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優質高產栽培技術!幾個關鍵時期的管理!

2020-12-21 無我成風

在平菇栽培中,要注意幾個關鍵時期的管理。高溫期是指日最高氣溫在28℃以上的這段時期,中原地區主要指6月、7月、8月。此期大多數平菇的品種都不能正常生長,病蟲害活動獵簧,平菇生產困難較多。但是平菇價格高,種菇效益較好。

適宜高溫期栽培的平菇優良品種較少,從河南省廣大菇農的實踐中得出,亞光1號、PO1、ZP一1、558等品種在適應性、出菇和品質方面有一定的優勢,紅平菇、側五雖然耐高溫,抗逆力強,產量高,但品質較差。

為了避免高溫期內的雜菌汙染,配製培養料一定要選擇新鮮、無黴變的優質原料,使用前最好在陽光下曝曬1~2天,配料時應加大生石灰用量,使其達到5%~出%,並添加多菌靈或其他殺菌劑,麥麩及其他營養不宜多加

拌料時要控制培養料的含水量,原料最好進行發酵處理,發酵過程中如果發現蟲害要及時向料中噴灑適量的殺蟲劑。

接種時要加大菌種用量,平菇生料栽培用種量一般為10%左右,高溫期栽培時用種量要增加到15%~20%,這樣發菌快、菌絲生長迅速,可減少雜菌侵染機會

溫度高時,播種後的平菇菌袋要單層擺放於培養室的地面上,袋與袋之間留出一定的間隙,防止袋內料溫過高發生燒菌。同時,注意觀察菌絲生長狀況,及時翻袋,防止料溫超過40℃。有條件時可以用空調或電風扇降溫,培菌期加強通風。

高溫期生產平菇,要選擇通風良好、用水方便、遮陽效果好的場地,半地下菇房、塑料大棚外層要覆蓋較厚的草簾,也可在大棚四周點種絲瓜等植物,用植物莖葉遮擋陽光。

平菇菌絲布滿袋後,要及時移入出菇場地,解開袋口,晴天多噴、勤噴水,雨天少噴或不噴水,增加空氣溼度,加強通風。平菇原基形成後,保持菇棚內空氣相對溼度85%左右,每天通風2~3次,防止菇棚內高溫高溼

高溫期平菇生長旺盛,從菌蕾形成到成熟只需3~4天,當菌蓋與菌柄相連處出現白色絨毛狀物時,要及時採收。採收過遲,平菇菌肉組織老化,抵抗力降低,易破碎腐爛。

高溫期是平菇病蟲害發生盛期,要堅持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原則,切實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防治方法參閱病蟲害防治技術部分。

低溫期是指白天最高氣溫低於10℃的一個關鍵栽培時期,即每年的12月至第二年的2月,大約100天。這一時期,太陽照射時間短,黑夜時間長,平菇生長遲緩。但低溫期病蟲害較少,採取相應的技術措施,也是獲得平菇高產高效的有利時期。生產中單純型的低溫型品種較少,而廣溫或中溫型的多數品種在低溫期表現較好,如推廣1號、新831、園林802、清豐1號、江都792、平雜17、豐抗90等,都可作為此期利用的品種。低溫期出菇或在低溫期栽培,平菇的培養料可以選擇加富型、如秋冬季節栽培,培養料可添加一定量的麥麩、白糖、餅肥、尿素、玉米面、豆面、過磷酸鈣和磷酸二氫鉀等。

在低溫期栽培時,混拌好的培養料可直接裝袋裁培,也可發酵7~10天後再裝發栽培。裝袋多採用分層播種法,用種量10%~15%,裝好的菌袋可擺成6~8層,為了提高料溫,可在菌袋上覆蓋塑料塑膜或草簾。塑料大棚和日光溫室是低溫期較好的出菇場地,尤其是日光溫室冬季採光好,升溫快,保溫好,有利於平菇的生長。一般的塑料大棚內要設置專門的加溫裝置,如設置專門的加溫火道,用普通煤爐加溫時則一定要將煤煙排出棚外

