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11月1日到1975年4月30日,東南亞地區爆發了一場自二戰後規模最大的局部戰爭,對亞洲的局勢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越南戰爭作為二戰後美國參戰人數最多的戰爭,作為美國忠實小弟的韓國又在這場戰爭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呢?
01 韓戰後持續惡化的韓國經濟
雖然在韓戰後,李承晚一直死鴨子嘴硬,認為自己才是戰爭的贏家,並叫囂著要再一次發動戰爭。
但是韓國持續惡化的經濟狀況徹底打臉了這位韓國前總統。
說起來李承晚也是腦迴路清奇的人,按照他的觀點必須先武力統一半島,然後才能發展經濟。
結果這位總統一直沒有在統一這件事上取得實質性進展,韓國的經濟也就一直持續惡化。
作為總統的李承晚可以為著自己的「夢想」一天天等下去,但是極度貧困的韓國民眾可沒有心思陪著總統不切實際的想法耗下去。
於是乎韓國嚴重的經濟問題最終演化為政治問題,在一片罵聲中李承晚被轟下臺去,副總統張勉上位。
張勉上臺之後吸取了李承晚的教訓,出臺了一系列保障國民自由的政策,結果這一套完全不起作用,韓國的動蕩愈演愈烈。
最後韓國的軍方實在看不下去了,自己出手了。
1961年5月16日凌晨,樸正熙帶著6000人進入了漢城市區,控制了政府、國會等重要地點,宣告著樸正熙政府正式成立。
樸正熙雖然是靠武力登上總統之位的,但是其本身並非一介武夫那麼簡單。
他深知自己雖然依靠武力一時接管了政府,不過要是想持久掌握政權必須得到民眾的支持。
而民眾最想要的自然是自己生活的改善。
偏偏此時的韓國經濟卻又是一個爛攤子。
據不完全統計,韓國在1960年的GDP總量僅為11億美元,而人均GDP更是低到只有73美元,是世界上最貧困的國家之一。
再加上韓戰後韓國爆發了嚴重的通貨膨脹,大量企業破產,民眾吃不飽飯成為一種常事。
當然作為總統的樸正熙還是對韓國民眾說了一系列場面上的話,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表達恢復韓國經濟的信心。
為此在上個世紀60年代,在樸正熙的主導下韓國開啟了經濟發展五年計劃。
但是此時樸正熙卻面臨著最大的難題:沒錢。
02 再三申請出兵越南的韓國
作為韓國的總統,樸正熙有著自己的理想和熱情,但是對於韓國這樣一個一窮二白的國家來說,光有這些東西是完全不夠的。
且不說北部的大軍還隨時有可能攻過來,就拿經濟建設最重要的資金來說,韓國也是極其匱乏。
韓國的經濟之所以在當時那麼差,在這其中還包含著複雜的歷史因素,在二戰期間,朝鮮半島作為日本的殖民地。
但是日本卻把朝鮮半島工業的發展重心全部放在了北部,所以導致南部的韓國工業基礎極其落後。
不過很快樸正熙就想到了新的辦法來獲取美國的資金支持。
1961年11月,滿懷希望的樸正熙訪問美國,在與美國總統甘迺迪的交談中,樸正熙透露出了想要想要幫助美國減輕壓力出兵越南的打算。
不過當時的美國總統對於樸正熙的出兵建議並不感冒。
而韓國軍隊的實力,美國人又不是沒有見過,在朝鮮戰場上的糟糕表現,甘迺迪幾乎在樸正熙提議的第一時間就想拒絕。
不過想著韓國在亞洲還算有點用,甘迺迪也沒有直接拂了樸正熙的面子,只是表示有需要的時候會告知韓國的。
當然甘迺迪表示會繼續對韓國進行經濟援助的。
