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十年的首場米蘭德比打得精彩紛呈,讓人大呼過癮。作為老意甲迷,我們為米蘭華麗的半場進攻叫好,也為國米的逆勢翻盤喝彩。但激情散去再冷靜下來思考,巡邏官無奈的發現,在這場跌宕起伏的米蘭德比中,看似雙方各貢獻半場好球,但實際上的贏家和主角只有一個——國際米蘭,AC米蘭更像是一位很努力也很搶戲的配角,可終歸輸給了現實。(以下簡稱AC米蘭為米蘭,國際米蘭為國米)
上半場一大帶四小,米蘭華麗進攻成功搶戲
從上半場的場面和比分來看,米蘭顯然打出了堪稱近年來最好的上半場。以伊布為軸,恰爾汗奧盧、雷比奇、特奧、卡斯帝列霍四人上下左右穿插,凱西頻繁插上,讓米蘭的進攻點多面廣層次十足。尤其是特奧和雷比奇所在的左路,在恰10和伊布的策應下,二者的速度和體格優勢給了國米右路防守很大的壓力,戈丁和伊布的對抗已經十分吃力,無力再去應對前面兩人的衝擊,所以上半場國米右翼位坎德雷瓦和中場核心中場布洛佐維奇要頻繁的協助後衛防守,不敢過於壓上;米蘭的右後衛小孔蒂上半時基本沒有壓上,也使得國米的左路進攻很難獲得機會。
另外,皮奧利之所以讓恰10打前腰,很重要的一個目的就是利用他的跑動和防守限制布洛佐維奇的拿球組織,而沒有了他的組織調度,剛傷愈復出的桑切斯又不像停賽的勞塔羅那樣能拼善搶,國米進攻只能指望後場直接長傳找盧卡庫,比利時人並不擅長原地背身拿球再啟動,進攻效果自然不理想。此消彼長之下,國米上半場被全面壓制並不意外。兩粒丟球正是米蘭持續施壓之下導致的國米防守犯錯。
上半場容易被忽視的地方
兩球領先、進攻打得無比順暢的米蘭並非高枕無憂,上半場有幾個細節可以看出來。首先就是體能,能夠把兵強馬壯的國米全面壓制在半場,米蘭靠的就是前場幾人的超強跑動和伊布自身超強的一點策應能力,在巡邏官印象中,上半場的伊布幾乎拿到了所有要爭搶的傳球,雷比奇的內切前插、特奧的頻繁插上包括恰10不斷的跑動策應和幹擾B羅拿球,米蘭球員在獲得優勢的同時也消耗了太多的體能。比賽是90分鐘的,球員們下半時不可能再像這麼踢,皮奧利如何調整、何時調整、調整後效果會不會還這麼好都是未知。
另外,從國米唯一一次進攻良機可以看出,一旦給了國米邊路衝起來的機會,米蘭的防線同樣頂不住。在中路球員對邊路進行協防時,中路如何進行補位、如何盯人、弱側如何移動幾方面的銜接做的並不好,這種防守問題一旦暴露出來,最直接的表現就是中路尤其是大禁區線附近出現漏人。而通過邊路作文章再到中路B羅、貝西諾等人插上,正好就是國米最擅長的,只不過米蘭上半場的進攻實在打得太好,壓制了國米的特點,也最大化隱藏了自己的缺陷。上半時貝西諾的打門正是源自於這個區域的插上,只不過角度太正被門將沒收。
下半場米蘭缺乏後手暴露問題,國米回魂終歸主角
按常理來說,在上半場優勢明顯的情況下,下半時開場階段並不適合調整陣容,所以皮奧利並沒有換人更沒有調整陣型,只不過把球隊進攻的重心由左側放到了卡斯蒂列霍的右側。從事後來看,這樣的調整有待商榷。右後衛孔蒂和烈火的速度、體格本就不如左側的雷比奇和特奧,加上恰10和伊布的體能已經下滑,支援策應到位率明顯不如上半場,導致米蘭的進攻從下半時開場就受限了。
防守壓力小了,國米進攻自然開始展開,加上主場落後兩球,更讓球員們有了拼的動力。B羅的世界波進球有運氣成分,但套路上還是去前文所述。當坎德雷瓦忽然內切時,瞬間就讓米蘭的防守丟了方向,4號球員去協防時,中路的B羅竟然出現大空位,而本該盯防他的恰10正在恢復體力,此時還在他的身後沒回來。
緊接著戈丁直塞,桑切斯從邊中結合部靈動的斜向前插回傳,盯防貝西諾的人去補防桑切斯,卻沒人來補他的位置,給了後者幾乎打空門的機會。
到了此時可以得出兩個結論,米蘭士氣備受打擊是必然的,依靠現有人員防守國米的進攻也是扛不住的,但巡邏官很驚訝於皮奧利依然沒有進行調整。後續擁有進攻主動權的依然是國米,他們的主攻方向也是在沒有體能的特奧這邊,米蘭的後防線則如同上半場的國米一樣持續被消耗。
第70分鐘國米反超了比分,德弗裡的頭球破門難度很大,但他包括戈丁都具備這樣的頭球能力,從其頂球時身體的舒展程度可以看出,他並沒有受到主防他的羅馬尼奧利多少幹擾,但能怪小羅馬嗎,之前他一直在為左路的防守補鍋。
皮奧利到了第79分鐘和第81分鐘分別用萊奧和帕奎塔換下了凱西和卡斯蒂列霍加強進攻,又用博納文圖拉換下了左路的雷比奇,應該說這幾次調整也取得了效果,伊布在第90分鐘接左路傳中的頭球中柱就是源於加強進攻的結果,只不過這樣的調整太晚了些。米蘭大部分球員體能已經枯竭,很難再支援進攻,僅僅指望38歲的伊布再去創造奇蹟根本不現實。而國米這邊換上埃裡克森和摩西,繼續加強中路控制和邊路跑動能力,更讓米蘭被動。
最後國米鎖定勝局的進球又是如出一轍,邊路被破後,防守失了陣腳,留下體格體能不足的克亞爾和盧卡庫單挑,輕輕一扛克亞爾已經站立不穩,更別談搶點了。
總評:一場並不對等的米蘭德比
看似一場星味十足、場面跌宕的米蘭德比,實際上是存在著嚴重的不對等。米蘭花了45分鐘,透支體力打出極限才取得了兩球領先,結果國米只用了短短不到10分鐘就扳了回來。你可以認為布羅佐維奇的遠射、德弗裡的頭球有運氣,但看看布羅佐維奇、桑切斯、德弗裡、盧卡庫這四位進球的主要功臣,哪個不是現役世界頂級的球星,國米的運氣是建立在強大的陣容之上。更何況看臺上還坐著首席大將勞塔羅。
孔蒂對用人和場上局勢的判斷無疑是精準的,下半時的國米也只是打出了常規套路,但戰術成熟度和排面決定了比賽。埃裡克森已經到來,桑切斯正在恢復,兩位世界級球星的到來,無疑會更加豐富球隊的戰術內容。國米在衝擊意甲冠軍的道路上走得無比堅實。
皮奧利圍繞伊布進攻的套路威力巨大,這也是幫助紅黑軍團衝擊歐戰的最大資本。但制約球隊進一步提升的問題也很明顯,當球員們體能下滑跑不起來時防守怎麼解決?對付弱隊這種問題還不算大,但強強對話時會暴露得十分明顯。況且38歲的伊布下賽季不知還會不會再打,一旦沒有了他米蘭如何打造體系?是否又要重新打造體系同樣值得提前思考。
我是體育巡邏官,期待大家的關注。
(體育巡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