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說:親情,是一枝古老的藤,承載著對歲月的眷戀,和對往事的纏綿。
親情,就如同祖母倒給你的那盆洗臉水,雖然些許滾燙令人無所適從,但你無法否認它的溫暖,足夠讓你在熱氣蒸騰中流連忘返。
然而,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科技改變了人類的交往方式,光怪陸離信息讓人們漸漸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你是否已經很久沒有對身邊的親人好好地說一句:「謝謝你愛我」?
以下這一幕看似尋常的真情流露,卻成了我們現代生活中極為罕見的場景。
這是#謝謝你愛我#雅居樂第二人生影像故事展的獲獎作品《吻》。下面就讓我們走進作者——80後藝術家成小暢的鏡頭世界,一起聆聽他作品背後的故事。
記者:能介紹下你的這幅獲獎作品嗎?
成小暢:作品中左邊這個男人是我的好友,右邊那位慈祥的婆婆是他的奶奶,今年已經95歲高齡了。那是發生在今年春節期間的事,當天我們一起去看望他的奶奶,到了他奶奶家後沒見著人,於是我們找了半天,終於在樓頂上找到了她。她非常慈祥,而且還很可愛,被我們發現後,就扶著她回到家裡。我突然就提議給他們照張相,結果自然而然就出現了這一幕。記得當時我照完後,眼眶都溼了,而我的好友眼眶也紅了,再看他奶奶呢,笑得合不攏嘴,說他就喜歡調皮。說實話,這種婆孫之間的親情,我是非常羨慕的,讓我想起了帶我長大的外婆.
這件作品主要是傳達親情,孫子很用力的親吻著奶奶,以至於臉都變形了,奶奶的臉上也洋溢幸福的神情,用最簡單而又熱烈的吻來表達這樣濃鬱的親情,在現代生活中已經很少見了,記得兒時,在我們還不會說話的時候,就只會用嘴來表達情感,會親吻我們喜愛的人,其實在長輩們眼裡,我們一直都是孩子。
成小暢油畫作品《生》
記者:你又有怎樣的親情故事,能和我們分享一下嗎?
成小暢:外公去世得早,我是外婆和媽媽帶大的。媽媽要工作,所以外婆帶我多一些,但總是把我照顧得非常好。等我上了大學後,就與外婆分開住了,但我每周都會回去探望我外婆。如今提及外婆,我唯一記得在她晚年時,並不幸福,而且最後是帶著病痛去世的。
記者:那是什麼機緣,讓你報名參加了此次「謝謝你愛我」影像故事展?
成小暢:「謝謝你愛我」,是一種幸福感很濃烈的話語。通常,人們看到這個句話,腦海裡會想到的畫面,首先是愛情和親情,因為這是人性首先會選擇的。也很欣慰看到#謝謝你愛我#這次的活動,讓我喚起了對親情的眷戀。你也看到我的作品更多表現其他方面,目的是為了引起人們的重視。不過,大家還是對表面上的"美"更感興趣。這就是「快」文化的產物,也就是都市文化的產物。
成小暢油畫作品《希望》
記者:你偏好拍攝哪種題材的作品?
成小暢:我的作品,其實都很濃鬱,不是一眼看上去就很好看的那些,理解這些作品需要靜下來去思考,Why?How?我拍他們,是因為我看到了,我想用相機記錄下來,有的會表現愛,有的會讓人覺得很壓抑。我們如今社會高速發展,我們都變得特別忙碌,也許我們會變得富有,但靈魂和精神世界卻越發空虛。我只是提出一些問題,讓關心的人冷靜思考罷了。
比如這件作品【此時此刻】,那天中午外面下著小雨,這些工人們剛剛在新修橋上勞作完,正準備聚集在橋下一起吃午飯,而我碰巧經過,就把這一幕記錄下來了。我主要想表達生活並不容易,但因為有她們這些底層勞動者的奉獻,我們的生活環境才可以變得更好。
還有這幅作品【平凡之美】,那是在一個雨天,人來人往的天橋上,一個孩子坐在那,另一個人在給他餵飯,坐在地上的那個孩子好像腦子有點問題,而餵飯的這個人好像與她並不是很熟,但她做了這個動作,給我一種莫名的暖意,想通過這幅作品表達現代社會非常匱乏的愛。我們在都市裡遇到這種場景,也許不會看一眼就走過了,也許會用另一種眼光去看到她們,「肯定是騙子...」是我們太聰明,還是因為我們太冷漠?其實,遇到了,不用去猜疑這背後的隱情,用心表達自己的情感就是對他人的包容與尊重。
這幅作品叫【The king】,他站在車上,整理著自己的勞動成果,仿佛像一個國王,在捍衛著自己的領地。在傳統觀念裡,國王這個稱號,意味著領土、財富。
而他的財富,僅僅是腳下的紙箱。身材瘦弱,衣服普通我認為生活的不容易,在他身上體現得非常明顯,而他又像一個都是鬥士,在命運面前,通過自己勤勞樸實的個性,一點一滴奔向自己的幸福。
這是作品【Alone】,「孤獨」是這件作品所體現出的感覺,一個人,坐在那,望著遠方,赤著臂膀,帶了一點自己的午餐。看起來,他應該屬在外務工的農名工一類,此時此刻,應該也是想念家裡飯菜的味道了吧?主要是表達一種對親情的思念與渴望。
記者:那麼你如何理解之前你提及過的親情淡薄化現象?
成小暢:親情是自然流露的東西,不需要刻意表現,因為它本該如此,這是血緣使然。但,因為欲望,我們通常會被外在事物所吸引,我們不停的去追逐,一直都想要自己沒有的東西,卻忘了關照已經有的東西,比如一直在身邊的親人們。我認為是因為數字時代的到來,人與人心靈的距離被拉遠,讓人變得更加冷漠,對於親情也與以前有很大的改變。我也希望通過我的作品讓人們重拾對於親情的關注,希望我們都能懷著愛與感恩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