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寸到12寸 憑什麼大尺寸矽片能讓光伏成本再降3年?

2020-12-09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縱覽半導體矽片的發展脈絡,光伏矽片大型化是趨勢,大矽片能夠打破當前光伏降本瓶頸,助力行業在未來2-3年成本下降,維持行業「增持」評級。

(來源:微信公眾號「國君電新」作者:徐雲飛、龐鈞文)

1、光伏矽片尺寸來自半導體,我們認為尺寸變大是趨勢。縱覽半導體矽片發展歷程,尺寸在不斷增加,原因是矽片尺寸增加可以顯著降低半導體晶片的生產成本。由於更大的矽片對下遊來說更具有成本優勢,使得矽片環節持續換代,有很明顯的產品周期。換代往往意味著行業變革,抓住機遇的廠商能夠脫穎而出,夯實壁壘。光伏矽片看似奇怪的尺寸,其實是源自半導體。從推進節奏上看,光伏矽片要落後於半導體矽片1-2代,主要原因是要解決矽單晶生長環節的成本問題,一旦新一代大矽片成本超越上一代矽片,換代升級就會啟動。

2、210是全新的平臺,能夠帶來各個環節成本下降。12寸矽片難點在於拉制和成本,中環股份經過多年研發,成功將210應用。210是一個體系,會帶來幾乎所有環節的成本下降,矽片變大後,將能夠有效降低各個環節的成本,提升各個環節的投資回報水平。根據我們的保守測算,成本端能夠有0.03(矽片)+0.05(電池)+0.1(組件)=0.18元/W的成本下降,同時帶來0.2元/W的額外溢價。因此整個產業鏈都將受益於210體系,所有210體系的參與方都將分享超過0.38元/W的價值。

3、210體系能夠打破光伏降本瓶頸,支撐光伏行業未來3年成本下降,行業先行者有望充分受益。光伏行業成本下降目前已到瓶頸期,各個環節除單晶矽片環節外利潤都已經擠壓到微利的水平。210體系的橫空出世,能夠再大幅降低裝機成本,有望帶來裝機成本10%的下降。我們預計未來2-3年行業將充分挖掘210體系的價值,行業的先行者有望充分受益。目前行業裡相當體量的上下遊企業已經參與到210體系價值發現中來。

1、光伏矽片源自半導體矽片,尺寸變大是趨勢

1.1.半導體矽片尺寸增加能夠帶來成本降低

半導體矽片的發展過程中,尺寸不斷增加。1918年前蘇聯科學家切克勞斯基(Czoalski)建立起了直拉式晶體生長方法(CZ法),從而奠定了矽單晶的主要生長方法,從1965年的2寸晶體(寸為英寸,描述的是直拉晶體的直徑),到近年來的12寸晶體,單晶矽片的尺寸持續增加。

矽片尺寸增加可以顯著降低半導體晶片的生產成本。半導體晶片採用光刻邏輯電路的生產工藝,矽片面積越大,一次性生產出的晶片數量就越多,而且矽片面積增加,晶片裝上缺陷的概率也會降低,因此會顯著提升晶片的產出,從而大幅降低成本。

1.2.矽片不斷換代,產品周期明顯

由於更大的矽片對下遊來說更具有成本優勢,導致矽片環節持續換代,有很明顯的產品周期。從歷史來看,一旦新一代矽片出現後,新一代矽片的份額開始快速提升,老一代矽片的份額就會開始逐漸下降,原因就是更大的矽片對客戶更有成本優勢,新建的半導體工廠在矽片規格上往往選擇更大的矽片。老的半導體工廠往往就變成了存量產能,逐漸退出。

換代往往意味著行業變革,抓住機遇的廠商能夠脫穎而出,夯實壁壘。總結了發展規律,如何生產出合格的更大尺寸的矽片就成了半導體矽片企業始終重點關注的問題。我們看到曾經的龍頭由於在產能變革期落後了,導致新的龍頭信越、SUMCO份額的上升。

1.3.光伏矽片尺寸源自半導體矽片,取得成本優勢後普及

光伏矽片看似奇怪的尺寸,其實是源自半導體矽片。我們觀察光伏矽片的對邊距(相對的兩條邊的距離),尺寸從100mm、125mm、156mm不等,為什麼會是一些比較奇怪的尺寸呢?主要原因就是光伏矽片源自半導體矽片,5寸棒、6寸棒、8寸棒切下來形成的光伏矽片的對邊距恰好分布在100mm、125mm、156mm附近。