樸正熙對於甘迺迪承諾的經濟援助也沒有太放在心上,因為此前的美國的也一直在援助韓國,但是韓國的經濟一直以來也沒有改善。
此時的樸正熙或許真的想對甘迺迪說一句:「麻煩你用點心好不好」。
但是礙於身份和地位,樸正熙的這句話永遠也說不出口。
關於利用出兵越南從美國獲得經濟援助這件事,軍人出身的樸正熙一開始是不願意這麼做的。
一來他覺得這樣的事上不了臺面,會有損他的總統形象;二來樸正熙覺得美國好歹是自己盟友,這樣的做法屬實有點不地道。
其實樸正熙主要怕的可能這樣的做法會激怒美國,到時美國將軍隊從韓國撤離,韓國只能獨自面對來自朝鮮的兵鋒。
不過在韓國外長李東元的一再「鼓勵」之下,樸正熙還是下定了決心。
1964年,樸正熙終於等來了美國同意韓國軍隊出兵越南的機會。
當時美國支持下的南越政府混亂不堪,在面對北越軍隊時完全沒有戰鬥力。
美國這才想起了樸正熙的建議,因為美國在越戰中還是需要一定炮灰的,但是由本國軍人充當炮灰的代價太過沉重,而韓國人無疑是更好的選擇。
當時美國的總統詹森想發動戰爭,但是美國民眾並不支持這件事,為了表明自己所進行的是正義的戰爭,詹森給25個自由友邦國家發過了邀請了。
不過這些國家基本上都對詹森的提議沒什麼興趣,要麼是沒有響應,要麼是隨便派一些人去應付一下。
唯獨韓國對此事極為上心,在收到美國政府的邀請之後,立即商討出兵事宜。
經過一系列的操作之後,韓國的國會裁定軍隊出兵越南是合法的。
當然韓國人免不了要對自己出兵的理由進行一番歌頌,他們打的是解救友邦和回報美國的旗號,當然也有可能是通過這樣的旗號增強韓國軍隊的信心。
據韓國公布出來的數據顯示,在1965年到1973年,韓國累計向越南戰場派遣了5批軍隊總共312853人次。
韓國出兵的規模也僅次於美國,為此韓國付出了死亡5000餘人的代價。
03 向美國要好處費的韓國
其實在這次韓國向越南派出第一批軍隊時並沒有提什麼要求,當然這不是說明韓國人是無私奉獻的群體。
因為此時的樸正熙覺得這時候向美國索要好處得不到最大的利益,那麼什麼時候才能獲得最大的利益呢?
當然是美國最需要的自己的時候,畢竟需求影響價格。
但是隨著越南戰爭的不斷升級,韓國人意識到自己的機會來了。
此時的美國駐韓大使布朗親自登門催促韓國外長李東元儘儘快派遣韓國軍隊奔赴越南戰場,但是李東元這時卻推脫說如果不能讓韓國民眾得到實際的利益,恐怕無法勸說國會同意出兵請求。
相信這時候大家都看出來了,韓國人就是在敲美國人的竹槓。
布朗作為一個外交官自然無法在如此重大的事上答應韓國,於是韓國外長李東元為了儘快達成自己的目的直接訪問美國。
在1965年,李東元訪問美國時,直接表明韓國想利用越南戰爭發財,因為韓國實在是太窮了。
李東元向美國總統詹森表示自己國家希望日本在韓戰一樣,利用美國的援助迅速恢復經濟,當然李東元在面對詹森時將自己的姿態展示的極為低下。
其實當時的樸正熙也實在沒有辦法了,為了獲得資金他竟然選擇與日本建交,甚至將自己國家的人派去德國當勞工。
一切正如李東元所說的那樣韓國實在是太窮了,而且當時樸正熙的五年計劃已經全面展開,樸正熙也不想打自己的臉。
對於詹森來說,美國已經在越南戰爭中花費了大量錢財,不在乎多花一點。
最重要的是美國軍隊不能再出現重大傷亡了,而韓國軍隊又不怕死,正好可以滿足美國人的要求。
最後韓國如願地從美國人手中獲得了大量發展貸款,並且韓國對美國出口量也大大增加。
可以說後來的韓國「漢江奇蹟」與美國人在越南戰爭中對韓國的資助有著莫大的關係。
作者/來源:房地產情報局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