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知道一切

2022-01-04 村上春樹的藝術世界

點擊上面藍字   訂閱

在日常的荒誕、艱辛與疲乏中,構築詩意的城堡。

村上春樹的藝術世界(CSCS208209)

有時深居簡出,有時逍遙浪蕩;裝得了高冷,賣得了嗲萌;有時慵懶散漫,有時雷厲風行;我們愛它寵它,卻可能永遠不會懂它……——只有貓,知道一切。

張悅然出品《鯉·貓知道一切》,攜手時下活力四溢的人氣創作者和他們的貓主子,用趣味橫生的故事,讓貓告訴你一切——

深度訪談張悅然, 身為「貓奴」二十年,揭秘「貓的法則」。

——題記


貓的法則


文 | 張悅然

授權 | 新經典

人和動物的關係,會階段性地不一樣。小的時候,我特別需要生活裡有動物的陪伴,好像從來沒有經歷過不養活物的年紀。我天然地喜歡它們,小雞、小鴨、老鼠、狗、鳥,而開始養貓,那是十一歲。最早的時候,我寫過一篇小說《黑貓不睡》,講的就是童年的這隻貓。它傍晚的時候總是叫,我爸爸一生氣就把它踢出去了,那次,貓的牙齒在門檻上磕斷了。我因此很記恨爸爸,決定把這件事情寫成小說。那時我和貓的感情是很深的,而且喜歡將貓擬人化,到什麼程度?它是只公貓,沒有牙齒,後來,它一半時間在家裡,一半時間又在外面。我就開始幻想它在外面的情感生活特別失敗。有次我目睹了它和另一隻母貓對峙,因為沒有牙,戰勝不了這隻母貓。看到這個我很難受。

這時它已經沒有了家貓的習氣,而我們要搬家了,貓不能一塊搬去新家,使我非常苦惱。就在這個時候,有一天它走了,再也沒有回來。我悲傷地覺得它死了,大人說貓不會死在家裡;神奇的是,貓就是在我們都不知如何處理它的時候不見的。

現在身邊的這隻貓,我已經養了五年。它是只流浪貓。有一年冬天,它媽媽帶著一窩小貓來到我家,討東西吃。母貓吃飽後也不管自己的孩子,任由它們在我家院子裡上躥下跳,也不認生。外面很冷,這些小貓看起來剛剛足月,應該活不下來,我就把它們陸續送人了。最後給自己留了一隻。這時,那母貓立刻就走了,有點像把孩子終生託付給我的樣子。

    

我的貓叫團團。那時候電視新聞裡提到一對送給臺灣的大熊貓,裡面有隻就叫團團。而我的小貓是黑色的,又有四個白色的小爪子,是「踏雪尋梅」,便取了一個熊貓的名字。

   

我的這隻小母貓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發情了,醫生警告如果不做結紮,就會影響它的發育。我帶它去做絕育手術時,又經歷了一刻童年時常常突如其來的那種擬人化幻想,我想,這隻貓一生的愛情都結束了。好在做完手術,它便迅速胖了起來。

許多流浪貓都患有免疫系統性口炎,養貓經驗豐富的朋友一開始就告訴了我。這是種不可治癒的疾病,主要症狀是牙齦紅腫、潰爛流血,而且會傳染別的貓。發病期間,貓不能正常進食,備受痛苦。我在院子裡見過一隻患了這種病的流浪貓,它的臉腫脹發炎,不停地流口水,從某一天起便再也沒來過了。我揣測它死了,這種病確實會影響貓的壽命。

    

帶著我的小貓去打疫苗的時候,它便被醫生當場確診患有這種病。唯一的辦法就是拔牙。如果整口牙都拔掉,身體狀況會好很多,但從此它便只能吃軟的東西,有點過於悲慘。於是我決定先不拔牙。可是病註定要發作,從今年開始,有時牙疼得不行,三四天不吃東西,只能送到醫院打針吃藥,穩定病情。我打算下次再發病,就堅決拔牙,而醫生又告訴我,其實拔了牙,以後也會有併發症。小貓失去了牙齒,又多了抑鬱的危險。我忽然想到童年那隻黑貓,心裡又難受了一次。

    

