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鬧天宮天下無敵,取經時菜得要命。」反駁一下這個扯蛋論斷

2020-12-26 漢文化編外推廣員

這個論調在網上流傳很廣,也有很多文章進行過反駁,但反駁的理由都不太讓人信服。

比如有這樣說的:孫悟空被壓500年,相當於五百年沒修煉,功力大減是必然。

也有這樣說的:悟空面對的都是有背景的妖怪,猴精兒不敢出全力怕打死對方不好收場。

還有這樣說的:悟空知道取經的內幕,是陪著如來、唐僧還有「妖託兒」一起演的戲。

更扯的是:悟空鬧天空時,是自已創業,有多大力使多大勁兒,取經是打工,意思意思就行了。

限於篇幅,不對上述理由進行駁斥。

孫悟空的形象

我只針對標題,只說明這個論斷的扯蛋之處。

我從根子上來論。

「悟空鬧天宮時天下無敵,取經時菜得要命。」這句話就是扯蛋的。

悟空鬧天宮時沒有天下無敵,取經時也沒有菜得要命,鬧天宮時和打妖怪時,悟空的表現是合乎邏輯和推理的。

說出「悟空鬧天宮時天下無敵,取經時菜得要命。」這句話的人,是沒有仔細讀過《西遊記》的,如果我是老師,是要打他手板子的。

首先,我要來理論一下,為什麼說「悟空鬧天宮時,沒有天下無敵」。

我們看看悟空和天宮方面軍的交手記錄。

第一次從天宮私下界,被天宮追殺。

首戰,巨靈神。

不消說,群演一個。

第二戰,哪吒三太子。

那太子六般兵,變做千千萬萬;孫悟空金箍棒,變作萬萬千千。半空中似雨點流星,不分勝負。

原來悟空手疾眼快,正在那混亂之時,他拔下一根毫毛,叫聲:「變!」就變做他的本相,手挺著棒,演著哪吒。他的真身卻一縱,趕至哪吒腦後,著左膊上一棒打來。哪吒正使法間,聽得棒頭風響,急躲閃時,不能措手,被他著了一下,負痛逃走,收了法,把六件兵器,依舊歸身,敗陣而回。

