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有一張圖片打動了全國人民。
重慶搬運工冉師傅,一手託著比肩膀還寬的重物,一手牽著步履蹣跚的兒子,嘴裡還叼著一根煙。
人到中年,「肩上扛著的是家庭;嘴上叼著的是自己;手上牽著的是未來。」
很多人被他打動,稱他為有擔當的父親,讓人敬佩。
在重慶,由於地形獨特,城市依山而建,車子不便行走。
所以很多人稱為了運輸貨物的「棒棒」,依靠出賣體力賺錢。
冉光輝也是其中一員,他一直在重慶朝天門的批發市場活動。
那些貨物,最輕的也有幾十斤,重的話會有幾百斤。靠著一根棒子和寬厚的肩膀,他上樓下樓,從低到高,拼力氣行走江湖。
因為冉師傅城市可靠,很多攤主都喜歡找他送貨。
最初,冉光輝是在老家墊江縣當一個農民,到了農閒才會進城幫人家挑貨賺錢。
直到2009年,接近40歲的他希望能多賺點錢,才帶著妻兒進城。
那時,全家擠在一個非常小的出租房裡。
為了賺錢,他不計辛勞背上重物行走幾十裡,但是報酬卻是微小的。
一袋五十斤的大米,才5毛錢,一次才三兩袋。
但是,冉師傅要每天扛一噸左右的貨物,才有可能讓家庭維持下去。
每年只有過年,才跟大家一起休息半個月。也就是說,他一年要扛三百多噸的貨物。
因為貨物在衣物上容易滑,到了大冬天,冉師傅不得不光著膀子,冒著寒風將貨物搬到目的地。
常年的搬運,讓冉師傅的手指都是彎曲的。
好在,經過十年打拼,他終於讓家人過上舒心一點的生活。
他們從20多平米的小房子,搬到了重慶解放碑附近的一處二手房。
雖然房子不大,但也是靠實力拼回來的。
「每個人都有了屬於自己的房間,比起以前強多了。」
這也許是冉師傅覺得最值得驕傲的事情,終於實現了當初進城的願望,讓妻子兒子生活得更好。
圖片中的兒子也非常懂事,現在他成了一名中學生,品學兼優,還是班長和歷史課代表。
在父母工作的時候,他還能幫忙炒菜做飯,減輕他們的負擔。
他從來沒有因為父親是搬運工而自卑。
相反,他非常懂事,知道父親累了,還會主動幫他按摩,消除疲勞。
今年,由於疫情影響,冉師傅的工作也被耽誤了,他心裡也很急。
好在我們的疫情控制得不錯,冉師傅也準備復工,每天出門扛貨了。
因為,2020年又讓他有了一個新的願望,給兒子買一部平板電腦。
「就算是借錢也要買給他,畢竟答應了的。」
一諾千金,不僅是冉師傅對客戶的承諾,更是對兒子的承諾。
其實,家長對孩子最好的教育,並不僅僅是送到最好的培訓班。
家長本身的行為,就是一種極好的榜樣。
言傳身教,從來都是培養好家風的一個好途徑。
兒子希望父親不要那麼累,所以一定會好好讀書,快點優秀成長。
出生不高的冉師傅,用行動證明了,只要心中有夢,只要敢於付出,就一定能讓生活變得越來越好。
相信,兒子在他的影響下也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能儘快為家裡付出一份力量。
這樣,渾身傷痛的冉師傅,也能儘早退休,好好安享一下人生。
生活從不會欺負那些願意努力的人,相信冉師傅一家,肯定能盼到幸福來敲門的美好時刻。
其實,像冉師傅這樣的父親還有很多,哪怕掙扎在社會底層,也從不忘一顆奮鬥的初心。
正因為有了這樣勤勞的人民,我們的社會才會變得越來越好,越來越有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