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作家的稿費

2021-02-13 創意寫作指南

  

  

  香港女作家林燕妮說,查良鏞(金庸)是個天生有權術的人,在他的王國內,沒什麼人能逃得出他的五指山。他創下文人辦報不但不倒,而且極度成功的先河。很多人認為文人辦企業,易流於情緒化,不會精打細算。查良鏞卻不,說了不能加薪便不加薪。亦舒是在他主帥的報紙上寫稿的一位專欄作家,一次,要求他加稿酬,他說:「你不花錢的,加了稿費有什麼用?」亦舒就在他的報紙上罵他,查社長笑吟吟地說:「罵可以罵,稿照登,稿費則一樣不加。」林燕妮要求他加稿費,他說:「你那麼愛花錢,加了又花掉,不加。」總之,左也不加右也不加,你開口他便不加,你不開口,到了年底反倒會稍稍將稿酬向上調整一下。

  

  香港作家都喜歡他的脾性。不過,香港作家在稿費問題上,10個作家有8個遭遇過不愉快的事。參選香港小姐而晉身娛樂圈的楊美儀,因美容著作《靚足一世》廣受注目,被多家刊物邀寫美容文章。香港某刊物請她寫一篇有關莎莎化妝品公司產品的文章,稿費以每字一港元計算。當3400字的作品刊登後,編輯以「曾協助刪改文章」為由,減去稿費一半。楊不滿,於是向小額錢債審裁處追討賠償。結果,該刊的代表缺席聆訊,向她發傳真說,願支付3068港元稿酬和解。

  

  楊還算幸運。年輕的暢銷小說作家梁望峰,卻常常在稿酬問題上受欺負。他說:「罵編輯?頂撞他?別搞太多事了,這圈子很小,得罪一家,也就得罪了所有同行,飯碗也難保。寫作人總是很委屈的,除非你出名,除非你資格老,否則,副刊編輯一換,你的專欄也沒了,報社高層發生震蕩,你的專欄同樣不保。」

  

  可以說,香港大部分作者寫稿,都不在意稿費的多少,主旨在知名度,爭取見報率,讓公眾認識自己。於是,有些作者被減稿酬,或者被騙去稿酬,也不會多聲張。

  

  香港作家的稿費,一如打工仔的收入,是高度秘密,編輯知道內情,也不隨便公開,作者之間更不會說出真情。香港作家大多不願與編輯講價,編輯給他開價,他們多說「無所謂」,心裡想什麼是另一回事了。

  

  香港報刊的稿費計算,多以每篇刊登的字數為準,標點和開段空格一般包括在內。假若文筆未見精煉,或刻意拖長,編輯就會修改,編輯加的部分,一般也列入作者資產。不同作者的稿費標準差幅很大,以千字計算,由250港元到2000港元不等,香港報紙的專欄作家,能拿到一個字2港元的,可謂寥寥可數,全香港僅四五人而已。有名氣的作家,通常是一個字1港元到1.5港元。

  

  當然也有特殊的,早些年有位專欄作家,一個字竟拿到18港元。有些專欄作家,是每月給他工資,每天不能脫稿,年終還和一般公司員工一樣享有「雙糧」,即每年12月份,能拿到兩個月的工資。

  

  在香港這座都市,能靠稿酬養活自己或全家的,確實不多見。筆者到香港的翌年,即1995年,66歲的簫銅在家入睡時,被一場大火燒傷致死。他是個多產作家,但晚年在報刊上的個人專欄紛紛被停,經濟收入銳減,在罹難前,他只剩下為一家報紙寫連載小說,以維持生計。他身後,文友才發現他生活拮据,夫妻倆居住在一個不足6平方米的小屋裡,除了一張單人床,便只有舊書舊雜誌,沒有積蓄,晚境悽苦。

  