低溫期菇棚管理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增溫保溫。要採取加厚菇棚上部的保溫層、通風窗加蓋、菇房加門等措施,防止菇棚不合理的通風降溫。

當菇棚內溫度低於8℃時,平菇生長遲緩、在4℃以下時,平菇生長受到抑制可以採取人工加溫措施,使菇棚內的溫度保持在10~20℃。低溫期菇棚內的水分散失較少、需水量相應減少、每天噴水1~2次即可保證菇棚內的溼度。

低溫期菇棚內通風和保溫相互矛盾,溫度低平菇不能生長,通風不良又會引起病菇、畸形菇增多,因此只有保溫和通風協調管理,才能保證平菇正常生長。一般情況下氣溫高時多通風,氣溫低時少通風。

周年生產技術!

要實現平菇周年栽培,保證全年有菇,必須選擇和搭配好不同溫型的品種。春栽品種2~4月栽培,5-9月出菇,應選擇中高溫型品種,如推廣1號、清豐1號、豐抗90等。夏栽品種5-7月栽培,6~9月出菇,要選用耐高溫品種,如PO1、ZP一1、558、紅平菇、側五等;秋栽品種8-11月栽培,10月至第二年5月出菇,可選擇廣溫型的品種,如推廣1號、新831、江都792、清豐1號等;冬栽品種12月至第二年1月栽培,1~4月出菇,要選擇耐低溫型的品種,如831、PK、棕頂81等

春季栽培時氣溫比較適宜菌絲生長,此期要注意培菌環境通風,防止二氧化碳濃度過高而影響菌絲生長。同時保證環境空氣相對溼度在85%左右,減少陽光直射,防止春末氣溫陡然升高造成高溫高溼環境。

夏季栽培時,培養料要添加多菌靈、敵敵畏等防病蟲的藥劑,減少用水量,同時應注意通風降溫、防止料內高溫而燒菌

要減少光照、勿使陽光直射、防止高溫高溼、可採取少量多次的噴水原則,保證平菇生長對水分的需求

秋季裁培要搞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溫度控制在10-25℃,空氣相對溼度保特在85%左右。

