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中國的綜合實力曾一度是「世界第一」。只是後來中國放棄了進步,以此才會被西方世界甩在了後面。
而在西方世界轟開東方文明之前,中華文化一直佔據著整個東方文明的主流,從漢朝打開絲綢之路,到唐朝打通多條絲綢之路,無數的國家進入中國,希望能夠學習到先進的文化、技術來提高本國的發展。
因此,中國當時收了很多的附屬國,每年都會受到別的國家的朝貢,可惜的是進入工業革命以後,西方列強先進的炮火讓我們只能憶往昔。從此以後,那些以前對中國唯命是從的小國,紛紛開始了全盤西化的進程,他們將之前中國的東西全部丟棄,開始了「去中國化」的進程。
而在這之中,有四個國家去中國化最成功,他們的國土面積都很小,其中兩個在東南亞。
1、日本
第一個國家,就是當年中國化程度最深、對中華文化最為痴迷的日本,這也致使了他的去中國化並不徹底。
隋唐以後,日本人就開始派遣無數的留學生來到中國,學習當時非常先進的封建文化,這也促使了日本成功走上了封建社會。
其實日本的去中國化歷程很早就已經開始了,早在戰國和江戶時代,就有日本人提議要用本土的神道教來取代中國佛教、儒教的影響,但是很可惜,當時日本的中國化程度過深,德川幕府還必須要利用儒教的東西來維持統治。
後來一直到了近代,中國開始被列強入侵,小小的日本看到這樣的情況也就開始反思,中國已經落後於世界,於是他們也開始了自強的道路,再加上他們被美國侵略、駐軍,崇尚強大的日本自然就開始模仿美國的發展。
之後,美國電影、文化不斷地進入日本,許許多多的日本年輕人玩起了嘻哈、Hipop,開始迷上了美國,於是日本的中式元素就開始慢慢的淡出了日本人的視野。
時至今日,日本人雖然一直努力擺脫中國文化的統治力,但是可惜他們已經受到中國的影響太久了,久到連文字都是與漢字一脈相承。如果他們想要徹底拋棄中華文化的影響,那麼恐怕就要有壯士斷腕的勇氣,不過這也算是拋棄了他們自己的文化,日本人真的會這麼做嗎?
2、越南
看完了日本後我們再來看越南,在中國古代,越南的名字叫做交趾郡,可想而知它以前基本上就是中國的領土,曾經有個大詩人王勃,就是在前往交趾的道路上創作出了《滕王閣序》,從此流傳於世。
到了宋朝的時候,越南抓住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就此脫離出了中國,不過那個時候的越南還是要使用中國的科舉和文獻,可見他們那個時候的中國化程度和日本是不相上下的,甚至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可能越南更加深入。
十九世紀,法國人攻下了越南,從此以後越南就成為了法國人的殖民地,就在這段時間內,越南人找對了方向開始了去漢化的歷程,他們抱有巨大的決心,首先從文字上面入手,提出要是用拼音的方式來取代漢字的書寫。
慢慢的,越南人忘記了使用了一千多年的漢字,全部都由拼音取代,現在的越南人已經完全不懂中文了,不過現在的越南還是保留了不少中國的傳統節日,也算是去中國化不很徹底的國家吧。
3、韓國
第三個國家就是韓國,這個國家現在一直在和中國搶東西,比如說什麼節日、文化、名人等等。
但是誰知道,在韓國以前的社會,對中國基本上就是完完全全的照搬,就連當年的國號都是使用崇禎的年號,可見他們漢化程度之深。
只不過,他們去中國化程度也是相當的高。進入現代社會後,依靠著美國,韓國成為了亞洲為數不多的發達國家之一,在他們的國內有著數十個美軍的基地,基本上在韓國,全部都是美國人影響過的痕跡,而且他們現在全國百分之四十五都是基督教的信徒。
4、新加坡
要說到去中國化最最徹底的國家,誰都比不過新加坡。當年,新加坡可以說是亞洲人,乃至中國人建立起來的國家,在二戰時期,新加坡的華僑還給中國帶來了無數的資助,可以說他就是中國分國。
可是,戰爭穩定後,他們在美國和本國別的人種的影響下,不得不建設起一個非華人國家,然後他們就開始廢黜漢語,全面學習英語,到了現在,新加坡人即便是標準的中國人臉,可是他們依舊認為自己就是純正的新加坡人。
東南亞國家的去中國化,實際上也就是中國的衰落史。不過隨著這幾年中國影響力的不斷擴大,中華民族的不斷崛起,以前的那些「牆頭草」,以後必定還是會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