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聯播,一直是新聞界的標杆,也是最具影響力的一檔新聞節目。但是在怎麼樣,對於新聞主播們也說,也是一個職場。雖然單位對主播們的失誤有了嚴格的規定:明文規定播錯一個字是50塊,字音讀錯要扣,音調讀錯也要扣。而且出錯是有連坐制度的,我罰了50,我的分管領導也要罰50。
這樣看來,主播們稍微出了一點失誤,50大洋就沒了。而且這個制度更考驗主播們的是「連坐制度」,因為自己的失誤,領導也要跟著承擔責任,可見壓力有多大。
最為最權威最專業的一檔新聞節目,央視的要求其實也不為過。就是要求員工們能夠精益求精,以最好的姿態來給所有的同行樹立一個榜樣。
但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央視主播雖然影響力大,但是壓力也特別大,而且也有很累的時候。出現失誤也是可以理解的,雖然失誤的時候確實也受到了沉重的處罰,但是確實也給觀眾「逗笑了」。失誤,只是要無心的,有時候反而會擦出不一樣的火花。
來看看一些主播們的口誤瞬間。
央視主播們雖然失誤了,但是網友評論卻「一邊倒理解」。並沒有因為失誤而批評主播們不專業,反而是心疼主播們「非常不容易」,能做到這樣已經非常專業非常厲害了。最主要的,看到主播們失誤確實好笑,「笑得好開心」,並不是諷刺的笑,而是真的發自內心對主播們失誤的觸動和對主播們敬佩的笑。
失誤,就是「專業」不小心打了盹
央視主播們之所以失誤了還能被完全理解,正式因為他們忠於自己的職場,展現給大眾的,就是努力讓專業更上一層樓的樣子。而且,確實他們也做到了,在多少的日日夜夜的播報中,工作量大,要記新聞通稿都非常消耗腦細胞,還要字正腔圓,鏗鏘有力,時刻容光煥發,精神抖擻地面對每一次鏡頭。這也不是一般人就能夠做到的。
也不是一上任就能完全做好的。之前剛上任的主播在接受採訪時,都坦言第一次上《新聞聯播》「很緊張」。
所以,還要經過長時間摸爬滾打的「歷練」,才能換來一次次專業度高,業務能力強的畫面。就連在新聞聯播的「老司機」趙普,也坦言一開始「經常每個月被扣錢」,而且「念錯的很多,數不勝數」。可見歷練的重要性。
所以,如此努力上進的他們,觀眾們也看到了,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也就非常能理解他們。失誤,其實就是主播們的「專業」不小心開了個小差,打了個盹兒而已。
但是,在職場上,不可原諒的,就是「經常失誤」,而且還是低級錯誤,或者重複出現同樣的錯誤,屢教不改,不求上進。這種幾乎就是職場的「全民公敵」。而且這種人居然在職場中非常常見。
我們總會在某個職場,遇到這樣不專業還「戲精」的人。明明自己失誤了,卻一點也不專業。而且還會在一些低級錯誤裡面不斷重複「失誤」。過後也不會有壓力,也不會自我反省,渾渾噩噩,渾水摸魚。這種吃相不僅「難看」,也讓人無語到笑不出來。專業性,業務能力也看不出來,還一直給人添麻煩,簡直就是「職場毒藥」。
向「失誤」的人學習
有些人,失誤了,但依舊招人喜愛,這就是一種魅力。這種魅力只有努力上進,不斷自我反省,勤勤懇懇,專業過硬的人才具備的。我們在佩服人家的同時,更應該向他們學習。並不是學習他們的「失誤」,而是學習他們的「魅力」,他們的「精神」。
都說「在職厭職」,可能主播們也不一定每天都那麼「愛崗」,但是敬業卻是他們每天的「必備品」。我們在職場也一樣,「失誤」確實是在所難免,但是為了讓自己的工作能力更上一層樓,在「失誤」了過後,更應該重視「失誤」。
雖然我們出現了「失誤」,並不用像主播們一樣需要每次都扣錢,但是如果我們沒有知錯就改,努力學習的意識的話,恐怕以後扣得,說不定就是情商和智商的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