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酒的種類,我這裡僅介紹三種,其他的大家參閱我推薦的閱讀書單。女兒紅屬於黃酒的一種,採用糯米發酵釀製,有酸、甜、苦、辛、鮮、澀共同構成的品味。女兒紅是姑娘出嫁的時候,將陳年老酒拿出來招待貴賓。這樣的酒,只有等姑娘出嫁的時候才打開來喝,所以稱為女兒紅,也就是說至少需要等上18年的陳釀才能稱之為女兒紅。花雕酒與女兒紅不一樣(很多人經常會混淆這兩種酒),姑娘在未成年就夭折,這個時候把酒開了,酒被稱之為花雕。花雕酒與女兒紅年份長短不一,後來直接就按年份來定義兩種酒的區別。
汾酒是中國傳統名酒,屬於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因產於山西省汾陽市杏花村,又稱「杏花村酒」,有著4000年左右的悠久歷史。南北朝時期,汾酒作為宮廷御酒受到北齊武成帝的極力推崇,被載入二十四史,使汾酒一舉成名,被譽為最早的國酒,當之無愧的國之瑰寶。
茅臺酒是中國大曲醬香型酒的鼻祖,被尊稱為當代「國酒」,人們把茅臺酒獨有的香味稱為「茅香」,是中國醬香型酒的典型代表。茅臺酒作為世界三大名酒和中國三大名酒「茅五劍」(分別指茅臺系列、五糧液系列、劍南春系列)之一,已有800多年的歷史。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質獎章、獎狀。
據傳遠古大禹時代,赤水河的土著居民濮人已善釀酒。漢代,今茅臺鎮一帶有了「枸醬酒」。《遵義府志》載:枸醬,酒之始也。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建元六年,漢武帝令唐蒙出使南越,唐蒙飲到南越國所產的構醬酒後,將此酒帶回長安,敬獻武帝,武帝飲而「甘美之」,留下「唐蒙飲構醬而使夜郎」的傳說。這是茅臺酒走出深山的開始,此後一直作為朝廷貢品享譽全國。
1949年前,茅臺酒僅有三家酒坊,即「華茅」「王茅」「賴茅」。1951年,政府通過贖買、沒收、接管等方式將華茅、王茅、賴茅三家私營釀酒作坊合併,實施三茅合一政策,國營茅臺酒廠正式成立。
我們都知道,飲酒需適量,道家的飲酒觀就很值得我們學習。張道陵在蜀中創立五鬥米道,設二十四治,治首即稱「祭酒」。我們前面說了,祭酒原為饗宴時酹酒祭神的長者,乃德高望重者才能擔任,五鬥米道沿用此名,說明早期道士所行宗教職能與原來的祭酒有相通之處。
道門主張:「神仙不禁酒,以能行氣壯神,然不過飲也。」 現代醫學研究成果表明,道教對酒的態度是科學的。少量飲酒可延緩動脈硬化,預防部分心臟病。大量飲酒損肝,會使心血管疾病大大增加。
相傳孔子周遊列國時遇老子,老子備下酒席,兩人邊飲酒邊聊「無為而無不為」的道家哲學。結果,孔子一醉三日方醒,老子於是告戒他:「飲酒要量力而行,做到不沉、不淫、不湎、不酗,微醺可矣,如此方得飲酒真趣」。
《本草綱目》引邵堯夫詩云:「美酒飲教微醉後。此得飲酒之妙,所謂醉中趣、壺中天者也。若夫況湎無度,醉以為常者,輕則致疾敗行,甚則喪邦亡家而隕軀命,其害可勝言哉?此大禹所以疏儀鍬,周公所以著酒諧,為世範戒也。」我在《人生的修行之半滿人生》曾引用明末清初李密庵寫過一首《半半歌》(請大家關注回看),提到:「……飲酒半酣正好;花開半時偏妍……」現代科學已證實,古人的這些認識和說法是正確的,一個人長期過量飲酒,壽命便會縮短十至十二年。
比如談戀愛的人,如果在身體上紋上對方的名字,將來再和其他人談戀愛,是不容易交代的,這就是沉沒成本。一對戀人如果真的這麼做,他們之間的信任就能夠迅速增加。我們在黑幫片中經常見到的,加入黑社會的那些人,會在身上紋上社團的標誌,道理是一樣的,都是付出沉沒成本以獲取信任。
我們跟陌生人打交道,迅速拉近距離的辦法,常見的還有喝酒,喝很多酒。喝很多酒是一種傷身的做法,是一種自殘的行為。越是願意自殘的人,他越是比較信得過。所以中國人才有所謂「感情深一口悶」之類豪舉。當一個人沒有其他辦法取信於陌生人的時候,就會通過大量喝酒來發出這樣的信號:為了和你交往、獲得你的信任,連喝酒自殘這樣的沉沒成本我都願意付出,我是值得你交往和信任的。當然,我們希望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信任機制越來越健全,人與人之間完全可以通過其他的方式來建立信任,而不是通過喝酒自殘(生活當中喝酒死的案例可真不少)來獲取信任,比如可以通過重複交易、第三方認證、擔保、延保等方法來建立信任。此外,信任的建立確實也需要一點時間,僅憑喝一次酒就想建立牢固關係,那是痴人說夢,逗你玩的。
中國酒文化的那點事我們就說到這裡,不管怎樣,願大家詩酒趁年華,「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衡水臥龍泉酒業有限公司
地 址: 河北省衡水阜城縣城北工業園區順達東路369號
電 話: 0318-4669150 4668285
傳 真: 0318-4669599
手 機: 13833822999
網 址: http://www.wolongquanjiuye.com
E-mail: wolongquan@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