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曾在她的書裡這樣寫到: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他的心裡是喜歡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這位擁有者孤傲靈魂的驚世才女,面對一份炙熱的愛情,和那個自己很喜歡的人的時候,京自己孤傲的姿態卑微到了塵埃裡。
我不能說,這樣妥協的將就一個很愛的人有什麼錯,畢竟我們都曾為了一個人傻傻的付出過,在那段感情裡,我們因為喜歡,把自己的姿態放得很低。
即使是這樣,也甘之如飴。因為這就是愛情啊。
可是,在這段愛的卑微的感情裡,你一定承受了不少委屈吧。
那種,明明知道這段感情已經走到了崩潰的邊緣,可是你還是假裝含淡定的祈求著:只要那個人還沒有攤出分手的最後一張底牌,你就幻想著只要你聽話,懂事,溫柔,體貼就還是他公認的女朋友,你無數次警惕自己,不要放棄,只要他沒說分手,你們就還有可能。
可是,你知道麼,你這樣卑微的愛著,一次次打破自己的原則將就他的樣子,一點都不漂亮。到最後,你們這段已經瀕臨死亡的感情,只是感動了你自己而已。
網上有一個很扎心的評論是這樣說的,他說: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你也永遠留不住一個一心只想離開的人。
不是你不好,只是他要的不是你。
也許,漸漸的我們都會明白:人生裡有一種最好的東西叫得不到。
漫漫人生裡,愛而不得早已是每一個人的常態,與其卑微的去感動那個不再愛你的人,和那份不可能走到終點的愛情,不如乾脆的放手,不再卑微的乞求。
我一直認為,長久幸福的愛情都有一個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兩個人必須是人格獨立的。如果一方付出的多,另一方付出的少,可能在一開始的時候因為愛情,付出的多並不在意。可是其中一個人必然會越走越累,而另一個習以為常。直到有一天,一直付出的那個人覺得不平衡問:為什麼付出的那個總是我?而習以為常的那個人會說:我沒有要求你做這些啊,如果覺得不合適,那就分開吧。
失望攢夠了,再期待也會決絕離開,沒有回應的感情,終有一天也會釋懷。
不要把回憶弄得比餘生還長,所有的傷痛,聯通那個人帶給你的美好回憶都會隨著時間慢慢淡去。
未來的路那麼長,你一定可以找到那個值得你愛的人,也會擁有一份平等的,只屬於你一個人的美好愛情。
別再卑微的愛著那個不可能的人了,也別在乞求那個人會愛上你了,你那麼好,一定會遇到真正把你視為珍寶的人的。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平等的付出與收穫,才能讓愛情健康持續的走得更遠,希望每個姑娘都能夠找到那個真的愛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