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術後10天到2周,是快速消腫期,基本可消腫60-70%左右,這之後可以上妝;2、術後3個月會消腫70-80%,這是一個平穩消腫期;3、剩下約20%的腫脹需要1年左右才能慢慢消退,屬於緩慢恢復期,如果是修復,可能需要時間更長。
參考文獻:
譚曉燕.鼻部綜合整形術10年回顧. 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誌, 2009, 20(5): 257-259
BurgetGC, Menick FJ. The subunit principle in nasal reconstruction. Plast Reconstr Surg. 1985 Aug; 76(2): 239-47.
TasmanAJ, Helbig M. Sonography of nasal tip anatomy and surgical tip refinement. Plast Reconstr Surg. 2000 Jun;105(7):2573-9; discussion 2580-2.
牛永敢,皇甫幼田, 王劍, 等. 活體外鼻軟組織厚度測量及其外科學意義. 中國醫學工程, 2004, 12(5): 50-51, 54.
Fakhro A,Wagner RD, Kim YK2, et al. Milestones of Asian Rhinoplasty. Semin Plast Surg. 2015 Nov;29(4):213-8. doi: 10.1055/s-0035-1564821.
KiranantawatK, Nguyen AH. Asian Rhinoplasty: Preoperative Simulation and Planning UsingAdobe Photoshop. Semin Plast Surg. 2015 Nov;29(4):232-46. doi:10.1055/s-0035-1564816.
# 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歡迎關注劉安堂整形團隊官方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及時、客觀、科學的美容整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