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
Lead
賭約
今天刷微博,猛然意識到2018年馬上就要成為過去式,
五年前董小姐和雷先生展開10億豪賭:
雷軍說:
「請全國人民作證,五年之內,如果我們的營業額擊敗格力的話,
董明珠董總輸我一塊錢就行了。」
董小姐說:
「1塊錢不要再提,要賭就賭10個億。」
時光冉冉,這個傳說中的五年,只有三周多就要過去了。
貌似這個賭局,小米將以1850億敗給格力的2000億。
(但是雙十二或許小米反敗為勝哈。)
(以上數據來自天天快報)
雷軍竊笑,格力是捧著金飯碗要飯
無論營業額,誰高誰一百億,這場比賽格力都輸了,而且輸得很虧,堪稱捧著金飯碗要飯。
五年前,剛成立三年的小米看似一個普通的手機公司,一沒「核心技術」(這一點董小姐常常掛在嘴邊),二沒自主生產,小米就宛如一個接口,又宛如一個大師傅,從這裡搞點優質的大米,那裡搞點優質的海魚,然後做出一份米其林三星餐廳的全世界最牛的壽司。
(截圖來自 土豆 《壽司之神》)
事實上,三年前的我們,包括董小姐都看錯了雷軍,他哪裡是要做什麼手機啊,人家明明要做的是物聯網LoT。換言之,我們還在練五步拳煉得滿身大汗,講究個一拳一腳;人家一個吸星大法,就集採眾門功夫之長,把我們的五步拳當猴戲看呢!
(截圖 來自搜狗圖片)
換言之,我們和董小姐還站在 「 製造業時代 」 和 「 網際網路時代 」竟然鬥膽(不是抖音)去嘲笑站在「 物聯網時代 」和 「 人工智慧時代 」的雷軍。如果說一個人能看多遠,格局就有多大,那麼董小姐是用過去和現在的眼光在看,而雷軍則有如一個來自20年後的穿越者,忍不住在心裡竊笑吧。
現在正火的 「 移動網際網路 」極其催生出的一系列應用,包括終端設備、相關軟體、基礎設施、應用APP,甚至於「新零售」,這個兆億級市場,無非就是抓住了一個連結人與人的設備——手機。
而雷軍,他的目標是要抓住我們的 家這個連結終端,未來在萬物互聯的時代連結我們的,不光是手機,而是各種電子設備:冰箱、智能衣櫃、網際網路空調、電視機。。。當然,還有我們的小愛同學。
在這裡我們開個玩笑,雷軍只需要對小愛同學下個指令:
小愛同學,請打開米家空調,關閉格力空調。
作為調控智能家居生活的人工智慧——小愛同學就可以讓格力空調沒有市場了。
而誕生於80年代的格力,原本要領先小米許多年,很多步進入我們的千家萬戶,然而由於缺乏對未來新行業的把控,卻失去了,或者根本沒想到智能家居整合服務。
或許未來我們的日常生活都會打包交給小米,因為小米提供的產品性價比高,設計時尚,還非常了解我們的心意(數據),其產品還能互聯(物聯網);還有小愛同學這樣方便的萬能管家(人工智慧),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又怎麼會在意小米的產品是不是自己生產的,它是否擁有其產品製造的核心技術。
LOMO
誰掌握了消費者,
誰就掌握了利益鏈,
誰就掌握了產業鏈。
所以,只有行家才能識別明珠,才不會做出買珠還櫝的事情;你說格力趕緊改變,不行嗎?答案是:不行,因為它的基因是製造業基因。(詳見前一篇文章 有關企業基因編輯)
格力也無需惱火,因為像它一樣捧著金飯碗要飯的還有不少,比如我們的中國移動、中國聯通。
未來商業,
不在產品,
而在場景。
核心商家,不在製造,而在服務。
未來商業不在是產品,而是場景
未來商業不在產品,而在場景;核心商家提供的不再是製造,而是服務。未來,很可能我們想到家就想到小米,享受小米為我們打造的智能空間。什麼遊戲、加溼器、空氣淨化器、平衡車。。。都只能成為小米生態鏈的一個供應商罷了。
不僅電子產品,估計連毛巾、牙刷、家居衣服等也都會被小米一網打盡,極具服務意識的小米怎麼可能不提供「全套服務」。
未來,很可能我們住經濟旅館,就想到亞朵,裡面為你提供旅行中需要的各種服務。
未來,很可能我們一需要再學習,一需要網絡大學,就想到混沌,裡面各種名師,以白菜價格為你提供各種知識、各種經驗,不怕你沒得學,就怕你學不過來
。。。。。。
未來已來,小夥伴們不妨想想,在你從事的行業,有沒有什麼場景,不論是2B2C,可以整合成一個窗口的?搞不好下一個雷軍就是你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