冬季栽培以增溫保溫為主要任務。秋冬季栽培時培養料中可以適當添加尿素和麥麩類的營養物質。

相關焦點

  • 辣椒高產栽培及栽培技術
    本期題目:如何種植高產辣椒,種植花椒的技巧三農簡介:胡椒是一種我們都喜歡吃的蔬菜,大多數家庭都有很多胡椒粉,甚至很多人都離不開他,特別是在一些地區,花椒可以作為自己的地方文化,而且花椒種植的範圍很廣,世界大部分地區都有種植花椒,所以花椒的種植特別愛家鄉
  • 木瓜的高產種植技術,以及栽培管理的要點
    本期主題:木瓜的高產種植技術,以及栽培管理的要點三農導語:木瓜在我國南方地區屬於比較常見的水果品種,相信大多數人都比較熟悉,木瓜不僅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而且還可以製作成中藥使用,屬於藥食兩用的瓜果。因此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歡,其市場需求量較大,有著非常好的經濟效益,並且木瓜適應性較強,種植簡單,也受到了很多種植戶的歡迎,種植木瓜還是比較容易的,但是木瓜要怎麼栽培才能達到高產卻是個難題,下面就讓小編來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木瓜的高產栽培的技術吧。
  • 夏季平菇「難養」,栽培要注意六要點
    先後主持和參加省部級課題11項,獲山東省科學技術獎5項,在食用菌菌種復壯和選育、高產無公害栽培技術、菌渣基質化利用等方面有深入細緻的研究和獨到的見解。   平菇是一種易栽培、產量高、高附加值的菇類,越來越受到城鄉居民的喜愛。常規栽培平菇一般是秋季、冬季和春季,在高溫高溼的夏季,平菇易發生病蟲害,很少有人栽培,導致平菇貨源少,市場供應不足,所以價格相對較高,是常規栽培季節的3-5倍。
  • 朝天椒優質高產栽培技術
    3、苗期管理培育壯苗的關鍵是加強苗床管理,進行煉苗壯根。椒苗粗壯、根系發達是朝天椒高產穩產的基礎。在育苗前期和中期以促為主,前期做好保溫防凍,促進早出苗、出全苗;中期合理調節溫溼度,防止燒苗,促進苗生長;後期放風煉苗,控制灌水量,防止徒長,提高幼苗適應性,促進花芽分化。移栽前5-7 天,進行煉苗、蹲苗。
  • 野香優莉絲的品種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
    野香優莉絲的品種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宋 明野香優莉絲是廣西綠海種業有限公司培育而成的一種新型優質水稻品種,審定編號為桂稻審 2017045 號,屬於優質香型雜交水稻品種。該品種在 2017 年通過審定,其特點在於適應性強、適口性好、優質高產。為壯大「廣西香米」產業和促進扶貧產業開發力度,形成更大的品牌效應,對野香優莉絲採取了適應性栽培引種試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該品種基於其市場價格高、抗逆性強、優質高產等優勢,在市場上取得了較大的成功,也促進了優質稻穀的快速發展及推廣種植。
  • 南瓜高產種植技術和田間管理,這四點很關鍵!
    本期主題:南瓜高產種植技術和田間管理,這四點很關鍵!三農導語:南瓜是一種很常見的蔬菜品種,在中國大部分地區均有栽培。其食用價值極高,富含多種營養物質和人體所需的維生素、礦物質,具有解毒、助消化、消除致癌物質等功效,南瓜的果實作餚饌,亦可代糧食。
  • 苦瓜高產栽培技術
    總結苦瓜高產栽培技術,包括品種選擇與種子處理、選地、播種育苗、適時移栽、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內容,以期為苦瓜種植戶提供參考,實現高產優質。
  • 上海地區櫻桃優質高效栽培關鍵技術
    上海地區櫻桃優質高效栽培關鍵技術孫 清等中國櫻桃,原產於長江流域,距今已有 3 000 多年的栽培歷史;而歐洲甜櫻桃是由當時的傳教士、僑民引進國內,具體的栽培記錄始於 19 世紀上海地區早有引進甜櫻桃品種,但並未形成大面積的種植,這是因為上海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多雨,並不適宜傳統櫻桃品種栽培,主要表現為畸形花多、坐果率低等。在實際生產中,要使定植後的櫻桃儘快擴大樹體、形成良好的樹體結構,品種選擇、苗木定植、土肥水管理、果樹管理及病蟲害防治是關鍵因素。
  • 棉花高產的十大關鍵控制技術