哪吒的水準肯定不代表天庭最高一階水準,能達到第三品就不錯了,勝了他肯定不能說「天宮裡天下無敵」。

可惜還沒有更高階人物出來,在投降派頭子太白金星幹涉下,悟空順利當上了齊天大聖。

不錯的電影

惹禍後,逃出天宮,被天宮二次追殺。

首戰,九曜星。

 這九曜星一齊踴躍。那美猴王不懼分毫,輪起金箍棒,左遮右擋,把那九曜星戰得筋疲力軟,一個個倒拖器械,敗陣而走。

九曜星,一共九個神仙,想靠人多一起圍人家悟空,也是上不得臺面的人物,代表不了天宮的真正戰力。

第二戰,木吒,最多和哪吒一個水準。

木吒敗後,李天王寫表章求助,此時,玉帝的表現。

 卻說玉帝拆開表章,見有求助之言,笑道:「叵耐這個猴精,能有多大手段,就敢敵過十萬天兵!李天王又來求助,卻將那路神兵助之?」

玉帝心情居然還不錯,因為事情根本不嚴重嘛,對玉帝來講,這些事兒都不是事兒,於是召喚出了更高一階人物。

第三戰,二郎神。

我們期待悟空有更強表現時,就被二郎神給抓住了。

 急翻身爬不起來,被七聖一擁按住,即將繩索捆綁,使勾刀穿了琵琶骨,再不能變化。

雖然二郎神有外掛(太上老君高空拋物)、有戰鬥寵物中華田園犬,但是,悟空被抓住了就已經說明不是「天下無敵」。

而且,還是「勾刀穿了琵琶骨」「再不能變化」,被人家完全控制。

二郎神形象

最後,拋進八卦爐,從爐子裡出來後,悟空已經完成了三次進化,這才是巔峰版本的孫悟空。

是哪三次進化。

第一次:從菩提那裡修行成功。

第二次:太上老君原話「那猴吃了蟠桃,飲了御酒,又盜了仙丹。我那五壺丹,有生有熟,被他都吃在肚裡,運用三昧火,鍛成一塊,所以渾做金鋼之軀,急不能傷。」

第三次:就是在八卦爐了進行了二次鍛造,有人會說我胡說,我代他把當時情節的原文貼出。

「……推入八卦爐中,命看爐的道人,架火的童子,將火扇起鍛鍊。原來那爐是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八卦。他即將身鑽在巽宮位下。巽乃風也,有風則無火……」

既然無火,說明孫悟空沒有吃到八卦爐的紅利,悟空在八卦爐裡沒有經驗+3。

那你可錯了,「悟空的二次鍛造」靠的是溫度,不是火,就像我們平時燒烤,沙幣才用火去直接燒肉把肉燒熟,肉沒熟,全糊了,要靠火焰外面的溫度,慢慢讓肉變熟。

八卦爐裡空間那麼小,悟空在巽位,逃得了火,逃不了溫度,所以,悟空是被動地進行了二次鍛造。

在西遊記中,也有其它地方進行交叉驗證。

孫悟空被銀角大王收到葫蘆裡時,孫悟空的心理活動原文。

「老孫五百年前大鬧天宮,被太上老君放在八卦爐中煉了四十九日,煉成個金子心肝,銀子肺腑,銅頭鐵背,火眼金睛,那裡一時三刻就化得我?且跟他進去,看他怎的!」

所以,從八卦爐裡跳出後的悟空,才是最終版本,我們看看這個最終巔峰版本的水準。

八封爐想像圖

第一戰,太上老君。

 老君趕上抓一把,被他一捽,捽了個倒栽蔥,脫身走了。

太上老君是技術流宅男神仙,這次不算。

第一戰,九曜星和四天王。

即去耳中掣出如意棒,迎風幌一幌,碗來粗細,依然拿在手中,不分好歹,卻又大亂天宮,打得那九曜星閉門閉戶,四天王無影無形。

看起來不錯,但總感覺是一種修辭方法,誇張和比喻的成份多一些。

第二戰,王靈官。

只打到通明殿裡,靈霄殿外。幸有佑聖真君的佐使王靈官執殿。他看大聖縱橫,掣金鞭近前擋住道:「潑猴何往!有吾在此,切莫猖狂!」這大聖不由分說,舉棒就打,那靈官鞭起相迎。兩個在靈霄殿前廝渾一處,他兩個鬥在一處,勝敗未分。

王靈官,是一位姓王的靈官,而且還是佑聖真君的部下,總之,肯定不是天宮核心人物,但是,這樣一個人物,竟然和悟空戰平。

第三戰,三十六員雷將。

 早有佑聖真君,又差將佐發文到雷府,調三十六員雷將齊來,把大聖圍在垓心,各騁兇惡鏖戰。

三十六雷將,都是中層的天宮人員,加上王靈官,就把大聖困住。

這三十七位有沒有使全力未知,大聖肯定是發全力的,原因不用解釋,剛出監獄,誰不想跑得越快越好?