  前不久,香港藝術發展局文學藝術小組委員會,通過了「資助報刊文學版」一案,撥款近64萬港元,資助四報一刊新闢或擴充文學版。這些年,香港報刊競爭激烈,改版中為求生存,往往率先向文學版開刀,一家家報刊的文學版接連消失,僅剩下兩三家。金融風暴,經濟低迷,年齡稍大的作家和文學版編輯,紛紛被炒「魷」而失業。資助此舉,無疑給冷寂的文壇,帶來了愉人的氛圍。

  

  獲得資助的報紙有4家:《新報》文學版每周3版,《商報》文學版每周一版,《大公報》文學版每周一版,《星島日報》每周兩個半版。此外,還有一家政論月刊,文學版從13頁增加到32頁。按預測,如此資助,能讓這些報刊的文學版,保證資助期內每月提供30萬字文學作品的發表園地,資助主要是能付給作者或這些報刊的文學版外借編輯,較高的稿酬或編輯費。資助者強調,這些作品的稿酬可獲平均每千字600港元,而這些報刊文學版外借編輯,則能獲每版700港元的薪酬。據說,這一舉措能讓150個失業編輯或清貧作家「有口飯吃」。

  

  這不能不說是香港作家的福音。

  

  《生活時報》2001年12月18日

相關焦點

  • 【大家】日本作家稿費有多少?
    因為所謂的最低稿費規定解決不了中國的問題,到最後還會是劣幣驅趕良幣,很多好的作者的創作激情遭到打擊。因為大家一起抄襲的話,這個稿費永遠是最低的,而真正解決方案是保護作者的著作權(版權),嚴格管理這樣才會真正保護作者的利益,形成好的有特色的雜誌會有好的文章,使東抄西抄魚目混珠的人與雜誌失去生存的空間。我在日本遇見過許多作家,也受到他們的提攜。
  • 鄭淵潔:中國作家應得的那部分稿費流入了誰的腰包?
    文字作品以商品的形式進入流通領域,這個不爭的事實恐怕是再清高再有使命感的作家也不得不認可的。因此,作家的作品以書籍為載體發行後,作家從營業額中獲得稿費是天經地義的事。在1966年到1976年的10年浩劫中,中國大陸取消了稿費。寫文章寫書發表了出版了卻不給稿費,這在今天看來是天方夜譚,在當時卻是毋庸置疑的。
  • 一"北漂"作家稿費被拖欠 "沒有稿費,我真的會餓死"
    「我們是靠文字吃飯的,如果沒有稿費,我們真的會餓死,或者只能被迫轉行。」直到昨天,兒童文學作家北貓還在因被拖欠的稿費犯愁,「我為了稿費的事已經等了一年多。」   北貓說:「根據雙方籤訂的合同規定,出版方在圖書出版3個月後付清稿費。但過了3個月後,我去要稿費,出版方以銷量不佳為由沒有兌現。」北貓又去討要稿費好幾次,直到去年8月份,才追到了兩本書的稿費,另3本書的兩三萬元稿費到目前為止依然懸而未決。    「在此之前,與我合作的幾家出版社都沒出現過拖欠稿費的情況。」
  • 舊日香港名作家稿費,倪匡第一,誰是第二?|沈西城
    金庸和倪匡 作家寫稿,講求稿費,稿酬越高,收入越豐。有錢作家,金銀滿屋;缺錢作家,窮愁潦倒,誰願幹?即便名作家,初出道時,稿費也不高。
  • 冰凌:有工資有稿費 中國作家是幸福的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冰凌:有工資有稿費 中國作家是幸福的    冰凌:我曾經在紐約曼哈頓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這樣說:中國有一支世界上最龐大的作家評論家軍團。作為旅美文學界人士,我非常希望看到這樣一種景象,中國作家評論家軍團攜手團結,相互尊敬,相互寬容,共同努力,「亮劍」世界文壇,為世界文學做出越來越大的貢獻!
