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京市,簡稱「京」,古稱燕京、北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是一座有著三千多年歷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著不同的稱謂,大致算起來有二十多個別稱。北京成為國都後,也多將其稱為京城。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首都北京城古代歷史上的三大名人!
第一位:愛新覺羅·玄燁
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年號「康熙」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執政初期,國內國際形勢非常嚴峻。面對嚴峻局勢,他堅持大規模用兵,以實現國土完整和統一。康熙帝少年時就挫敗了權臣鰲拜,完全奪回朝廷大權,開始真正親政。九年,肅正朝綱,恢復內閣制度,頒布《聖諭十六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農曆十一月十三日崩於暢春園,終年69歲。廟號聖祖。
第二位:愛新覺羅·胤禛
愛新覺羅·胤禛(1678年12月13日 —1735年10月8日),清朝第五位君主(1722年—1735年在位),定都北京後第三位皇帝。年號雍正。生於北京紫禁城永和宮。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帝在北郊暢春園病逝,他繼承皇位,次年改年號雍正。雍正帝在位期做了一系列改革。為加強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統治,實行改土歸流。廢除賤籍制度,實行攤丁入畝,減輕了無地、少地農民的經濟負擔,促進了人口增長。雍正帝的一系列社會改革對於康乾盛世的連續具有關鍵性作用。雍正十三年(1735年)農曆八月二十三日駕崩,終年58歲。廟號世宗。
第三位:愛新覺羅·弘曆
愛新覺羅·弘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後的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在位六十年,禪位後又繼續訓政,實際行使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最長壽的皇帝。乾隆帝是中國封建社會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間清朝達到了康乾盛世以來的最高峰,乾隆時期武功繁盛,在平定邊疆地區叛亂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績,並且完善了對西藏的統治,正式將新疆納入中國版圖,清朝的版圖由此達到最大化。但閉關鎖國政策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中國正處於近代的前夜。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禪位於第十五子顒琰。嘉慶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去世於養心殿,享年89歲,廟號高宗。
以上就是北京城古代歷史上具有卓越貢獻的三大名人!是不是很震撼!你還知道哪些名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