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劉海屏到挖孔屏 全面屏手機發展史你知道多少?

2020-12-17 鎢絲科技

如今手機市場早已是全面屏手機的時代,90%高屏佔比、18:9以上屏幕比例、COF/COP封裝技術已經成為了手機廠商在宣傳新品時要介紹的重要參數,不知道從何時起,我們選購手機時就只認定全面屏手機。

我一直都關注著全面屏手機,從劉海屏到挖孔屏,它的發展歷程其實並不是一帆風順。今天我就給大家詳細梳理一下全面屏手機的發展史,一起來看看它究竟是如何發展的吧。

全面屏概念興起

2016年10月,一直走性價比的小米意外提出了全面屏概念,並推出了第一款全面屏概念手機——小米MIX,這款手機採用18:9屏幕比例,它的屏幕使用三面無邊框設計,屏佔比高達驚人的91.3%,屏幕觀感非常震撼。

憑藉這款全面屏手機,小米成功地將全面屏概念推廣了出去。不過,由於小米MIX在當時還屬於概念機的範疇,因此它無法實現大規模量產,最後也造成了供不應求的局面。話又說回來,如果第一代小米MIX能夠實現大規模量產的話,說不定小米在當時就能憑藉這款手機成功衝擊高端市場。

精緻的劉海全面屏

時間來到2017年,在這一年,蘋果放了一個大招,推出了全球首款劉海全面屏手機——iPhone X。憑藉強大的技術研發實力,蘋果不僅把手機下巴收到了僅有3mm左右,還把手機的四邊框做到了等寬,從而帶來了極具視覺衝擊力的手機正面。

有人可能會說,iPhone X的劉海是敗筆,但我並不這樣認為,個人覺得在窄邊框的加持下,iPhone X的劉海看起來有一種莫名的精緻感,那種感覺只有用過的人才能感受得到。

在蘋果的帶領下,劉海全面屏設計成為了一段時間的市場主流,後來的小米8,華為mate20系列等安卓旗艦機都曾採用過劉海全面屏設計,不過由於都做不到iPhone X的窄邊框,這些安卓手機的正面看起來有點慘,特別是小米8,它的劉海加大下巴總給人一種山寨機的廉價感。

最具科技感的升降全面屏

既然劉海全面屏的道路走不通,那麼還有沒有其它解決方案呢?當然有,vivo和OPPO投入大量資金搞研發,最終為我們帶來了最具科技感的升降全面屏。2018年6月,vivo發布了第一款配備升降式前攝的真全面屏手機—vivo NEX,這款手機成功隱藏了前攝,讓手機正面屏幕得以完整保留。

由於vivo NEX的正面既沒有劉海,也沒有其它阻礙視線的元素,因此它又被網友稱為真全面屏手機。雖然vivo NEX的屏幕看起來已經很不錯了,但礙於成本,它的這款全面屏其實還是不夠完美,畢竟下巴還是有點寬。

也就是在同一個月,OPPO發布了另一款升降式真全面屏手機 —Find X。這款手機堆料十足,它不僅將前攝、後攝和3D結構光都放到了單獨的升降模塊裡,還採用了iPhone X上使用的COP封裝,把下巴進一步給收窄了。這樣一來,Find X的正面觀感趨近完美,它的整體屏佔比已經非常接近正面全是屏的理想狀態。

妥協的水滴全面屏

Find X的出現,讓許多消費者一度認為升降全面屏就是實現正面全是屏的最好解決方式,不過對供應鏈有著深刻了解的手機廠商們卻並不這麼想,他們覺得升降全面屏雖說已經非常接近正面是一整塊屏幕的形態,但它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問題,比如結構成本高,容易出故障,不耐用等,這些問題會影響手機的量產和定價。那麼,有沒有一種解決方案能夠在低成本的情況下實現全面屏呢?當然有,當時供應鏈給出的方案就是水滴全面屏。