  • 舊日香港名作家稿費,倪匡第一,誰是第二?
    作家寫稿,講求稿費,稿酬越高,收入越豐。有錢作家,金銀滿屋;缺錢作家,窮愁潦倒,誰願幹?即便名作家,初出道時,稿費也不高。說說科幻大家倪匡(衛斯理)吧。入行時,千字數元而已,且看他的夫子自道——「我都不理別人怎樣說了,自顧自寫起來,那時有份報紙叫《工商日報》,徵求一萬字小說,每周一次刊登於副刊上,我花了一個下午時間,寫了一篇一萬字的小說……寄到報館,那篇小說叫《活埋》。
  • 我是作家甫躍輝,關於作家的寫作、出版與稿費的問題,問我吧!
    我是作家甫躍輝
  • 民國時期的作家靠稿費過得怎樣
    按照一般流行的說法,似乎民國時期是文人賺稿費的好時光,1920年代像魯迅這樣的作家是每千字3-6元,而一般沒什麼名氣的作者是每千字0.5元到2元。而上個世紀20年代上海工人的月收入多為10-20元。作家們動動筆每月刊登幾篇文章,就已經遠遠超越了普通人。據說魯迅在上海時每月收入達700元,用幾個月的稿費,就能買下一個北京四合院。
  • 標點符號不算稿費被他終結,說起來近現代作家應該感謝他
    魯迅先生的文學作品一度被幾十個外國國家所風靡,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佔最大領土的作家」。魯迅先生作為中國最早的小說家,為近現代的文學創作開創了許多先河,這其中就有作家賴以生存的稿費問題。作家都是靠一桿筆吃飯的,這在古代就叫做潤筆費,你比如說那個宗祠要立,哪家老人過世寫個禱文,逢年過節寫副對聯那都是要請教當地有文化的來動筆,寫完後肯定要給別人一點勞苦費呀,在近代開始作家的酬勞就叫做稿費。
  • 作家發表文章25萬字稿費僅2萬4千元[圖]
    在公布的十四篇稿件中,最高稿費是在《十月》發表的中篇小說3.2萬字,6393.6元,最低的在《延河》和《新葉》發表的短篇8000字到1萬字,稿費均為200元,期間還有《芳草》、《長城》、《作家》、《青年文學》,稿費從600元到3000元不等。  網友「樓蘭飛歌」用自己的故事來安慰周瑄璞:「剛剛收到了一張50元的稿費單,唉,不夠打車去郵局取。」
  • 香港著名作家劉以鬯去世 自述:靠一支筆在香港活下來
    紀念|百歲劉以鬯自述:靠一支筆在香港活下來  【編者按】  6月8日下午,作家劉以鬯於香港去世,享年100歲。他主持過多種報刊副刊,並致力於文學創作,其代表作《酒徒》《對倒》在香港文學史上影響深遠。2010年,劉先生獲得香港書展頒發的「年度文學作家」。
  • 網絡作家眾籌建小說網新成績,頭部作者月稿費破6萬
    網絡作家眾籌建小說網新成績,頭部作者月稿費破6萬如果要記錄2020年網絡文學大事件,那麼5月份的網絡小說作者集體反對壟斷導致的「霸道合同」而造成的「55斷更節」是決定值得被記住的。除此之外,一直廣泛受到圈內外小夥伴關注的,由網絡小說作家月影梧桐牽頭,網絡小說作者和讀者自發眾籌建立的小說網站「息壤中文網」(原名聯合閱讀小說網),也在不停的成長,從眾籌建站發起,半小時籌滿百萬元,自此受到了業內廣泛的關注。
  • 新人網絡作家遭編輯強行索要禮物 首月稿費發下來要給編輯發紅包是...