從推進節奏上看,光伏矽片要落後於半導體矽片1-2代,主要原因是要解決矽單晶生長環節的成本問題。半導體矽片在整個成本中佔比較低,成本主要凝聚在晶片製造環節,因此一旦更大的矽片面世,行業會快速進入導入期。而光伏矽片不同,矽片在成本中佔比較高,如電池環節,矽片成本佔比超過50%。因此大矽片如果要取代上代產品,必須在經濟性上超越上代產品。而生產更大的矽片對於矽片企業來說難度會大幅上升,生產的效率也會下降,因此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改進工藝提升生產效率才可行。

2、210是全新技術平臺,能夠帶來各個環節成本下降

2.1.中環股份經過多年研發,成功將210應用

光伏12寸矽片有兩個難點,一個難點在於矽棒的拉制,另一個難點在於成本的下降。中環股份在實現12寸矽棒拉制後,又用了2年時間提升生產效率,終於在單晶矽的生長環節超越了傳統的8寸技術,實現了成本的降低。我們預計中環股份生產12寸晶體,單爐產出有望較生產8寸晶體提升50%。

2.2.各環節成本顯著下降,ROIC大幅提升

210是一個體系,會帶來幾乎所有環節的成本下降。矽片變大後,將能夠有效降低各個環節成本,提升各個環節的投資回報水平。

矽片端:矽片的生產速度大幅提升,預計單爐產出提升50%,單爐年產能提升到15MW左右。相應的,設備投入、坩堝、氣體、人工、動力等並不是呈等比例增加,相應的單位成本就會大幅降低。根據我們的測算,預計非矽成本相較於8寸片提升50%,矽片瓦數提升80%,假設8寸片非矽成本為0.8元/片,則210矽片非矽約為1.2元/片,單W非矽可降低0.03元/W,相當於矽片環節毛利率提升5%以上。

電池端:電池片環節是最受益210體系的環節。因為電池片是通量的概念,面積越大,產能越大。以愛旭科技為例,原工廠設計產能為3.8GW,改為生產210後,產能可以提升到5GW以上(我們測算實際產能或超過5GW),原因就在於矽片面積增加產出增加。相應的,折舊、人工、動力等成本都會下降。在常規電池廠中,折舊成本約0.05元/W,人工0.05元/W,動力0.05元/W,在不考慮其他變化的情況下,這三塊成本有望降低超過30%,非矽成本總計有望下降0.05元/W。由於目前頭部電池片企業單位淨利潤僅為0.05-0.07元/W,0.05元/W的成本下降帶來的是淨利率的大幅提升,將顯著提升ROIC水平。