沒有辦法,只能接受現實。同時,我也覺得應該做好料理後事的準備。有一次,朋友問我:如果它病情嚴重到無法控制,你有沒有想過給它安樂死?而我現在還很難接受這件事。

我以前養過一條狗。它很小的時候就死在了寵物醫院,對我的衝擊特別大。它屬於至今都很流行的犬種——泰迪貴賓。這種狗以小為美,而我現在覺得,這個犬種像被雜交出來的,完全不人性。我的狗當時患了胃病,吐了一大口血,但是它太小,血管太細了,甚至沒辦法輸血,就這麼死掉了。它天生就帶著一種很脆弱很危險的東西。

    

那條狗去世以後,我對動物的感情發生了變化——對它們再沒有那麼深的感情了。這可能是種自我保護。可以說,小時候我是個和動物特別親近的人,長大後卻不是了。甚至,從養這隻貓的那一刻起,我就覺得它不那麼重要,只是生活中的一個存在。

   

疾病會一直折磨它嗎?我不知道,大概只有非常嚴重、疼痛不堪的時候,我才能有所察覺。它的牙齒可能一直在疼。或許正因為這樣,它脾氣古怪,讓人猜不透心思。它很少叫,是我見過最不愛舔舐自己皮毛的貓。它睡覺的地方經常會換,親密的人也經常會換,一點也不頑固。之前院子裡時有流浪貓闖進來晃悠,它不會和它們打招呼,更不會與它們打鬥。它不關心什麼,沒有興趣,沒有愛好,是一隻很木訥的貓。它也不愛玩,就是待著。我覺得它很孤僻,很沉默,不是一隻很高興的貓。

    

而我似乎也體會不到貓的情感。如果我出了意外,它會難過嗎?我覺得不會。我看待人和貓的關係特別理性,真的認為我的貓不懂。有時又覺得它很神奇。平常除了抓沙發之外,它沒有別的惡習,但去年初我們剛搬家,房間裡都是新的家具,如果它再抓沙發,家裡人就要把它送走。奇怪的是,來到新家以後,它一下都沒有抓過,甚至從此沒有了這個習慣。

    

有段時間,我的腿動了一個手術,每天只能躺在家裡,這時貓便很愛來找我。它經常躺在我的床邊,讓我安心。面對與它建立的這種關係,我感到舒適,但即使是這樣生活在一起,我也沒有試圖去理解它,甚至很難產生一種與它真正平等的想法。我們的溝通也許永遠都是雞同鴨講。我想,人和貓的關係折射出的永遠是人的變化,是人如何社會化的過程。我們可能變得更加成熟、更加冷酷,但是貓沒有變。因此這從來都是單方面的情感,貓還是貓,它對我們的態度一直都沒有變,變的是我們。