    這些限制因子每年都在棉花生產管理中影響著棉花產量的形成。採取有針對性管理控制技術,降低關鍵限制因子對產量的影響,實現高產至關重要。如通過塑型技術,解決通風透光差的問題,通過肥水合理運籌解決早衰問題,通過智能信息化技術,解決病蟲危害難以早識別問題等。
  • 雜交棉的高產優質栽培,麥林管理是重要一環
    雜交棉的高產優質栽培,麥林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要及時要細緻。從移栽到麥收,棉麥共生期有近30~35天,加強麥林管理,力爭旺苗出林。
  • 浙江百香果高效栽培關鍵管理技術
    浙江百香果高效栽培關鍵管理技術陳海棟百香果俗稱「巴西果」「雞蛋果」,原產於巴西,屬西番蓮科。百香果果實營養豐富,富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和游離胺基酸,其中 100g 鮮果中 Vc 含量高達 34.6mg。
  • 南瓜簡易高產栽培技術
    下面簡單介紹南瓜高產栽培技術:優選品種,培育壯苗南瓜品種繁多,有根據形狀取名、有根據性狀取名、有根據早、晚熟取名、有根據顏色取名等,目前推廣種植面積較廣的品種有:蜜本南瓜、金香糯南瓜、紅芳香南瓜,以及莖葉專用南瓜:「綠健」等品種;要求選擇抗病、優質、豐產、商品性好,適應市場需求的品種,採用營養土肥球育苗或營養盤定穴育苗或直播,以前兩種育苗為主推方式,以培育壯苗
  • 甘肅日光溫室番茄壟作單行密植高產栽培技術
    甘肅日光溫室番茄壟作單行密植高產栽培技術宣麗霞日光溫室蔬菜是武威市最具競爭力的特色產業之一,截止 2019 年武威市日光溫室蔬菜面積達22.46 萬hm2 ,其中番茄生產面積約佔 60%,栽培茬口以秋冬茬、冬春茬、夏秋茬為主。
  • 北方春季大棚黃瓜無公害早熟高產栽培技術
    北方春季大棚黃瓜無公害早熟高產栽培技術肖國勝春季大棚黃瓜早熟、早上市就可能抓住較好的商機,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為使早春大棚黃瓜既達到無公害標準,又達到高產、早熟的目的,現將春季大棚黃瓜無公害早熟高產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 淺析新疆棉花高產種植的十大關鍵控制技術
    3 新疆棉花高產種植的十個關鍵控制技術3.1 控制技術的精準性是高產的關鍵在看天、看地、看棉花、保障技術到位基礎上,棉田管理控制技術是否精準極為重要。目前管理控制技術首先存在的問題是盲目性,對棉田水、肥、藥、械的管理控制技術依據不清、跟著感覺走、跟著經驗走、跟著時間走,導致控制技術應用效果差。
  • 水果黃瓜栽培管理技術
    黃瓜是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蔬菜,它也有幾個品種,我不知道你是否吃過水果黃瓜,它看起來比普通黃瓜小,沒有刺,吃起來更方便,在市場上賣得很好。下面的編輯會告訴你水果黃瓜的栽培和管理技術。果黃瓜栽培管理技術1.培育壯苗種子應該用來播種,一種幼苗。 種子床可以用馬糞釀熱床或電熱溫床。 苗期溫度要求嚴格,適宜發芽溫度控制在24-26℃.. 出苗後白天保存23-25℃,晚上保存15-18℃.. 苗床營養配腐馬糞、爐灰等,以滿足疏鬆和肥沃的要求。
  • 胡椒高產栽培技術,值得收藏
    胡椒是烹飪中不可或缺的調味品,經濟價值較高,那麼它有哪些栽植技術?(一)選地整地1.選地:一個良好的椒園是胡椒高產的前提條件。根據胡椒對環境條件的適應情況,胡椒園的選擇要點如下。(1)選擇土壤疏鬆、排水良好的平地或緩坡地。
  • 0209今日看點《春早熟豇豆栽培技術》《越瓜保護地高產栽培技術》
  • 柚子高產栽培管理方法
    下面再一起學習一下柚子樹的高產栽培管理方法。一、柚子一般種植幾年結果?一般嫁接柚子樹4~5年就能結果,初果後1~2年就進入盛果期,實生樹要遲些,大約8~10年開始結果。此外,柚子樹結果時間也和管理有關,日常管理得當,結果早,管理不當,結果的遲。
  • 番茄樹式栽培技術管理,高產的關鍵因素要掌握,很實用的技巧
    番茄樹式栽培技術管理一、品種選擇番茄樹可以生長一年到兩年甚至更長,生育期要貫穿四季,所以在選擇和確定番茄品種時,首先應選擇無限生長型的番茄。同時還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1)品種的抗病性:應具有抗菸草花葉病毒、葉黴病、青枯病等病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