水滴全面屏的前身是有著「美人尖」之稱的異形全面屏,當時首發這種造型的全面屏手機是夏普S2,後來「美人尖」全面屏經過升級,變成了2019年國產手機廠商都在用的水滴全面屏。相比於升降全面屏,水滴全面屏更好實現,成本也不高,因此它非常受中低端價位檔機型的喜愛。

即使在2020年,我們仍然可以看到配備水滴全面屏的中低端機型,說明這個設計成本是真的不高。

不斷進化的挖孔全面屏

2018年,三星發布了全球首款挖孔全面屏手機—三星A8s,這意味著挖孔屏從此誕生。初期誕生的挖孔屏由於技術不成熟,並沒有被手機廠商採用,後來經過技術升級和改良,挖孔屏才逐漸成為全面屏手機的標配。相比於水滴全面屏,挖孔屏更加美觀,同時也更加便宜可靠,它無疑是目前最好的全面屏實現方式。

在2020年,已經有很多機型採用挖孔全面屏,包括三星S20系列、小米10系列、華為Mate 40系列以及OPPO Find X2系列等等,其中我覺得把挖孔屏做的最極致當屬三星S20系列,居中小孔、微曲面、窄邊框特性應有盡有,三星S20系列的正面觀感可以說是非常舒適。

總結

縱觀全面屏手機發展史,我們可以看到,為了達到正面全是屏的理想狀態,手機廠商們和上層供應鏈紛紛發力,給出了一系列解決方案,從劉海屏、水滴屏、升降全面屏,再到到挖孔屏,如今的全面屏手機已經越發接近正面是一整塊屏幕的形態,那麼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最終達到這個理想形態呢?我覺得或許要等到屏下攝像頭技術真正成熟的那一天才有可能吧。