文章來源

↓↓↓

《鯉·貓知道一切》|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編輯 | 張悅然

▼▼▼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進入萌貓專場。

相關焦點

  • 貓,知道一切.
    「每當這時,他好像也知道理虧似的,用極其短促的一聲」咹「來回應,兩腮外咧,臉上擠成一團花樣的媚笑。春 樹最終沒有看見克羅娜的遺體。它被收走了。知道這個消息的當天下午,我去了一趟那條岔路口。那個路標看起來就像是死亡的標誌。路邊沒有任何蹤跡。沒有血跡。沒有什麼車禍的跡像。天很冷,我打了個哆嗦,有些噁心。
  • 關於貓的精油: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關於貓的精油精油很受歡迎,用於治療從抑鬱症到牙痛的一切,許多人認為它們對動物也有益。如果您正在考慮使用精油來治療您的貓科動物朋友,那麼哪些精油對貓來說是安全的,以及哪些潛在危險的精油可以避免。這是你需要知道的。
  • 貓知道一切歷史
    這位新朋友被叫做Baba,不僅成了這位作家心愛的伴侶,而且成了他的新書《貓的故事:歷史之旅》的敘述者和模特。這本書跨越數千年,從史前到古埃及到啟蒙運動到新世界,書中收入了幾十隻貓的英雄故事、悲劇故事、暖心故事和各種不可思議的故事。Muezza是先知穆罕默德的貓,Félicette是1963年被送到太空的巴黎小巷貓。
  • 伯曼貓,能明確知道主人的喜好,它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主人開心
    伯曼貓也有人將它們稱為波曼貓、緬甸聖貓等,因為它們過去生活緬甸,並且被寺廟裡的僧人所飼養,因為要守護大殿,所以它們也被人們認為是護殿神貓。伯曼貓的體型比波斯貓的體型長,它們身體強壯,卻不失優雅,而且重心低,給人一種結結實實的感覺。
  • 貓的天空之城,美好是一切夢想的開端
    大學路的這家「貓的天空之城」,來了很多次的書店,第一次和女兒來的時候,我倆還在貓空的留言冊上吐槽,為什麼貓的天空之城沒有貓咪呀。後來讀了它家的品牌故事,才知道原來不是因為有貓。而是開店的時候,店主女主人姓毛,與貓諧音。開書店一直是女主人的夢想,於是男主人就開了一家小小的書店,作為禮物贈送給女主人,並以她的名字命名。
  • 自從我家貓惹了外面的鳥,一切都完了
    我至今都不知道這麼可愛的小貓咪到底怎麼惹到了外面的烏鶇!事情是這樣的!19年四月的某一天,我家貓照例上窗臺看看風景,我就聽到外面有一陣很犀利的鳥叫聲,然後窗戶就變成這樣了。那個烏鶇從電線桿上往上飛再向下俯衝旋轉,一路尖叫,然後往我家窗戶上撞,一個大轉彎,屁股對準我家窗戶就開始噴便便,我家貓瞬間跳下窗臺,我都嚇傻啦!還好我家貓沒被噴到,不然我又洗窗戶又洗貓,勞動超標了。這些鳥每天在我家門口的電線桿上輪番蹲守。觀察了幾天我發現它們還是有組織的,搞輪班制,你走了我來,我走了你來。
  • 從貓知道你的一切:明明可以靠臉吃飯的貓 ,卻非要靠冒險徵服世界!到村上春樹的貓
    村上春樹的書中這些寫貓:「 貓各自獨立,又相互取暖。人也一樣,只是需求總是大於給予 ... 」「貓各自獨立,又相互取暖。人也一樣,只是,需求總是大於給予。」「貓在何時消失都不足為奇。它們的存在感如此稀薄,猶如悄無聲息的影子,而這也更襯出其可貴。
  • 你知道貓的品種,但是你知道品種貓嗎?
    說起貓的品種大家可能會如數家珍的叫出來不少,但是對於品種貓的界定,我想好多人就並不知道了。圖片來源於網絡說起這個,就不得不說品種貓協會了。品種貓協會的建立的初衷,說到底是為了保護這些貓,在我們不需要它們繼續捉老鼠的現代與我們共同生活。
  • 被貓叼走了。貓呢?不知道
    每天早上都是被魔音穿耳的貓叫聲給喚起,今天早上一片安寧沒有貓叫聲,睡了一個自然醒。起來之後習慣性地去倒貓糧,驚悚發現貓兒食盆旁一隻魚張合著嘴奄奄一息。猛然想起昨天帶回的幾條鯽魚。微信上面詢問老公把魚放哪裡?
  • 《回到過去變成貓》:我變成了貓,才知道貓的一生可以這麼精彩
    貓表達感情的方式可以直接,也可以扭捏,人也一樣。《回到過去變成貓》作者:陳詞懶調。2013年,玩世不恭的鄭嘆一覺醒來回到了2003年,而且變成了一隻大黑貓。化身為貓的鄭嘆結實了許多貓友,還和鸚鵡、荷蘭豬等動物成了朋友。鄭嘆的日常就是吃吃喝喝、觀察周圍的人,適應貓的各種生活習性。鄭嘆作為一隻貓,能夠聽得弄人話,它會除了會貓會的,還會貓不會的,比如:唱歌、賺錢、救人、拍電影、開車等等。
