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說到飛機的時候,你會想到什麼呢?又大又白,有著圓圓的鼻子和小輪胎,兩邊機翼的頂端微微翹起,而且你每次都是從左側登機,唉,那為什麼是左邊呢?嗯,今天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商務客機的機翼角度通常是後斜的,這也是為什麼會被稱為後掠翼的原因,這種形狀有助於飛機保持速度,因為一般來說,空氣在機翼上方通過的速度比下方要快,而這會產生衝擊波並減慢飛機的速度,這種特殊的後掠翼因為物理的關係降低了機翼上方的氣流速度。因為缺少了衝擊波,所以飛機才能夠達到驚人的飛行速度。
除了後斜以外,許多機翼上面還有彎曲的尖端部分,這個部分叫做翼尖小翼,飛機在飛行時,機翼上和機翼下的表面會有壓力差,這種壓力差會產生翼尖渦流,有點像是小型的龍捲風,翼尖渦流會導致飛行的速度下降,加速燃料的消耗,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並且造成安全問題。如果另外一架飛機尾隨在產生渦流的飛機後方,那麼該架飛機可能會失去穩定性並發生事故。幸運的是航空工程師發明了翼尖小翼,分隔兩區域間的壓力差來防止渦流出現。
那麼為什麼機翼會向上傾斜而不與地面完全保持平行呢?這個上斜的角度對於飛機的穩定性來說非常的重要,當飛機的飛行的途中碰上了阻擾,類似經過亂流所引起的晃動,導致飛機向任意一側滾動的時候,飛機很可能會失去其穩定性。在發生這種狀況的時候,上斜角度較高的機翼獲得的升力就越小,越會自然地下降,而較為下斜,平行於地面的機翼則會產生更大的升力,使機翼自然向上。
然後我們再進一步來看看這個重要的升力,畢竟它是讓飛機保持在高空並且向前飛行的動力之一,迎面而來的空氣與機翼相交的角度稱為攻角,而升力的高低則是十分仰賴於攻角的角度。當機翼開始向上傾斜,就像是起飛時候那樣,你會發現升力變得越來越多了,不過那隻發生在特定的角度前,如果機翼過度傾斜的話,升力會開始變弱,甚至完全消失,而最終呢,飛機會在空中失速並導致墜機。如果機翼下行的話,升力就會降低,你可以在飛機降落前俯衝的時候注意到這件事。
如果你正在欣賞飛機降落,你可能會發現另外一個事情,飛機的起落架好像有點傾斜,某些飛機會先用後輪與地面接觸,就像用腳後跟走路一樣,起落架輪垂本身有幾個用途,使降落時較為平順,同時並吸收降落時的衝擊力,讓機身保持水平,防止前傾,並讓起落架能夠收得好。
既然說到降落輪了,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飛機這麼大,輪子卻這麼小呢?如果將降落輪做得更大,就會給飛機增加額外的重量,那飛機呢就會浪費更多的燃料,飛機消耗的燃料越多,航空公司所賺的錢就越少,這對飛機製造商而言可以說是相當的艱巨,他們要儘可能地將機輪和輪胎做得小而堅固,同時還要夠安全,而他們也真的辦到了。飛機輪胎的強度非常高,輪胎內部的壓力是汽車輪胎的6倍,比人類能夠承受的壓力還要大上4倍,令人驚訝的是,由於有這麼高的壓力以及製造輪胎的材料,飛機輪胎不會因為飛機降落時的巨大重量而爆裂。
如果在夜間飛行的話,你可能會看到飛機機翼上有燈光閃爍,左邊機翼上的燈光為紅色,右邊的則是綠色,這種指示燈可以幫助飛行員在黑暗中發現迎面而來的飛機方向,並且避免碰撞,商務飛機上的綠色和紅色指示燈必須在日落到日出間都保持開啟。
大多數的飛機的鼻子都是圓的,但有些噴射機卻很尖,為什麼是這樣呢?飛機機頭的形狀只與飛行速度會不會超過音速有關。在飛行過程中,圓圓的機鼻會推起飛機前方的空氣,使空氣能夠更自由地在機身上流動,而不會碰到強大的阻力。速度越快的飛機機鳴鼻就會越尖,因為他們需要減少在穿越空氣時所遇到的阻力,這就是為什麼幾乎所有的超音速飛機飛行速度高於音速的飛機都是尖頭的原因。
商務客機的兩邊都有機艙門,但你通常會在左邊登機。一方面來說,這也算是一種傳統,以前,機場的運作方式是:飛機必須滑行至航向,然後讓乘客下機,飛行員會坐在左側,並且查看要把艙門對準哪個航向入口。以現今來說,從左側登機比較像是安全的考量,飛機右側是用於飛機裝油以及裝卸行李和貨物用的。所以,如果乘客也從右側登機,會使整個過程變得有點混亂,並且可能會導致意外的發生。
非常感謝您的觀看,有什麼疑惑歡迎在評論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