    但現在,我的一本小說上了網站榜單推薦,有了固定的讀者,手中也收到了不菲的稿費。但我投稿並不是要炫耀什麼,而是自從拿到了這筆稿費後,就遇到了之前從沒有想到的問題,讓我非常的糾結和困惑。這個月,我拿到了人生第一筆真正意義上的稿費,我想要好好的感謝她,就打算挑一份合適的小禮物寄過去,表示我的心意和感謝。剩下的大部分稿費,因為我現在還在家裡住,準備交給爸媽。臨近中秋,我也準備用這個錢買一些節日禮物送給親戚朋友。
  • 稿費的變遷
    作為一個在編輯、記者崗位上工作了近三十年的記者,同時作為一個出版過十幾部書的作家,更會有發自內心的感慨。不必談雷射照排、電腦、網絡等等給媒體帶來的巨大變化,單從稿酬的變遷也可以管中窺豹!  在二三十年代,作家是可以不必有固定工作,可以靠稿費生存,如魯迅先生。在五六十年代,作家也可以靠稿費生活、養家,如傅雷、巴金先生。
  • 舊日香港名作家稿費,倪匡第一,誰是第二? | 沈西城
    金庸和倪匡作家寫稿,講求稿費,稿酬越高,收入越豐。
  • 網絡作家稿費驚人 首富五年收入達3300萬
    近日,作家丁小雲公布,今年1月自己兩部作品在豆瓣閱讀上的銷售收入為29118.33元。在此之前,能在電子書付費市場分得一杯羹的作品絕大多數為小說,而丁小雲的兩部作品均屬於雜文,並且作品發布在一個上線僅半年多的新平臺上。丁小雲的稿費清單讓不少人大跌眼鏡的同時,也讓業界意識到,中國電子書付費閱讀市場開始有所起色。
  • 舊日香港名作家稿費,倪匡第一,誰是第二?|沈西城
    金庸和倪匡作家寫稿,講求稿費,稿酬越高,收入越豐。有錢作家,金銀滿屋;缺錢作家,窮愁潦倒,誰願幹?即便名作家,初出道時,稿費也不高。說說科幻大家倪匡(衛斯理)吧。小說在一九五七年十月二十七日刊登,當時我也不知有多少稿費的,後來收到稿費,見竟有九十元之巨,笑得我像瘋子一樣。」自此投稿頻仍。後來轉到《真報》當助理編輯,未幾開始用嶽川筆名撰寫武俠小說,大受歡迎,倪匡橫空而出。《新報》羅斌,求材若渴,邀他寫稿,一月數百,後來寫《女黑俠木蘭花》,第一本,千字十元,四萬五千字,稿費四百五十元,在六七十年代,可說不俗,倪匡滿心歡喜。
  • 美國稿費變化史:一個字究竟值幾塊錢?
    林·拉德納是他那一時代的精英作家,即便按現在的標準來看,他的稿費看起來也不太差。根據通貨膨脹率進行調整之後,當年的每個詞五分錢相當於今天的70分。這在著名的出版社和資金充足的創業公司來看,都是一筆價值不菲的稿費。而當時拉德納為《Cosmo》撰稿的稿費是每個詞1美元,這相當於現在的每個詞14美元。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我曾與幾十位自由職業作家聊天,可以說,拉德納的這筆稿費是普通作家的兩倍之多。
  • 作家助手可以賺錢嗎有稿費不 籤約賺錢方法分享
    作家助手是在線寫作的軟體,對以愛好寫作的人來說,是一個可以大展身手的好平臺。作家助手有稿費嗎?作家助手怎麼賺錢?文中為大家詳細解答。  作家助手怎麼賺錢  賺取方法:  1、如果你想要獲得稿費的話,首先前提就是獲得作品的籤約機會,具體如何籤約,大家可查看下方的籤約流程。
  • 稿費漲啦!
    純文學雜誌稿酬提高 稿費漲啦! 擼起袖子加油寫   「從2017年開始,《人民文學》優秀稿件為800元/千字,其他稿件也平均在500元/千字左右。相比之前,提升幅度很大。」此外,《收穫》《花城》《詩刊》等雜誌,也在稿費提高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