相關焦點

  • 手機屏分幾種?什麼叫水滴屏、劉海屏、瀑布屏、全面屏?
    目前的手機屏主流就是LCD和OLED 屏幕這兩種,但在這之前手機屏還是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發展演變的,從黑白屏到彩色屏中間經過了不知多少廠家產品的迭代。提到黑白屏,我們很容易就能想到大哥大,被戲稱可以砸核桃的諾基亞,至今還記得黑白屏諾基亞的裡面有個遊戲叫貪吃蛇,玩到多少分可以得個馭蛇大師的稱號。
  • 全面屏手機,你是習慣用經典導航鍵還是全面屏滑屏手勢
    全面屏手機,你是用「經典導航鍵」還是「全面屏滑屏手勢」,為啥?我選擇了全面屏手勢,正因為使用了全面屏手勢,發現用iPhone手機,以及用之前的非全面屏手機都不習慣了,在退出界面的時候老是喜歡從左右邊緣滑動來實現退出,都已經形成記憶性習慣了,但是最後發現不靈活,才知道,有些手機並非全面屏,操作也就不能按照左邊或者右邊邊框區域滑動來進行完成手機的返回上一級,連續滑動幾次都可以回到主界面了
  • 三星「彈出式」手機曝光,全面放棄水滴和挖孔?
    4月26日消息,最近國外知名爆料人 OnLeaks 曝光了一款未透露細節的三星新機照片,從圖片中可以看到,這是一款採用「彈出式」攝像頭的全面屏手機,難道三得要放棄水滴方案和挖孔方案了嗎?三星首款「彈出式」全面屏手機曝光從曝光的圖片來看,這款手機看起來像是 Galaxy A 系列的一員,爆料人也表示,這是一款 Galaxy A 系列的中端手機,如果消息屬實,那麼這將是三星公司推出的首款採用彈出式攝像頭的全面屏手機!
  • 2.98mm外孔光電星眸屏vivo S5推全新尺寸挖孔屏方案
    驅動中國2019年11月13日消息 今年年初,華為榮耀三星紛紛在自家機型上選擇全新的的全面屏方案,挖孔屏。不同於水滴屏、劉海屏那樣的佔據視野空間,挖孔屏孔徑相對更小,更有利用戶全面屏觀感。如今,全新尺寸孔徑的vivo S5來了!
  • 從iPhone推出全面屏,到華為上線瀑布屏,下一步屏幕該如何走?
    從蘋果在兩年前以iPhoneX敲開了手機全面屏時代以後,各個廠家對於全面屏開始了積極的探索,並給出了各自的方案從iPhone的劉海屏到華為的水滴屏與挖孔屏再到OV兩廠不走尋常路的升降屏以及魅族的超窄邊框全面屏。似乎屏佔比已經成了一款手機是否「全面」屏的唯一標準。
  • 小米中興齊發「全面屏」 屏下攝像頭專利戰打響
    廠家對全面屏的追逐從未停息,當中也衍生出了很多折中方案:劉海屏、升降式攝像頭、雙屏、挖孔屏,都是手機廠商們的十八般武藝。全面屏有多難,手機廠家們就有多拼。全面屏前夜:安卓廠商的十八般武藝全面屏的終極方案是屏下攝像頭,這一點在業界已經達成共識。不過實現這一目標並不只是靠手機廠商一方就能拉動的,除了貢獻方案,還需要供應鏈拿出更合適的材料。
  • 小米高管暢想:做一款小米6復刻機,全面屏+大續航,多少錢買?
    小米高管暢想:做一款小米6復刻機,全面屏+大續航,多少錢買?NJNR104編輯:王翠銀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3月24日消息,小米新媒體運營總監@小米浩子同學昨日發文稱:如果小米6經典復刻機發布,其保留米6的尺寸和造型,再換上全面屏或劉海屏或挖孔屏
  • iPhone 12概念美圖,三挖孔屏+方正平面設計+5G網絡,蘋果A13加持
    但是隨著國產手機的模仿,劉海屏慢慢的成為過去,屏佔比更高的水滴屏和挖孔屏已經出現,並且就連三星這樣的巨頭,也只能選擇改變。而最近,有外媒曝光了一組iPhone概念新機,應該說是iPhone 12的概念新機,目前其概念美圖和參數也已經曝光。其實不管是劉海平還是現在火熱的挖孔屏,都是在破壞屏幕完整性的前提下,得到更高的屏佔比,所以此次iPhone 12概念新機也是一樣。
  • 2020大盤點:聊聊那些曾經讓我們驚才絕豔的全面屏手機!
    或許是被時代攜裹的情況下,蘋果「不得已」才推出了自家的首款全面屏手機--iPhone X,在痛定思痛以及保持創新的情況下,蘋果選擇了讓八大元器件聚集於iPhone X手機的額頭上、打造出了一款在創新功能和全面屏形態都得到滿足的手機。這是蘋果的「平衡」選擇,且它的「劉海」真實有用,或許你可以質疑它的視覺感不那麼完美,但你不能因此而認定它的設計不夠「美」。
  • 挖孔屏不是首選,兩款全面屏手機推薦,性價比超高!
    挖孔屏不是首選,兩款全面屏手機推薦,性價比超高!眾所周知如今的手機品牌不斷的推出新手機機型,但是大家發現沒有如今發布的手機大部分都是挖孔屏的設計,很少有全面屏手機的出現。其實大家知道嗎?挖孔屏並非是首選,市面上還是有很多全面屏的推薦,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說兩款真全面屏的手機推薦,性價比都非常的高,一起來看看吧。
