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為止,我所見過的「有錢人」的皮夾,幾乎都整理得乾淨整齊。
除了現金,只放「今天確實會用到的東西」,絕對看不到「也許會用到」「放了比較安心」這類定義模糊的東西。
那麼,應該整理到哪種程度呢?
我打算進行一項挑戰,那就是「一皮夾,一張卡」。皮夾裡除了現金之外,就只放一張卡。
皮夾內通常有好幾個放卡片的夾層,但往往卡片比夾層還多。也就是說,一個夾層裡,其實塞了兩張以上的卡片。
以前我的皮夾也是這樣,因為卡太多,皮夾的夾層不夠用,卡的厚度使皮夾顯得擁擠、鼓脹。
因此,我對自己定下「一夾層,一張卡」的規定,也就是一個夾層只能放一張卡,皮夾內的卡片不超過夾層數量。
漸漸地,我感到這個規定實在太簡單了,想再幫皮夾更進一步「瘦身」,最後便進化成「一皮夾,一張卡」。
如今,我的長皮夾基本上只放紙鈔和一張卡(含信用卡功能的銀行現金卡)。
不僅皮夾內部,連外觀也變得簡潔、利落。
打開皮夾,就能看到沒放卡的夾層一字排開。奇妙的是,夾層愈空,我反而愈覺得滿足(經常感到「滿足」,也是擁有「不為錢煩惱」的生活重點之一)。
感覺上這麼做似乎過於壓抑自己,但我之所以會這麼堅持,是有理由的。
理由之一,為了儘量保持皮夾的整潔。
請各位試著想像沒有任何垃圾的乾淨街道。在那樣的街道,很難「亂丟垃圾」對吧?不過,如果街道本來就有很多垃圾,我們心理上對於「亂丟垃圾」的排斥感就會變小。
對於自己的皮夾也是如此。當皮夾裡放了多餘的東西,就不會排斥再放其他多餘的東西。然後就像「揪團」一樣,皮夾變得愈來愈鼓。
因此,為了保持整潔,不放任何多餘物品,定下這個明確的規定很重要。
理由之二,為了控管「錢的出口」。
個人的金錢流向,基本上是連續性的:收入↓支出↑收入↓支出……
錢從入口進入,再由出口出去。
大部分人,錢的入口都只有一個,頂多也就兩個。不外乎就是薪水、年金,或投資股票獲得的利潤。
然而,多數的情況卻是出口多於入口。
首先是皮夾。放進皮夾的錢,一定會拿出來用掉,不可能永遠收在裡面。
把錢收到皮夾裡總得先提錢,所以現金卡也是錢的出口。
房租或水電費、燃氣等,如果設定成每個月從帳戶自動扣繳,那也是個出口。另外像信用卡、有電子皮夾功能的IC卡……這些也都是很大的出口。
想存錢,或留點錢在身邊,如何減少並控管錢的「出口」是關鍵。
靠自己的力量控管「入口」,讓錢像水一樣不斷湧入該有多棒,但現實生活中並沒有那麼好的事。
基本上,我們無法控管錢的入口。所以,必須鎖定並控管錢的出口。
在這些出口當中,信用卡不但是出口,也是「借款的入口」,必須更加留意。
想好好控管出口,最好的方法就是減少出口的數量。
這麼一來,就能找出自己真正需要的,「獨一無二」的那張卡。
健康與體重管理請加微信號:z56415799
請諮詢周洲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