當時眾神把大聖攢在一處,卻不能近身,亂嚷亂鬥,早驚動玉帝。遂傳旨著遊奕靈官同翊聖真君上西方請佛老降伏。

下旨、請人、如來從下界到上界,時間肯定不短,這時候悟空還沒脫困。

 如來即喚阿儺、迦葉二尊者相隨,離了雷音,徑至靈霄門外。聽得喊聲振耳,乃三十六員雷將圍困著大聖哩。

接下的就是如來施法將悟空鎮壓。

圖不錯

從頭到尾,天宮方面沒有任何一個有頭有臉的人物出現,都是中下層人物直接與悟空對戰。

天宮的強悍型神仙都有哪些?悟空當上齊天大聖時有記載。

見三清稱個「老」字,逢四帝道個「陛下」。與那九曜星、五方將、二十八宿、四大天王、十二元辰、五方五老、普天星相、河漢群神,俱只以弟兄相待,彼此稱呼。

三清和四帝是頂尖層次,和悟空交過手的九曜星是最差一等,高出三等的四大天王暫時認定被悟空打敗,上邊還有十二元辰和五方五老。

這只是大略的神仙譜,三清四帝的手下還有大量的名單外的私屬強神。

比如,佑聖真君不在上面名單之內,屬於玉帝直屬殿前神將,光這個神將就可能幹掉悟空。

以佑聖真君為首的他們必須困住悟空是有理由的。

王靈官是當晚值班人員,如果被悟空逃脫,自己是第一責任人。

王靈官的直接老闆是佑聖真君,說明當時的安保工作,佑聖真君才是總負責人,對於這種責任分明,無法靠和稀泥逃脫責罰的事件,佑聖真君才很走心的又調了三十六員雷將幫助王靈官。