組件端:210體系由於採用方片,同時更大矽片帶來更少的片間距佔比,組件端轉換效率有望提升1%。意味著面積不變的情況下440W的組件可以提升到460W。相應的,組件除電池以外的成本均被攤低。同時生產M2組件改為生產G12組件,組件廠產出也大幅度提升。根據測算組件端成本降低將達到0.1元/W以上。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光伏矽片尺寸之爭白熱化 210尺寸或在5年內逆轉
    今年來打得火熱的矽片210陣營和182陣營,紛爭還在繼續,根據光伏諮詢機構PV InfoLink的技術報告,210mm尺寸矽片的市佔率將在2024年-2025年實現逆轉。PV InfoLink的技術報告顯示,目前矽片市場還是以158mm和166mm為主流,二者的市佔率分別為42%和32%,210mm僅佔約2%的份額。然而到2021年,210mm尺寸的市佔率將迅速擴大到18%,並且市佔率將逐年上升。
  • 光伏組件行業專題報告:迎接大尺寸技術紅利
    二、大尺寸技術降本增效,一體化龍頭地位鞏固(一)大尺寸技術降本增效,痛點解決助力應用推廣矽片尺寸大型化是光伏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矽片尺寸的增加,可以提升電池 和組件生產線的產出量,降低每瓦生產成本,同時能直接提升組件功率,助力光伏 組件進入5.0及6.0時代,是降低度電成本的有效途徑。終端組件企業主推矽片尺寸存在差異,大尺寸接受度越來越高。一線一體化龍 頭廠家如隆基、晶科、晶澳等主推與現有產能兼容度較高的M6-M10尺寸產品。
  • 半導體材料深度報告:矽片投資寶典
    但是半導體用單晶矽片,為了矽片每個位臵的相同電學特 性,全部使用單晶矽。在形狀和尺寸上,光伏用單晶矽片是正方形,邊長有 125mm,150mm,156mm 不同尺寸。但 是半導體用單晶矽片是圓型,矽片直徑有 150mm(6 寸晶圓),200mm(8 寸晶圓)和 300mm(12 寸晶圓)尺寸,比 單晶矽要大。
  • 大矽片所向披靡 摻鎵、N型單晶大勢所趨 量產中存在哪些難點?
    在提高組件功率這一環節,除了提高電池效率、組件技術外,還有一個簡單粗暴的方法,就是提高矽片面積,因此這一兩年來,矽片尺寸越做越大,從之前的156到現在的166、18X、210。早2018年5月27日,在由光伏新聞和保利協鑫聯合主辦的第二屆矽晶體生長技術交流會上,保利協鑫CTO萬躍鵬博士就指出,大尺寸矽片是矽片企業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但需要產業鏈通力合作。
  • 矽片尺寸未來不太可能統一
    光伏到了平價上網時代,目前面臨的最大懸念就是降本還能保持這樣的速度嗎?降本一靠光電轉化效率的提升,二靠各種材料的成本下降。目前看,都到了一個瓶頸,這也是大尺寸矽片為何成為熱點的原因。2、現在電池技術依然沒有突破,異質結目前在資本炒作下很火熱,但是依然面臨幾個大規模應用難題:稀有金屬銦地球含量太少,如果找不到替代物,比鋰電池的鈷還稀缺;白銀用量太大;設備成本至少需要2-3年才能降到現在perc的投資水平,目前量產效率提升與prec相比不高,所以我還是認同隆基管理層的判斷,至少2-3年內,perc還是主流技術,還有升級潛力。
  • 光伏大尺寸組件標準化勢在必行
    由於光伏產業鏈是一條從上到下的垂直鏈條,「牽一髮而動全身」,組件尺寸不統一的情況下,不同規格的組件要選用不同規格的矽片、電池片,而邊框、玻璃等輔材也需要按照不同尺寸適配。「為了滿足不同尺寸組件,上遊企業和輔料供應商需要切換生產線,一方面產能損失將有所提高,另一方面還會增加庫存成本。」東方日升全球市場總監莊英宏告訴記者。
  • 矽片大尺寸抉擇:158.75mm全方還是166mm倒角?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在2010年之前,單晶矽片主要以對邊距125mm(矽棒直徑f164mm)的小尺寸矽片為主,並有少量對邊距156mm(f200mm)的矽片,2010年後,156mm矽片的比例越來越大,並成為行業主流,125mm的P型矽片在2014年前後基本被淘汰,基本僅應用於一些IBC電池與HIT電池的組件。
  • 深度揭秘矽片產業,巨大潛力成就半導體材料之王「附下載」|智東西...
    矽材料是發展最早的晶圓材料,也是現階段技術最成熟,成本最低,產業鏈最完善的材料。同時,由於矽片的尺寸變大,導致單個晶片成本減小。主要應用領域是邏輯晶片和低壓,低功耗領域。矽晶圓尺寸從 2 寸,4 寸,6 寸,8 寸,再到當今主流的 12 寸晶圓技術。典型的矽片公司如日本的信越化學,sumco 等等。目前國際主流晶圓廠中,都是以矽材料作為主要生產材料。
  • 尺寸不一引發適配難題 光伏大尺寸組件標準化勢在必行
