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羋十四
總是在私信裡收到很多的情感困惑,許多問題歸結起來,不過是一句:
為什麼我對他/她那麼好,
卻還是沒有走到最後?
第一個故事裡。
他和她是大學同學,都來自四五線的小城市,在北京這個空曠又擁擠的城市裡,寂寞或是彼此的溫暖讓他們走在了一起。她成績優異,聰明能幹,人又漂亮,偏偏和憨厚老實的他成了一對,旁人都羨慕他運氣爆棚,讓他一定好好疼媳婦。他對她也一直好得令周圍所有人羨慕,雖然家裡給的生活費不多,但他勤快地做幾份兼職,總能把最新的蘋果手機送到她面前;她偶爾提及某某姑娘用的彩妝真好看,他就偷偷記在心裡,悄悄跟人打聽,聖誕節的時候買回來,看到她驚喜的表情,他覺得那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時刻。
大四那年,她說想要出國,他卻講不出留下的請求,說好的一畢業就結婚呢?她說:「等我回來再結婚好嗎?」他沉默著答應了,她那麼優秀,和自己在一起已經委屈了她,怎麼能去妨礙她的理想呢?他拒絕了家裡安排的公務員職位,留在了北京打工,租了個地下室,每個月把工資省吃儉用卻換成美元給她匯過去:在外面不要吃苦,我等你。兩年後,她回來了,手裡挽著西裝革履的青年才俊:「大強,你難道不覺得我們兩一開始在一起就是個錯誤嗎?我想勸自己放棄一切陪你回老家,可我也有自己的夢想和抱負啊,你根本不明白我要的是什麼……我們分手吧。」他沉默地答應了,一如當年沉默地送她飛走。他辭職,回到老家當了公務員,父母問:「小琦怎麼不和你一塊回來?」他就低著頭不說話。久而久之,父母也不問了,只催他早點結婚。單位裡的大媽介紹了自己的侄女,那姑娘長得不驚豔,性子柔順,說話時會害羞地低下頭,還是上海某名牌大學畢業,他問她為什麼不留在上海。她一笑,習慣性地低下頭:「父母老了,多陪陪他們吧。」在一起半年後,他向她求婚,父母出的首付買了新房,女方家買的車,小兩口子一起還房貸,日子過得平平淡淡,卻令他覺得安心。
第二個故事裡。
她和他是大學同學,都來自四五線的小城市,在北京這個空曠又擁擠的城市裡,寂寞或是彼此的溫暖讓他們走在了一起。他成績優異,聰明能幹,人又帥氣,偏偏和貌不驚人的她成了一對,旁人都羨慕她運氣爆棚,讓她把他看緊了。她就羞澀一笑,當時她鼓起勇氣表白的時候只當是為青春不留下遺憾,沒想到他卻答應了。他們在一起後,日子也很溫馨,一起上自習,去食堂,逢節假日也能攥點小錢去北京周邊走走。她的第一次給了他,他吻著她說「畢業後我就娶你」。
大四那年,他說想要出國,她卻講不出留下的請求,說好的一畢業就結婚呢?他說:「等我回來再結婚好嗎?」她答應了,他那麼優秀,有志向有能力,她怎麼能去妨礙他的理想呢?她拒絕了家裡安排的公務員職位,留在了北京打工,租了個地下室,每個月把工資省吃儉用卻換成美元給他匯過去:在外面不要吃苦,我等你。兩年後,他回來了,卻告訴她:「小夢,你難道不覺得我們兩一開始在一起就是個錯誤嗎?你嚮往平淡安穩的生活,可我卻需要一個能和我一起奮鬥拼搏的伴侶……我們不合適,分手吧。」她冷笑,兩年的職場生涯早已經讓她褪去稚嫩,懂得為自己爭取應有的利益:「你先把兩年的生活費還我!要沒有我,你能把兩年的碩士念下來?現在說要分手,門都沒有!劉大志你這個忘恩負義的東西,你當年怎麼答應我的?」她把這事宣揚得在大學同學裡人盡皆知,所有的人都來勸他莫要辜負她,甚至他的父母也語重心長:「小夢是個好姑娘,你不在的兩年總是她打電話回來噓寒問暖。」他們最終還是結婚了,他進了北京的一家外企,她就把工作辭了:「我辛苦了兩年還不能休息會兒嗎?」他想起兩年裡她省吃儉用住地下室吃泡麵,覺得無言以對。她懷孕了,他工作恰好到了瓶頸期,事務多壓力大,常常加班到深夜。她疑心他在外面有了女人,每逢他回家就大吵大鬧。他上司的女兒剛從英國回來,對他暗示過幾次,但他每每想起她在地下室的兩年苦日子,就提醒自己千萬不能對不起她。他頭痛,更加不想回家,小組慶功宴那天他喝多了,醒來時就看到上司女兒赤身裸體躺在身邊,看他醒來,她嫵媚一笑:「怎麼?我還比不過那個黃臉婆?」
這世界上的付出有很多種,但歸根結底可以分成兩種:求回報的和不求回報的。當然,不求回報也是相對的。像第一個故事的男孩子一樣,他的付出基於愛——一種有回報最好沒有回報也不強求的賭徒似的愛。最後,他賭輸了。第二個故事的女孩子,或許在生活中更常見一些,她的付出也基於愛,但卻一定要有回報,沒有回報也要逼著對方回報。你問我,那麼第二個故事最後的結局是什麼呢?最後的結局就是兩個人都輸了。光環效應讓我們看到太多美滿的故事,電視劇、電影裡、言情小說裡、旁人的欣羨講述裡,我們接收到的大半是贏家的故事,一見傾心、兩情相悅、三生有幸、四美俱全、五福臨門、六畜興旺、七竅玲瓏、八九不離十纏纏綿綿就到了白頭。我們希望能遇到第一個故事裡的男主角,卻往往容易變成第二個故事裡的女主角。愛情開盤的時候,我們下賭注,總覺得一定可以連本帶利贏回來——年輕的激情和熱戀的繾綣給了我們太大的自信。然而現實,往往又噴了我們一臉狗血。——這些問題真是令人困擾啊。
我也沒有答案,唯有祝福:
也願所有的付出都不求回報。
— 完 —
晚上好,各位~
忙碌了一天剛從外面回來,就偷懶發一篇舊文。
總的來說,付出肯定是有回報的,但就像康德說的「美是無目的的合目的性」,如果能抱著不求回報的心態去做任何一件隨心的事,接受可能性的任何結局,大概生活能更快樂一些吧,我想。
好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