目的只有一個,不要走了悟空那猴兒。

三清大殿

當天宮想幹好某一件事的時候,就幹成了,比如成功困住了悟空。

當然,他們不想幹好某一件事的時候,也幹成了,比如李天王捉猴兒的那二次。

這就是實力,天宮對悟空從來就沒上過心,悟空在天宮天下無敵只能是個偽命題。

說完悟空在天宮的表現,我們在看看悟空取經時的表現。

我們接著來證明「取經時菜得要命」也是偽命題,唉~太累了,還是明天寫吧。

託塔天王鎮樓

相關焦點

  • 孫悟空大鬧天宮的真相是什麼?聽小兔子給你說
    眾所周知,西遊記中孫悟空最威風的場面就是大鬧天宮,那麼他為什麼要大鬧天宮呢,表面上是因為玉帝王母沒有邀請他,所以悟空很生氣,結果很嚴重,那麼仔細看了一下原著,發現裡面的細枝末節,發現並沒有那麼簡單,而是註定的,或者說是既算請孫悟空赴宴,將來依然會找由頭,讓孫悟空對現狀不滿繼續鬧天宮
  • 為什麼悟空在去佛經的路上總是打不倒很多妖怪?凡提的話其實與菩
    眾所周知,在《西遊記》,孫悟空絕對是最受歡迎的人,無論是在大鬧天宮還是在學習經典的路上,悟空無疑是最突出的人物。回首悟空所有的經歷,他第一次向菩提學習藝術超過十年,修能夠以三分的力量對抗天庭,結果,他被佛陀祖壓制了。
  • 國漫中悟空形象的進化歷程,水墨版大鬧天宮奠定基礎,沒毛的猴子成...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於1961至1964年製作的水墨動畫《大鬧天宮》,可以說是孫悟空動畫化的開端,水墨版的孫悟空延續了戲曲中齊天大聖的形象,面部以鮮明的色彩勾勒,就仿佛是給猴子帶上了面具一般
  • 如來佛應知孫悟空身世,特意布局給悟空「電渡」
    再讀《西遊記》時,對《五百年桑田滄海》這首經典歌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希望藉此曲能唱響這個時代的主旋律,並解除這片桑田上所有人的思惑、見惑與身惑!但如來說,悟空為「靈明石猴,通變化,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鬥」。有人由此認為,如來知其身世。如來在神話中,就是天下最大的官,掌管三界,任何人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他的法眼。悟空就是他提,前安排好的一顆棋子。因為悟空的師傅是菩提祖師。
  • 除了唐僧和觀音,取經隊伍還有人知道緊箍咒的念法?
    ,悟空哪會被一個囉嗦至極的凡人支使呢? 意思就是取經隊伍裡還有人會緊箍咒的念法。西遊中有幾人懂得緊箍咒的念法呢? 應該是有三人,觀音手中的緊箍咒是從如來手裡接過的—— 「此寶喚做緊箍兒。雖是一樣三個,但只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緊禁的咒語三篇。假若路上撞見神通廣大的妖魔,你須是勸他學好,跟那取經人做個徒弟。
  • 西遊記取經路上悟空不怕神一樣的敵人,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西遊記取經路上悟空不怕神一樣的敵人,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其中西遊記第 三十二回:平頂山功曹傳信,蓮花洞木母逢災,這幾章回中講述的就是唐僧師徒遇到金銀角大王情況,其中這幾篇大家可以找回原著讀讀,其中給我感覺最深刻的就是:不怕神一樣的敵人,就怕豬一樣的隊伍(不過話說回來,隊友還真是豬........
  • 悟空成佛後才明白,為何只有他一人戴金箍,你聽八戒怎麼說
    這個答案是錯誤的,早在靈山之時如來就已經註明了他的條件——「此寶喚做緊箍兒。雖是一樣三個,但只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緊禁的咒語三篇。假若路上撞見神通廣大的妖魔,你須是勸他學好,跟那取經人做個徒弟。他若不伏使喚,可將此箍兒與他戴在頭上,自然見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語念一念,眼脹頭痛,腦門皆裂,管教他入我門來。」
  • 孫悟空鬧天宮時玉帝為何不去請鎮元子?說說西牛賀洲的佛道之爭
    在西遊這個故事裡,孫悟空跟隨菩提祖師學藝雖然未能滿徒,可當孫悟空離開方寸山時,他的本事已經在三界之內少有敵手,這一點從他大鬧天宮時將諸天神將打得七零八落便可以看得出來。眾所周知,孫悟空大鬧天宮時,玉帝派人去了西天如來佛老出山前來相助,果然如來一出手馬到功成。
  • 答案就藏在孫悟空名字裡?