    由於光伏產業鏈是一條從上到下的垂直鏈條,「牽一髮而動全身」,組件尺寸不統一的情況下,不同規格的組件要選用不同規格的矽片、電池片,而邊框、玻璃等輔材也需要按照不同尺寸適配。「為了滿足不同尺寸組件,上遊企業和輔料供應商需要切換生產線,一方面產能損失將有所提高,另一方面還會增加庫存成本。」東方日升全球市場總監莊英宏告訴記者。
  • 中環股份(002129.SZ):創新推動的全球矽片龍頭,受益光伏、半導體...
    未來三年,公司繼續加大光伏和半導體產業發展:在光伏矽片環節,產能兩年後擴大到55GW,同時通過創新和合作進入中下遊製造環節並推廣高效光伏產品;在半導體環節,公司已實現8英寸大矽片量產及12英寸大矽片生產,未來大尺寸半導體產能將在未來三年迅速提升。
  • 2020的大尺寸矽片轉換熱潮
    2020年,光伏電池行業異常精彩。一方面,PERC電池企業競爭加劇:大尺寸、垂直一體化競爭倒逼PERC產能擴張;另一方面,異質結(HJT)電池技術獲得越來越多廠家認可,進入GW級別投建期。
  • 光伏尺寸之爭:行業呼籲「組件標準化」!
    由於光伏產業鏈是一條從上到下的垂直鏈條,「牽一髮而動全身」,組件尺寸不統一的情況下,不同規格的組件要選用不同規格的矽片、電池片,而邊框、玻璃等輔材也需要按照不同尺寸適配。「為了滿足不同尺寸組件,上遊企業和輔料供應商需要切換生產線,一方面產能損失將有所提高,另一方面還會增加庫存成本。」東方日升全球市場總監莊英宏告訴記者。
  • 大尺寸矽片管式PECVD設備應用需面臨哪些挑戰
    大尺寸矽片管式PECVD設備應用需面臨哪些挑戰 申震 高飛 趙福平 發表於 2020-01-22 10:12:00 從156.75 mm到166 mm,大尺寸矽片已經悄然進入市場
  • 大尺寸改造、HIT……光伏電池設備2020年綜述及2021年展望
    01 2020年綜述:大尺寸強勢來襲,異質結濃墨登場2.1 PERC電池:大尺寸+垂直一體化競爭加劇,倒逼PERC產能擴張光伏矽片尺寸直接影響下遊電池片和組件尺寸。當前光伏矽片有5種主流尺寸,分別為156.75mm、158.75mm、166mm、182mm、210mm。大尺寸矽片通過增大矽片面積,放大組件尺寸,從而攤薄各環節加工成本。
  • 矽片設備龍頭晶盛機電
    光伏產業鏈從矽料到光伏發電系統可分為上遊、中遊、下遊三個階段,其中上遊包括從矽料到矽片的長晶、截斷、切片等過程;中遊包括將矽片加工成組件的制絨、擴散、PECVD、焊接等步驟;下遊主要指各種光伏發電系統。
  • 晶澳公布180mm矽片組件深藍系列「DeepBlue3.0」技術方案
    據晶澳產品技術部總監湯坤介紹,DeepBlue3.0為採用180mm大矽片的72/78片組件版型,在繼承上代450W+五大創新技術的同時,應用Percium+高效電池技術。此前5月11日晶澳宣布,其DeepBlue3.0高效組件72片版型在標準測試條件下的功率輸出超過525W,刷新行業紀錄,並於2020年下半年正式面向市場銷售。
  • 晶澳公布180mm矽片組件深藍系列「DeepBlue3.0」技術方案:超高功率...
    晶澳產品技術部總監 湯坤在今日召開的「變革之年 智慧賦能——全球光伏規模化技術大會」上,湯坤表示,組件產品的技術革新是光伏組件企業實現降本增效最為現實的辦法。作為光伏行業內一體化程度更高的龍頭企業,晶澳進行了大量探索與研究。大矽片技術可有效提高單塊組件功率,成為推動一體化單瓦成本下降的有效方式,但同時湯坤指出,作為垂直一體化的光伏產品製造商,晶澳選擇的是能夠穩定實現量產、性能穩定、產業配套完善「無死角」產品。綜合行業實際發展情況和未來趨勢,晶澳在光伏行業發展的各個階段選擇、並為客戶提供最適合的矽片尺寸。
  • 光伏龍頭「一體化」之戰:尺寸之爭何時休?
    擴產大勢背景下,到2020年底和2021年,三家一體化龍頭企業的產能也將再迎變化。今年6月,廣發證券的一份研報指出,目前單一組件環節毛利率僅3.6%,毛利佔比已由2019年的42%下降至2020年6月的18%,是2015年以來最低水平;通過對光伏項目收益率的測算,若要使全國55%的新增裝機實現平價上網,組件價格仍需下降20%至1.24元/W。因此,產業鏈降本壓力將推動企業經營向一體化模式轉變。
  • 半導體行業深度報告:半導體矽片行業全攻略
    2.3 12 寸晶圓出貨面積佔比逾六成 跟隨摩爾定律演進,集成電路製造所用的主流晶圓直徑從 4 英寸、6 英寸、8 英寸到 12 英寸。直徑越大的圓片,所能刻制的集成電路越多,晶片的單位成本越低,因此晶圓持 續向大尺寸發展。
  • ...國內新增光伏裝機將超70GW 大尺寸、高效異質結成增長關鍵詞
    在召開的CPIA年度大會上,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勃華做了光伏行業「十三五」發展回顧與「十四五」形勢展望報告。中國光伏行業協會預計「十四五」期間,中國年均新增裝機有望達70-90GW,全球有望達222-287GW。同時在需求高漲的背景之下,矽片及組件的大尺寸化、HJT電池等將成為光伏行業下一個十年的熱門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