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十多年中,足壇的傳統位置慢慢地從講究平衡的442轉變為更加注重進攻的433。而在其中,左邊鋒與右邊鋒的位置尤為重要,他們不僅要承擔起為球隊進攻的任務,還要為中鋒提供傳球與拉開進攻空間。
今天偶然看到了兩張有趣的圖片,分別是當今足壇左邊鋒與右邊鋒的代表人物。那麼今天我們就以這兩張圖的球員作為一個參考,對比一下過去5年的世界足壇中,到底是左邊鋒的貢獻更大還是右邊鋒的貢獻更大。
在對比之前,我們首先看一下兩邊都有誰?
左邊鋒:孫興慜,斯特林,馬內,薩內,內馬爾,科曼,C羅,因西涅,阿扎爾,拉什福德
右邊鋒:桑喬,格納布裡,貝爾,迪瑪利亞,薩拉赫,B-席爾瓦,梅西,齊耶赫,馬赫雷斯,登貝萊
進球數對比,最簡單直接的對比
首先我們來一個最直接的對比,也就是兩邊球員(都是10人)在過去5年中為球隊貢獻的總進球數。其中左邊鋒的總進球為845個,而右邊鋒的總進球為778個。
而從兩組數據的對比中也可以看到,左邊鋒的進球數據的變動幅度要小於右邊鋒。也就是說,右邊鋒球員的進球分布參差不齊,整體進球實力不如左邊鋒。
助攻數對比,誰是更好的傳球手
與進球數相反的是,右邊鋒的總助攻數512次要高於左邊鋒的455次。按照平均數來算,右邊鋒幾乎每人要比左前鋒多5.7次的助攻。按照兩組加起來的平均數據[(455+512)/20],大於48次的邊鋒可以算是出色的傳球手。左邊鋒方面,只有4人,而右邊鋒有5次。綜合來說,右邊鋒出好的傳球手機率更大。
關鍵比賽的表現,決賽的貢獻
決定一位球員的能力不單單要看他常規數據的表現,還得看他在大場面,也就是決賽時候有怎樣的演出。下面的圖例統計了兩組邊鋒過去5年在決賽的數據(進球+助攻)情況,其中包括了歐冠決賽與國內杯賽的表現。
在歐冠決賽貢獻這一數據上,兩者幾乎沒有差別,打成4-4的平手。左邊鋒方面,馬內、C羅與內馬爾共打進4球;而右邊鋒上,貝爾打進2球和1助攻,薩拉赫也貢獻1球。
而在國內杯賽上,兩組邊鋒的貢獻值分別為11-14,從數據來看右邊鋒似乎更強。但有一個數據可以看到,梅西佔據了14次中的10次,而左邊鋒中最高的球員是內馬爾,只佔了其中的6次。如果拋開梅西這樣的bug球員,左邊鋒的實力顯然更強。
身價對比,這是球員綜合的反饋
要評論一名球員的價值,只從進球上很難完全反饋,因為這畢竟是11個人的運動。那麼接下來,我們就對比兩組球員的一個現役平均身價。有球迷也許會質疑計算球員的巔峰價格是不是更好,個人認為這10人裡面既有已經老去,也有處於巔峰或沒到巔峰的球員,因此現役身價的對比沒有太大的問題。(球員的身價參考國內綠色app軟體)。
球員的身價可以明顯看到,無論是最低值還是最高值還是平均值,左邊鋒都要好於右邊鋒。在超過6000W身價的球員中,左邊鋒佔有8位,而右邊鋒只有5位。
深究原因,出色的左邊鋒為何比右邊鋒多
通過以上的幾組數據,基本可以得出一個定論:那就是左邊鋒的球員整體實力要強於右邊鋒,而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以下的幾點是個人的一點見解,希望與大家分享。
1、現代邊鋒崇尚內切,右腳球員比左腳球員多
首先和大家取得一個共識,那就是邊鋒在邊路更多是負責內切,而邊衛更多是負責傳中,因此邊鋒更多是選擇自己的逆足邊路。而右腳球員比左腳球員多,這就代表了踢左邊鋒的球員更多,自然誕生的強者也就更多。
2、球隊的右路防守壓力更大
大部分隊伍的進攻都會呈現「左傾」方向,這就讓球隊的右路防守壓力一般會比左路大。這一定程度表明了右邊鋒回防的時間要多於左邊鋒。上組舉例的10名球員中,左邊鋒幾乎是清一色沒有防守任務的球員;而右邊鋒中,迪瑪利亞,B-席甚至是馬赫雷斯,都會更多地參與到防守中,前兩人更多是出現在中場的位置。一來一回之間,左邊鋒的銳利感就要更強於右邊鋒。
3、速度是邊鋒最犀利的武器
作為一名邊鋒,速度必然要快,尤其是體現在反擊的時候。試想一下這樣一個場面,如果中場球員將球斷下,他第一反應是傳左邊還是右邊?自己嘗試一下,你就很快發現第一反應肯定是傳自己逆足腳的方向,因為這樣更容易發力。結合右腳球員比左腳球員多的原因,這也就導致了左邊鋒反擊的效率要更高。
以上就是個人的一點小見解,希望與大家分享一下,有想法的球迷歡迎在評論區寫下你的高見。(原創:切爾西的飲水機,首發於百家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