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中央社」4月26日報導,有臺媒報導稱,臺「中科院」研發的射程達1500公裡的「雲峰中程飛彈」4月份已試射,對此臺「中科院」不予評論。學者蘇紫雲認為,「雲峰中程飛彈」可以直接對中國大陸軍事基地發起攻擊,從而擾亂解放軍的作戰節奏。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臺「中科院」近期在屏東九鵬基地密集試射各式中程飛彈與火箭系統,4月14日及15日在九鵬、蘭嶼、綠島與花蓮海面,實施射高無限的飛彈射擊,傳聞是「中科院」擎天計劃室,試射了雲峰中程飛彈。
對此,臺「中科院」回應稱,各項武器研發測試,均依照規定事先完成射擊通報公告,並視當時天候環境及任務狀況實施。同時也指出,有關武器研發測試,均涉及「國防機密事項」,對此不予評論。

對發展雲峰飛彈對臺灣軍事戰略的重要性,臺「國防安全研究所」所長蘇紫雲表示,「核阻嚇」的另一面就是「傳統阻嚇」,就軍事防禦角度來看,發展「雲峰」飛彈是有必要的。
蘇紫雲表示,發展「雲峰」飛彈「目標不是殺傷敵人,而是剝奪敵人的作戰能力」,其主要的目標是機場、港口、指揮中心等具威脅性的目標。而臺灣是戰略守勢,但臺灣「堅持不會開第一槍,只有遭遇威脅才使用」。
蘇紫雲說,根據外界推測,「雲峰」飛彈的射程可能達到1500公裡,可直攻大陸中部戰區的第二線,讓解放軍失去作戰的節奏。

蘇紫雲稱,「雲峰」飛彈或是其他陸攻型的巡航飛彈,是重要的不對稱作戰工具。解放軍空軍對臺灣威脅最大,因此若能夠攻擊解放軍的空軍基地,讓解放軍空軍無法採取計劃性的起飛行動,臺灣防禦的成功率就能夠大大提高。
(編輯:H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