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一位美國巨富,洛克菲勒。在整個美國歷史上,他應該算是最有錢的人,沒有之一的那種有錢。
洛克菲勒的產業帝國是石油工業,他的崛起也得益於第二次工業革命和美國在全球地位的崛起,加上採油煉油技術的進步,石油應用創新發展。在洛克菲勒和他的公司標準石油發展初期,美國人民崇尚白手起家的企業家精神,而且其石油產品的確給老百姓提供了廉價的照明用油。但是,到了標準石油發展的一定階段,出現了一些公眾問題。
洛克菲勒是如何擴展規模
洛克菲勒為了壟斷和穩定石油價格,收購各種中小煉油廠,通過石油的供應來維持石油價格。還使用了另外一種辦法來控制整個石油市場,其中一件事情就是成立了「改造南方」公司。這個公司是設立一個鐵路公司和煉油商的聯盟,參加的的石油公司運費可以獲得高額補貼。
這種不公平的操作方式馬上引起眾怒,然而洛克菲勒在這期間還收購了克裡蘭夫26家煉油公司裡的22家,不願意被收購的也只有死路一條。雖然後來才知道成立「改造南方」公司的想法是鐵路公司提出來的,並不是洛克菲勒的想法,但是最終碾壓對手的後果讓大家把這筆帳記在洛克菲勒頭上。
形象的轉折
而後,一位叫艾達.塔貝爾的女記者一定要寫一寫洛克菲勒和標準石油的故事。她在《麥克盧爾》雜誌上把標準石油公司描述成最完美的壟斷企業。最後彙編成一本書《標準石油公司簡史》。由於塔貝爾的作品影響力巨大,甚至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也是她的讀者。這樣的一位「網紅」記者,把洛克菲勒如何打壓競爭對手的手段和陰謀描述得淋漓盡致。這導致工業巨頭變成了一位貪婪的大亨。這種引人注目的輿論壓力下,代表權力的國家機器開始針對標準石油開始運營。
1901年9月,隨著麥金萊總統遇刺,原先的副總統羅斯福當上了總統。羅斯福總統在美國歷史上是一位傳奇總統,上任第二年就向JP摩根發起反託拉斯訴訟。但是JP摩根比較圓滑,給足了總統面子,還解決了一起大罷工。政府的訴訟也到此為止。但是標準石油公司不知道是哪裡少了根筋。當羅斯福總統設立的商業與勞工部對標準石油進行調查時,標準石油就用種種方式阻擾商業和勞工部的成立。這一下挑戰了總統的權威,在羅斯福總統站穩了腳跟,連任之後,在1905年2月開始對標準石油公司進行反壟斷調查。
結果可想而知,羅斯福總統甚至對司法部部長講「這個國家最大的犯罪」就是標準石油公司。
1907年,標準石油公司被處罰2924萬美元。這可是1907年啊,相當於當年美國發行貨幣一半多的金額。
1911年5月15日下午16點,標準石油公司被法院判決拆分。這個商業帝國被拆分成30多家石油公司。
無論多麼強大的標準石油,只要遇到國家這個對手,結局是註定的。雖然中間標準石油公司也做了許多努力,甚至私下提議會幫羅斯福在1908年贏得第三任期總統競選提名。但是依舊沒有逃離被拆分的結局。
因為不拆分標準石油公司,難以熄滅民眾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