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認為網際網路改變了你的生活,那麼,物聯網即將再次改變這一切。」阿里婭系統(Aria Systems)公司的首席架構師和聯合創始人布蘭登·奧布賴恩(Brendan O'Brien)如上發言。
圖源於網絡
統計學家認為,在未來十年的前五年,互連設備的數量預計將超過300億臺。此外,物聯網市場的總估值預計將超過1萬億美元大關。物聯網技術的這種看似不可阻擋的增長軌跡,對物聯網生態系統中的漏洞、威脅和問題提出了一個巨大挑戰。
未能解決物聯網安全問題的後果
IoT(物聯網)設備受到嚴重威脅,這是大多數互連產品實施幾乎沒有任何來自常見威脅的安全措施的直接後果。
惠普的一項研究表明,超過 70% 的物聯網設備存在嚴重漏洞。這些漏洞包括缺乏基本的安全措施,如密碼安全、加密和訪問權限。包括最常用的小工具,如智能電視、傳真機、家庭系統、安全攝像頭、智慧型手機麥克風、印表機、揚聲器,甚至咖啡機,都讓人們成為數據洩露的目標,造成身體傷害,洩露敏感信息(如密碼、地址,甚至在某些情況下,還有個人圖像)。
圖源於網絡
接下來,我們將就大家最關心的七個物聯網安全問題提供一些建議,幫助大家提高物聯網小工具的安全性。
1. 缺乏製造商的合規性
一些物聯網設備缺乏基本安全措施的實現,正滾雪球似的變成了一個更大的問題。許多正在製造的 物聯網小工具沒有經過安全評估來發現潛在的漏洞。在先發制人階段,由於這種故障而引起的一些重大問題包括隱私問題、缺乏數據傳輸加密以及用戶身份驗證措施不足。
2.硬體問題
通常遠程操作或使用時經常隔離的設備也非常容易受到攻擊。例如,閉路電視攝像機位於組織附近,如果受到黑客的入侵,可能會進一步被利用來危害同一網絡中的其他攝像機。
用戶以及製造商同樣負責加強設備的物理安全性。一些措施包括將篡改檢測傳感器和發射器安裝到設備中,或將它們存儲/安裝在相對不可訪問/安全的地方。這將有助於在篡改檢測和網絡入侵時披露和發送警報。
應實現安全啟動,並且必須避免將未加密的敏感數據存儲在外部內存中。儘管攻擊者可能仍能夠繞過安全啟動,但與未實現安全啟動相比,它仍具有更好的安全性能。一些更好的硬體措施可能是對設備進行物理強化,以限制對硬體攻擊面(如調試埠)的訪問。
3. 殭屍網絡威脅
殭屍網絡攻擊通過感染多個相互關聯的設備來感染惡意軟體,以獲得對它們未經授權的控制。這些會導致嚴重後果,例如分布式拒絕服務、機密數據盜竊和憑據洩露。
IoT 安全問題的一個主要問題是未能解決這個問題,尤其是在大規模實施互連設備的情況下。這對家庭系統、IP 攝像機、工廠、運輸系統和電網構成了重大威脅,因為這種惡意軟體可以立即將其變成"受感染的殭屍",用作武器。
此類 IoT 設備需要頻繁的安全和軟體更新才能抵禦此類威脅,但這本身也帶來了通常無法預見的危險。
4. 更新機制不當,測試效率低下
產品開發人員在測試效率低下和缺乏定期更新機制方面苦苦掙扎。一旦發現問題,這就會限制它們,堵塞孔道,並使正在使用的設備仍然容易受到損壞。
隨著產品開發越來越快,安全測試階段往往被忽視或給予較少的關注。前面提到的自動更新的危險是長時間的停機時間;如果正在使用的連接未加密,固件更新文件可能會被黑客截獲,從而導致數據被盜的可能性。
如果 IoT 設備固件支持通過空中 (OTA) 更新進行升級,除了正常加密之外,還必須實施進一步的籤名身份驗證。
5. 未受保護的 Web 和雲接口
據估計,超過 65% 的設備具有雲兼容組件,由於缺乏傳輸加密,存在潛在的漏洞。這使得他們容易受到一些最常見的威脅,如 MITM 攻擊、持久性 XSS、數據洩漏和憑據黑客攻擊。
IoT 設備經常存儲一次性數據和緩存。由於不存在關於隱私和合規的法律,這些信息如果落入錯誤之手,反過來又可用於定位客戶。迫切需要將客戶的敏感數據私有化、安全和匿名化,以防止其惡意使用。
6. 加密劫持和勒索軟體
儘管區塊鏈本身相對安全,但其相關漏洞的個主要問題在於圍繞它開發的應用程式。
例如,在 2018 年,一個名為 Monero 的著名加密貨幣是最初因加密採礦殭屍網絡而進行大規模挖掘的加密貨幣之一。由於目前超過90%的加密貨幣被開採,殭屍網絡將Windows伺服器作為開採Monero的目標,黑客們獲得了價值超過350萬美元的加密貨幣。
這導致了現在使用物聯網設備進行指定的更先進的殭屍網絡攻擊。由於缺乏安全保障和正興起的社會工程攻擊,勒索軟體在物聯網設備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也越來越容易成為被攻擊的目標。
IoT 問題位於可穿戴技術、智能車輛和智能家居中,這些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導致其用戶成為此類勒索軟體攻擊的目標,使受害者損失了數百萬美元。保護登錄憑據和利用 VPN 服務可以避免成為此類面向 IoT 的金融犯罪目標。
7. 假冒物聯網設備
看似安全的網絡可以在惡意設備的幫助下輕鬆訪問,而無需任何身份驗證。
例如,IoT 設備可用作家庭入侵攻擊中的惡意接入點或侵佔傳入通信。
此類設備有助於黑客瓦解網絡外圍,進而允許他們更改機密數據。組織需要充分了解其網絡內發生的所有流量和通信,以對任何可疑的網絡流量或活動採取行動。
進一步的防禦可以通過使用PKI系統來限制偽造者。
在物聯網高速發展的當下,網絡安全問題已成為不可小覷的重中之重,如何有效抵禦各種網絡攻擊和黑客行動,是網絡安全守護者的職責與使命。
為應對這一系列安全威脅和挑戰,信睿網絡專注於IOT滲透測試服務,通過"像黑客一樣思考",完成對物聯網設備的安全評估,並提供修複方案,以幫助物聯網設備更安全。
致力於網絡與信息安全,信睿網絡不忘初心,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