  • 前置自拍很少用,全面屏可否不要前置攝像頭,手機商:餿主意!
    全面屏一直是各大手機商所追尋的目標,為了做到高屏佔比,可以說用盡了各種手段,劉海屏,機械彈出式結構,還有今年流行的挖孔屏設計,屏佔比越來越高,但是這些技術都有缺點,並不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全面屏
  • 向手機看齊!顯示器也走入全面屏時代
    我認為首先一定要是「全面屏」。全面屏這個詞你可能比較熟悉,這幾年在智慧型手機上「全面屏」被廣泛提及,全民屏技術也得到了長足的進步,不誇張的說,智慧型手機的發展史就是「全面屏」的發展史。首先我們先來聊一聊,為什麼我們如今都在追求「全面屏」這種形態。
  • OPPO又一款手機曝光:挖孔屏+4880mAh電池!
    根據入網信息顯示,OPPO的這款新機正面採用了左上角挖孔屏設計,後背採用了矩形四攝的鏡頭模組。對此,在筆者看來,就挖孔屏的設計方案,無疑是2020年智慧型手機市場的潮流趨勢。在硬體配置上,OPPO的這款智慧型手機提供8GB+128GB存儲組合;機身尺寸為162.0mm×75.5mm×8.9mm,重188克。電池容量為4880mAh,支持快速充電功能。
  • iPhone13Pro概念機曝光:終於也用上全面屏了,大曲面+屏下鏡頭!
    看看今年的手機圈,華為、小米等諸多國產品牌在高端產品上都用上了曲面屏設計,其視覺效果自然是比直面屏更加開闊一些。但蘋果這個頗有影響力的品牌,仍然堅持自己的原則——直面屏,這對很多追求潮流的小夥伴們來說,還是比較失望的。
  • 挖孔屏手機還能這麼做?前攝隱藏在圖標裡
    自從智慧型手機進入全面屏時代,如何有效的提升手機屏幕佔比就成為了一個大問題,除了齊劉海之外,現在挖孔屏成為了新趨勢,而國內手機廠商當中,OPPO也開始炫技,其兩項專利被納入WIPO(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可將前置攝像頭的挖孔部分藏在圖標當中。
  • 魅族16s,非異形全面屏最後的倔強
    1.處理器作為一臺19上半年的旗艦手機,855的處理器自然是標配,娛樂兔的跑分也能說明些什麼。王者吃雞特效全高滿幀數對於855來說也只是小case,原神嘛。。。不會真有人玩原神全部開最高吧,865也頂不住啊。中畫質是我最喜歡的一檔,畫面效果還行,手機也只是微微有點發燙。
  • 趨近真全面屏!vivo X27 Pro塔羅屏再次做到行業首創
    對此,很多手機用戶會問:「為什麼vivo X27 Pro的全面屏會叫做塔羅屏呢」。這個名字背後,其實有跡可循。20.5:9屏幕比例,誕生全面屏新設計在當前全面屏手機市場,用戶能聽到諸如劉海屏、水滴屏、挖孔屏等全面屏方案,體驗參差不齊。而vivo X27 Pro帶來的「塔羅屏」無疑是個新秀,也將進一步衝擊全面屏手機固有劃分領域。
  • 屏下鏡頭技術逐漸成熟,Realme品牌亮相真全面屏旗艦,期待發布!
    隨著手機行業的發展,如今在全面屏的設計方案當中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前段時間中興發布的一款A20 5G確實引發了很多用戶的關注。這款中興A20 5G是全球首款量產的屏下鏡頭手機。而且自開售以來,也是遭到了很多用戶的瘋搶。
  • TCL 20 5G手機曝光:驍龍690處理器+挖孔屏!
    一具體來說,在機身正面,根據網際網路上的最新爆料信息顯示,TCL 20 5G手機將採用挖孔屏的設計方案。打孔屏還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好處?跟升降設計相比,沒有複雜的機械結構,打孔屏設計會更加可靠耐用,也能保持更好的一體性。在保證不錯視覺效果的同時,也能進一步降低整機重量。
  • 探討未來手機設計,極致全面屏真的好嗎?
    中興AXON 20 真全面屏隨著中興Axon20,全球首款商用級別的屏下攝像頭手機發布,手機全面屏時代迎來了真正意義上的全面屏、輕薄的全面屏。可以預見在2021年下半年後,攜有屏下隱藏攝像頭技術的真全面屏手機會成為各大手機廠商紛紛效仿的設計。近五年來,手機的發展速度就像5G一樣迅速,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種感覺,去年還是很虎的一項功能到了今年,不僅千元機能普及,還能做得更好。比如我們驚訝於首款真全面屏且採用升降攝像頭的vivo NEX一代,過了不到一年,升降攝像頭在2K以內就數款機型搭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