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的工夫,2020年已經來到最後一個月了,你是不是還欠著自己一趟說走就走的旅行呀!冬天去哪兒最合適呢?當然是泡溫泉了!
擇一周末去福州,到曇石山遺址聽一聽福州上千年的歷史;放鬆身心去源脈泡一會溫泉;探訪福州百年古建築宏琳厝;最後在上下杭吃一頓地道的福州菜。
如果你想了解一個城市,最好從它的歷史淵源著手,你會在暢遊過程中有不一樣的感受。福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晚期,其曇石山文化至中原商周時期的黃土侖類型彰顯著閩族先民們那時的智慧,在福州述寫漁獵、採集,原始農耕等社會文明,曇石山文化博物館絕對不能錯過。
不巧的是,我們去的時候遺址博物館正在升級改造,主展廳參觀不了,好在副展廳裡,還有與曇石山文化相近的良渚文化展,可以飽飽眼福。
在山上的遺址廳裡,完好的展示了挖掘的現場,很多歷史遺蹟和特色展品也展示在此處,非常值得停留考究一番。
曇石山遺址讓人匪夷所思和感嘆的是它另一個名字「貝丘遺址」。自1954年發現以來經過8次考古發掘,發掘面積達2000平方米,幾乎是由當時人們丟棄的蛤蜊殼、貝殼、螺殼堆積起來的,厚度一般在1米左右。
歷史遺址除了能窺探到古時福州社會活動行為外,還可以見證到一種文化的形成的軌跡,在131號夫婦合葬墓裡出土的陶釜18件,正是古人愛喝湯的證據。
而所有出土的陶器都是在人的左邊,可見,在還沒有文字書寫需求的時候,沒有左右撇子的區分。
除了去當地博物館了解福州的歷史外,有著民間故宮稱號的宏琳厝也是個不錯的選擇。這座全國最大的、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單體建築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閩清縣坂東鎮新壺村的宏琳厝是由新壺裡始祖藥材商人黃祖嘉於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始建的,歷時28年才全部落成,距今已經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了。
從空中俯瞰宏琳厝,灰瓦白牆,縱橫有序,飛簷反宇,很標準的一個「一縱一橫」三進院落,一條中軸線,左右中心對稱的建築。
打開這扇門,就走入了宏琳厝200年的歷史裡,宏琳厝佔地面積一萬七千多平方米,住房666間,號稱民間故宮。三進院落的第一進是家族中的小字輩居住的,環廊外側為私塾院落;第二進院落是留給家族中的壯年居住的;第三進的建築要比一、二進更高大,那是因為第三進是給家族中的老人準備的,建得高所以廳堂寬敞明亮,裝飾更考究。每個區域都分工明確,布局合理。
徘徊古厝中,古厝中的每個建築細節都讓人感嘆古人的匠心精神,門口的華表,精緻的小花園,大氣的正廳,門窗精細的木雕,舉人家才能有的燕尾脊,小姐的閨房......
透過建築,似乎能穿越時空,回到一兩百年前,看主人在門口列隊迎客,家主在甬道下馬,小姐在二樓閨房拋繡球,孩子在私塾上課......
趕了兩個行程後,找一家溫泉酒店放鬆一下身心吧。在這秋冬交際的關鍵時刻天氣漸寒,夜晚下霜,晨起陰冷,應對寒冷最好的辦法當然就是全身浸泡在暖暖的溫泉水中。
源脈溫泉的溫泉水來自福州湖東路的紫荊井,井深753米,日出水量2600噸,最高出水溫度103度,水質清澈,無色無味,含鉀鈉鈣鎂鋅等十七種礦物質和有益於人體的微量元素。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溫泉含有一種自然界十分稀有的氡,具有極高的醫療價值。為什麼說源脈溫泉是「貴族溫泉」,那是因為源脈溫泉屬於氡型矽酸泉,易被人體吸收,能有效的維持人體的電解質平衡和生理機能,具有良好的軟化血管的功能。
走進溫泉園中,你會發現園區內的私密性做得很好。一汪一汪的水池裡是各種各樣的溫泉,有嫩滑肌膚的牛奶泉和紅酒泉,還有清香的花瓣泉……
身臨源脈,環形走廊依園區圍牆而建,木質結構顯得古樸自然,屏風上刻著歷史文人雅士關於福州溫泉的詩詞著作,漫步其間,方能品味福州的溫泉文化。
如果第一次來福州不知道怎麼吃,那麼王莊阿咪大排檔一定是個不錯的選擇,本地人愛打卡,還上過央視,味道一定不會差。裝修的氛圍有點大排檔的感覺,很市井。味道比較驚豔的有特色菜:
魚餃:搭配甜辣醬,勁道的魚肉餡,一口下去,完美。
南煎肝:切得不算薄,但是嫩度很不錯。
荔枝肉:外酥裡嫩,酸甜可口,去福州吃美食必點。
那些美好的、熱烈的、疲憊的、恬淡的、溫暖的美好生活,在哪裡?我想帶著你一起去尋找答案,一起去傾聽、一起去旅行,一起發現生活無處不在的美好。下一個目的地是哪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