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糖尿病」,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為,這是一種與糖密切相關的疾病,肯定是糖吃得太多導致排出糖尿所致,繼而對含糖的食物一概不吃。
那麼問題來了,愛吃糖真的會得糖尿病嗎?
01
經常吃糖增加患糖尿病風險?
眾所周知,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紊亂性疾病,糖尿病的發病原因很多,比如遺傳因素、環境因素都在糖尿病的發生中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單獨某一個因素在糖尿病的發病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小的。如果沒有遺傳、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參與,只是服用過多的糖,是不會導致糖尿病的。
雖然吃糖跟糖尿病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是,有研究發現,經常喝甜飲料、吃糖、飲食裡含糖過多均可導致肥胖,進一步加重胰島素抵抗,從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也就是說更容易得糖尿病。而且,肥胖的患者常常合併多種代謝問題,如血脂異常、尿酸異常、血糖異常、血壓異常等,這些因素都會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風險。因此,儘管單純吃糖過多不會直接導致糖尿病,但是我們仍然需要注意將糖的攝入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
既然吃糖過多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那麼,選擇「無糖」食物是不是就高枕無憂了呢?
02
「無糖」食物真的就無糖嗎?
現在市面上充斥著各種無糖食品,如無糖可樂、無糖餅乾、無糖蘇打水、無糖口香糖……但是,你有沒有發現,這些飲料或者食品的外包裝上,雖然都標註有 「無糖」,但實際上吃起來,卻還是有甜味的。對這一類食品,糖尿病患者能吃嗎?
所謂的「無糖」其實是一個概念上的誤區,根據中國國家標準《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標籤通則》中規定,無糖食品的要求是指固體或液體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於0.5克。國際通用的概念是,無糖食品不能加入蔗糖和來自澱粉水解物的糖,包括葡萄糖、麥芽糖、果糖、澱粉糖漿、葡萄糖漿、果葡糖漿等。但是,它必須含有相應於糖的替代物,一般採用糖醇或低聚糖等不升高血糖的能替代蔗糖的甜味劑品種。
03
糖尿病患者選擇「無糖食品」要謹慎
事實上,市面上的「無糖食品」正式的名稱是「無添加糖食品」,指的是生產加工中沒有人工添加各種糖類甜味劑,如白糖、紅糖、蜂蜜、麥芽糖等,但並不代表食品沒有含糖。另外,國外有研究顯示,長期吃這類「無糖」食品,同樣會長胖,且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因此,「無糖」食品可以偶爾吃,對於糖尿病患者,在合理的情況下,吃一些普通的食品即可,並非一定要強調「無糖」。有時,有糖與「無糖」,在食品的營養成分表上來看,熱量其實差不多。
04
糖尿病患者選擇水果有訣竅
很多糖尿病患者會因為不敢吃含糖的食物,而對各種水果望而卻步。
家住南岸區彈子石的李先生是一名糖尿病患者,最近,他家裡購買了一大箱葡萄,看到香甜的葡萄,他想多吃又不能,只好忍,因為他擔心葡萄糖分多,吃了血糖會升高。那麼糖尿病患者應該如何選擇水果呢?其實,糖尿病患者吃水果是有講究的。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選擇水果,也是一種吃的「藝術」。
1、在選擇水果時,儘量選擇升糖指數低的品種,如:黃瓜、番茄、西柚等。
2、儘量避免選擇升糖指數高的水果,如:西瓜、香瓜、哈密瓜、葡萄(包括葡萄乾)、菠蘿、龍眼、香蕉等。
因為,升糖指數高的食物,進入胃腸後消化快、吸收率高,葡萄糖釋放快,葡萄糖進入血液後峰值高,也就是血糖升得高。而升糖指數低的食物,在胃腸中停留時間長,吸收率低,葡萄糖釋放緩慢,葡萄糖進入血液後的峰值低、下降速度也慢,血糖比較低。而且,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最好在兩餐之間吃水果,最好在血糖穩定的情況下吃,且每次吃水果的量要適當控制,不能放任大吃。
總之,想要健康的身體就要注意,吃有講究,不能隨意放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