  • 一切為了貓主子|設計,原來如此!
    逗貓棒就是一種「科學產物」。作為很多寵物用品品牌的標配產品之一,有的品牌開始以寵物行為為前提去思考產品設計邏輯。 「很多品牌做一個逗貓棒,會考慮做一個吸引小貓玩的逗貓棒,」寵物用品設計開發公司 pidan 創始人馬文飛告訴未來預想圖,「但貓在玩逗貓棒的時候,本質是一個捕獵動作,而不是一個玩樂動作。」
  • 知道你的貓主子是怎麼想你的嗎?貓:呵,我的舔狗又來了
    貓主子簡直是世界上最可愛又最難纏的生物了。她心情好時,突如其來的wink真真的融化貓奴們的少女心。但絕大時候,貓主子簡直就是貓奴們的「老佛爺」,天天好吃好喝的供奉著,還要時不時的愛上一頓「佛山喵喵拳」。但是自己養的貓,跪著也要舔完啊。下面帶大家看一下,貓奴到底可以為主子卑微到什麼地步。
  • 你不是家貓,根本不知道家貓有多慘
    作為一隻職場貓,我本身對於家貓的生活並沒有太多了解,基本上也和很多人一樣,覺得它們有鏟屎官養,總歸過著不錯的生活。但前幾天,我收到了一封一隻家貓的來信,堪稱字字泣血,見者傷心!我才明白,天將降大任於斯喵也,即使是做一隻家貓,這一生也有操不完的心…… 好了,讓我們一起看看這封信,解開長久以來對「做家貓,享清福」的誤會吧!
  • 迷惑行為大賞:貓知道尾巴是自己的嗎?
    從經濟學角度來說,養一隻貓要比養一隻狗更具有價值。如果你養了一隻狗,那麼你只能有一隻狗,然而,如果你養了一隻貓,那麼你將同時擁有一隻貓和一隻狗,從此擁抱雙倍的快樂,過上貓狗兩全的幸福生活。狗身上只有一部分,從頭到尾都是純純正正的汪星人。
  • 養了一輩子貓都不知道的「貓理論」
    科學家一直熱衷於拿老鼠做實驗  但你是否知道科學家也愛拿貓來說事
  • 貓知道自己是貓麼?其實貓自視甚高
    如果家中沒有其他貓,那麼這隻貓會將鏟屎官「映射」為自己的榜樣,換言之隨著貓年齡的增長,貓會更深地相信自己和鏟屎官存在某種高度相似的共同特點,雖然體型大小有較大差異,但貓會認為你們是同類。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寵物犬身上。
  • 黃白貓和橘貓的區別,你知道嗎?
    黃白貓是泛指所有毛髮黃白相間的貓咪,沒有具體品種和紋路的限制,而橘貓通常有全橘色和白橘色兩種,也不是專指一種品種,而是只要帶有橘色毛髮的,都可以叫做橘貓,在家貓中比較常見,和黃白貓相比,只是橘貓的顏色更深一些。
  • 養貓後才知道,這些「貓用品」其實可有可無
    很多剛開始養貓的主人為了給貓咪更好的生活,會選擇購買很多物品來豐富貓咪的生活。但其實當你正在養貓就知道,有些「貓用品」其實可有可無,看完這篇文章,讓你省下一筆錢!項圈和衣服貓咪喜歡上躥下跳,穿著衣服只會影響它自由的活動。建議除了需要保暖的無毛貓,或者生病體質差的貓咪外,其他貓咪不需要穿著衣服。而脖子上的項圈,容易被物品勾住,稍有不慎,可能會導致貓咪死亡!
  • 為什麼有潔癖的人不要養貓,看了這個文章之後你就知道了
    我家貓們開始換毛了。雖說是他們換毛,但是對於同居一室的我來說,也產生了很多影響。警告,以下內容,想養貓的人來說,慎點!養貓的同胞們,我們可以一起來吐槽。一:人前小仙女,人後小邋遢。二:睡前嘴上是唇膜,早上嘴上是貓毛嘖,說起唇膜,可是人手一個,不知道其他養貓的人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可是我,已經從不適到了麻木。每天睡前嘴上塗了厚厚的唇膜,早上睡醒感受的不是水嘟嘟的嘴唇,而是一嘴的貓毛。尤其是現在換毛的季節,更甚。
  • 貓也會得抑鬱症?如何知道你的貓是不是在傷心?
    在大多數情況下,養貓的人不知道為什麼他們的貓難過或沮喪。但是,通過尋找一些跡象,您可以放心知道它傷心可能是暫時的。另外,了解有關貓的一些常見抑鬱症原因並對症下藥是必要的。貓傷心的跡象一張圖片勝過千言萬語。所以,貓的樣子是注意貓可能會抑鬱的最直接的方法。聲音提示或發聲變化:您的貓可能比平時發出更多或更少的叫聲。這些都是非常明顯的跡象,表明您的貓可能不高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