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枕頭
6個月前不應使用枕頭,6-12個月的寶寶睡覺時根本不會老老實實躺在枕頭上,所以買的高級枕頭根本就用不上。
防抓手套/襪套
防抓手套/襪套的線頭可能還會纏住寶寶的指頭,嚴重的會導致指頭壞死。手套襪套長時間包裹著寶寶的手腳,不僅阻礙寶寶抓握反射得抑制,也限制了寶寶自由使用手腳的機會。0-12個月是嬰兒手腳發育的黃金時期,如果錯過了可能導致以後拿取物品不靈活、寫字難、不愛走路等。
學步車/學步帶
美國兒科協會幾年前已經公開警告父母不要給寶寶用學步車/學步帶了,因為學步車/學步帶會破壞孩子的平衡力,影響寶寶的走路姿勢,有些可能終生無法矯正。
嬰兒遊泳脖圈
一般4個月前的寶寶頸椎還不能支撐他們的大腦袋,脖圈可能會傷到寶寶的頸椎。新生兒遊泳看護人應學習專業方法,儘量用手拖住寶寶,頸椎力量足夠的寶寶可使用腋圈或臂圈。
嬰兒遊泳池
是指1歲以下寶寶專用的遊泳池,一般配套一次性遊泳袋、嬰兒遊泳圈或者嬰幼兒遊泳圈(腋下圈)、打氣筒、水溫計等。小編當初也是聽說嬰兒遊泳對寶寶好處多多,便買了一個充氣式的嬰兒遊泳池。幾百塊錢的東西,最後只用了兩次。一是充氣,累啊!再就是冬天的時候,得燒熱水,遊一次,一噸水!最後,這玩意還佔地方,如果你家浴室不夠大,那就乾脆不要嘗試了。
嬰兒學步鞋
孩子學步時需要用腳去接收和判斷地面的信息,進而調整身體重心保持平衡。即便是很薄的學步鞋也會阻隔信息的獲取和傳遞,增加了寶寶學步的困難。
鴨嘴杯
很多媽媽發現寶寶並不喜歡鴨嘴杯,他們更喜歡吸管杯或普通的敞口杯子。而且從嬰兒口腔發育角度看,鴨嘴杯也是完全沒有必要的,6-7個月的寶寶應創鼓勵他們發展更高級得口腔能力,如大口吸吮和吞咽。
發光玩具
發光玩具往往伴有高頻閃、過亮等特點,而這些光是會傷害到嬰兒正在發育的眼睛,嬰幼兒視覺的發展,一旦受到破壞,是不過修復的。
奶瓶消毒器
其實寶寶的奶瓶、餐飲用具等,一般的家庭消毒清潔即可(即開水燙),過分強調要消毒反而會削弱寶寶的抵抗力,而且專用的奶瓶消毒器使用比較麻煩,很多媽媽用了一兩次後束之高閣了。
奶瓶夾
媽媽們為什麼要在奶瓶還很燙的情況下拿奶瓶呢?等水涼了、筷子一夾不就好了。
爽身粉
雖然現在市面上已經推出了不含滑石粉,如:玉米粉的、松花粉等,但如果是這樣不如不要穿太多、勤冼澡、勤換衣物來保持乾爽來防痱子更有效。
輔食研磨器
一般來說,6個月後寶寶輔食添加首先是泥糊狀的,但是兩個月之後,就要開始做「小顆粒狀」的了,而且研磨器使用麻煩、清洗麻煩,不如直接用勺子刮的泥。
吸鼻器
商家宣傳吸鼻器可以防鼻塞、把嬰兒鼻涕和鼻屎吸出來,其實,寶寶一打噴嚏就什麼都噴出來了,實在不行滴點生理鹽水就能解決問題,聽上去很專業的東西,其實很多餘。
米糊專用奶瓶
迷糊專用奶瓶其實就是把奶嘴改成勺子,直接從瓶子裡擠糊糊出來.毫不實用,一把勺子就能搞定,同樣毫不實用的還有"果汁專用奶瓶"。
吸奶器
吸奶器只對上班背奶的媽媽有用,不背奶或者不上班的媽媽都用不上。所以不用提前買,等到真需要的時候再買或者租就行了,畢竟是千把塊錢的貴貨呢!
尿布兜
這個就是和紙尿褲性質差不多,把尿布放到裡面,起到兜住尿布的作用,可這東西要麼是不透氣,寶寶用了感覺不舒服;要麼就是透氣性達到了,卻兜不住尿了,撒泡尿,下身所有衣服都得換掉。
總結:以上為小編個人育兒經驗,僅供參考。媽媽可結合自身實際經驗,做出正確的購買決定。
想學習更多孕婦知識?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微信最火七強榜單暱稱微信號簡介全國交通違法查詢ZGJT122汽車專注孕婦那點事ZZYF1990孕婦專注奇趣MVZZQQMV內涵專注笑ZZX_2015搞笑奢求品提供商sqp1688商品專注菜譜1000例ZZCP1000菜譜健康助理JKzhuli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