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過年前夕,曬香腸臘肉、做魚圓子滷菜都是嘉魚人預備過年的年菜必備。
但對於嘉魚的小朋友來說,通常過年才能吃到的豐富零食可能比餐桌上的年飯更具有吸引力,和荷包裡的壓歲錢一樣重要。作為在嘉魚長大的孩子,你還記得小時候過年吃過哪些零食嗎?
1.麻糖
作為嘉魚人,首推的當然是麻糖。從前嘉魚人過年走親戚的時候,誰手裡少了一盒麻糖都覺得不自在,現在倒是見得少了。黑是黑,白是白,芝麻的香濃和糖食的甜蜜完美融合在一起,成就了麻糖的酥鬆香脆。
2.京果
京果,也叫酥京果。粉白似雪的糖粉和糯米粉裹在外頭,白白胖胖的京果捏在手裡,裡頭是酥鬆可口的脆皮果子,咬起來咯吱咯吱響。吃完手指還會沾上一層糖粉,小朋友舔著手指意猶未盡,忍不住又拿起一個。
3.龍鬚酥
有幾個嘉魚人小時候沒吃過龍鬚酥的?香甜可口,入口即化的口感令人難以自拔。但吃龍鬚酥一點也不方便!就算用盒子裡自帶的小叉子叉起來也會迅速散架,掉得到處都是,吃起來糖絲和細粉會糊一嘴。糖絲拉得細細的比頭髮都細,叫龍鬚酥確實名副其實。
4.麻棗
麻棗的製作過程和京果很像,口感也差不多,區別在於外面裹的是芝麻,因此有些地方也叫它「油京果」。麻棗的形狀多變,除了我們常見的球狀,還有長圓柱形等,好吃又有趣。
5.麥芽糖
硬邦邦的麥芽糖,在小販挑著擔子走街串巷的時候沿街叫賣,是記憶裡的畫面。麥芽糖有多硬?硬到要用錘子和鐵鏟敲才能分下一塊來。
麥芽糖到嘴不能急著咬,除非你想提前換牙了,要含在嘴裡滿滿捂化才會變成黏黏的糖,甜進心裡的滋味。
6.老式蛋卷
這種老式蛋卷可不是現在超市裡包裝精美的盒裝小蛋卷。小編前幾年還能從菜市場附近看到店家坐在門口,自己用小鐵爐現做現燙,燙出厚厚的硬口感蛋卷,趁熱吃會特別香。
做好的蛋卷一頭會沾上紅色糖粒,裝進大袋子裡零稱散賣。小編小時候不愛吃太甜,總喜歡把沾著糖粒的一頭掐掉給妹妹吃,自己就愛蛋卷原本的香。
7.琪瑪酥
琪瑪酥,小編長大尋找童年記憶時常常把它和沙琪瑪弄混。但其實口感一個軟一個硬,吃起來完全不一樣。
琪瑪酥也是硬邦邦的,但內裡又薄又脆,不用擔心像麥芽糖一樣崩掉自己的牙。琪瑪酥外邊裹著一層亮晶晶的糖衣,吃起來甜而不膩,配熱乎乎的茶水正好。不過一次可不能吃太多,上顎容易被糖衣擦痛,那可就吃不了其他好吃的啦。
嘉魚人的童年還有其他好吃的
下期小編還會為大家整理盤點
你的記憶裡還有哪些念念不忘的經典美食呢?
來評論區留言告訴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