    (蝸牛看西遊第3999期)文/牽著蝸牛散步在之前的文章中,蝸牛曾給大家聊過,西遊中有很多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大人物,他們或許是砍柴的樵夫,或許是打魚的漁民,或許是掃地的僧人,平時看起來,頭髮亂得像雞窩,衣服皺得像鹹菜,可一旦發威,一把掃帚就能定乾坤。
  • 十大國產品牌勞士頓悟空系列腕錶 —— 開啟國潮文化新紀元
    因為他唱出了悟空的豪放不羈,無論是從歌詞,還是聲音,他似乎是唱出了悟空的靈魂。初聽《悟空》時,只是覺得調不錯,可是在聽到「叫一聲佛祖,回頭無岸」時,是真被鎮住了,《西遊記》裡總是聽到那句「苦海無涯,回頭是岸,阿彌陀佛」,一句「回頭無岸」似乎定義了孫悟空的結局。
  • 黑神話悟空穿模掉幀,外國玩家也開始黑了,肉眼識別60幀?
    在場景金蟬飛躍叢林時,他指出在這個畫面裡有陰影生成延遲的痕跡「看來這確實更像是場實機演示,幀數大概60幀。」在悟空大鬧天宮,與天兵對戰時,這裡出現了掉幀現象,這讓一直嚴肅的dood終於露出了笑容表示:「哦!這裡掉幀也太嚴重了,這可真是個好信號!」掉幀也足以證明該視頻是貨真價實的「實機演示」。
  • 深度剖析悟空製作人:十年單機遊戲漫漫路,了卻心結只為夢想
    8月20日,一段時長13分鐘的實機演示視頻——《黑神話:悟空》,引爆了沉寂已久的國產單機遊戲市場。視頻僅發布一天,在B站上的播放量就已超過1200萬,彈幕量高達17.3萬條。雖然《黑神話:悟空》是對原著的延伸及改編,但整體呈現出來的質感可以說把握到了《西遊記》的神髓。從美術品質上來看,場景的落葉、青苔等清晰可見的植物,地面積水的倒影與反光,包括對毛髮的渲染都十分自然,品質相當出色。「大鬧天宮」部分,駕筋鬥雲、一猴戰百天兵等畫面,則更顯《黑神話:悟空》對技術細節把控的高標準。
  • 沙僧的師父是誰,為何被悟空玩得團團轉?他真的很弱嗎?
    關於這個問題悟空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悟空曾經將這個人玩得團團轉。悟空和沙僧的師父有什麼淵源呢?赤腳大仙常年參加瑤池會又是如何被悟空玩得團團轉呢?原著中的記載如下——大聖道:「老道不知。玉帝因老孫筋鬥雲疾,著老孫五路邀請列位,先至通明殿下演禮,後方去赴宴。」悟空就乾巴巴的說了這幾句話,連一個正面的證據都沒有,赤腳大仙就轉道去通明殿,這還是一個常年參加瑤池會的人該有的反應嗎?
  • 孫悟空大鬧天宮,玉帝被嚇到鑽桌子,原來桌下鎮壓著三界大魔頭刑天
    《西遊記》前期最精彩,最抓人心弦的可能就是孫悟空的大鬧天宮了吧。大鬧天宮之時孫悟空和天庭的眾位神仙鬥智鬥勇很是精彩。最震撼的一幕就是孫悟空大鬧天宮時,攻入了凌霄寶殿,天上的那些個神仙完全不是對手,就連高坐在九五至尊之位的玉皇大帝也嚇得躲在桌子底下,一邊發抖,一邊高喊:「快去請如來佛祖!」
  • 明知36變強,為何悟空卻選擇72變?只因36變有一漏洞
    明知36變強,為何悟空卻選擇72變?只因36變有一漏洞。明知36變強,為何悟空卻選擇72變?孫悟空的七十二變可是幫了他大忙,無論是大鬧天宮還是在取經路上,孫悟空都頻繁地使用過七十二變這項技能。
  • 西遊記中不懂的人情世故的悟空終究是個孤獨者
    拜師學藝期間的六七年裡,悟空住是在廊廡之間,也就是房子的夾縫裡面。而且悟空的工作無非是每日掃地、鋤園、修花、種樹、燒柴、挑水。說到底也就是一個打雜的,而且連個打雜的都不如,何況還是一個猴子,話說作為師兄弟們一個個都是自稱修仙得道之人,自然也不會和一個猴子走得很近,自然更加沒人搭理這一個什麼都不懂的畜生了。這也是咱們說的悟空沒有學會人情世故的原因之一。
  • 我曾經以為他是個單純的孩子,悟空卻說:「弱肉強食」
    我曾經以為他是個單純的孩子一直以為大鬧天宮的孫悟空是一個單純的孩子。孫悟空從出生,到修仙,到天庭招安,到大鬧天宮,這整個過程他都表現出對旁人足夠的信任,從未懷疑過別人是否是在欺騙自己。可直到最後悟空也都單純地相信如來佛祖是在和他打賭比試。一直以為孫悟空西行取經,正是他的成長之路,就像每個孩子都會長大一樣。可今天再讀《西遊記》,卻推翻了之前我所有的認知。孫悟空不是一個單純的孩子,從來都不是。
  • 唐僧三個徒弟,為何叫悟空、悟能、悟淨?看背後隱藏的秘密是什麼
    不過,最離奇的事情莫過於取經小組三個土地的名字,我們大知道大徒弟叫孫悟空、二徒弟叫豬悟能、三徒弟叫沙悟淨,他們三個人的名字從表面上看起來稀鬆平常,但是如果深度解析一下便會發現大秘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情呢?悟空師兄弟的名字之間到底有什麼聯繫呢?下面咱們就詳細的來介紹一下。我們都知道悟空的名字乃是他的第一任師父菩提祖師起的,唐三藏因為感覺名字起的還可以,便沒有給悟空改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