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學者:拜登政府對臺海危機感和敏銳度遠高於川普團隊

2020-12-26 生林聊臺海

據中評社報導 「臺海局勢與中國周邊安全」研討會12月19日下午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舉行,來自兩岸三地的專家學者就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及臺海局勢進行了深入討論。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教授、原陸委會副主委趙建民認為,川普時期的中美關係變化使得美國對兩岸和解的支持度以及對兩岸衝突的敏感度都有所下降,直接影響到兩岸互信。比如,北京對兩岸的定位受到根本性影響,對兩岸和解政治基礎直接造成削弱的效果,對臺灣藍營希望兩岸和平發展的論述也增加了困難。未來一年拜登政府上臺以後,這個情況將會有所改變。一方面,畢竟拜登在未來四年沒有再選舉的壓力,另一方面他是一個對外交涉入很深的總統,從1996年臺海危機時就在參議院擔任資深外委會委員,在歐巴馬政府時期還直接參與亞洲再平衡政策。因此,他所組的國安團隊對臺海形勢的危機感和敏銳度都遠要高於川普團隊,中美未來制度化和可預測性會增加,雙邊也會從過去的對抗走向有合有分。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原陸委會副主委黃介正表示,過去兩岸官方關係中斷時,臺北與北京的主要交鋒戰場在華府;如今加上美中進入長期戰略競爭狀態,臺海周邊反倒成為兩強爭霸的擂臺。他認為,美中強權爭霸將持續相當時期,而兩岸關係必將在很大的幅度上,受到美中關係格局變化的牽動,且臺灣和周邊鄰邦被迫站隊選邊的壓力,不會因美國政權輪替而輕易解除的情況下,兩岸關係前景仍多艱險。他指出,兩岸關係在近年已有急速趨向危殆之勢,如何在新形勢下尤其在此刻穩住臺海情勢,兩岸仍有共同責任。目前兩岸恢復官方聯繫渠道固多困難,但如何區分兩方軍隊例行演訓與緊急應對,仍然是避免因意外、誤判而影響兩岸關係和平穩定與融合發展大局的關鍵。

相關焦點

  • 誰在炒作川普訪臺?拜登政府讓蔡英文有苦難言丨慢點·觀察
    而川普的目的之一,是為了把拜登逼到毫無退路,讓拜登沒有修補中美關係的機會,並防止美國在臺灣問題上「走回頭路」。宮崎稱他的分析源自某美國前政府高官,這位高官主張,「川普如果在卸任前訪臺,將是改變現代史的大事件」,並可以和1963年美國前總統甘迺迪訪問柏林、給予當時的蘇聯一記「重擊」,相提並論。
  • 川普不按常理出牌 臺海局勢更兇險
    由於今年適逢美國大選年,外界多認為美國這一系列行徑主要是為了轉移國內疫情失控、經濟低迷的焦點,企圖挽救角逐連任的川普落後的選情。其實,美國政客在選戰期間打「反中牌」並不罕見,但像川普政府這樣做出「關閉中國總領館」的激烈行徑可謂前所未有。由此可見,川普及共和黨為了保住政權已是不擇手段,下一步意欲何為?不少人分析,美國可能劍指南海或在臺海問題上進一步挑釁中國。
  • 藍營學者:「臺灣牌」將隨川普出局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芙特(如圖)的訪臺臨時遭到國務院喊卡,雖然國務院聲稱,這是為了確保政府交接能順利進行,而取消所有國務院官員出訪計劃的一環,但似乎也間接顯示川普政府已不再打臺灣牌。儘管蓬佩奧原先仍想臨別秋波大打「臺灣牌」,一連串做出美臺政軍交流、派遣克拉芙特訪臺及廢除美臺官員互動禁令的大動作,意圖刺激北京,並留下「反中」政治遺產;但是,這些宣布和動作都未必能改變拜登的對臺海兩岸的政策,最多只會增加新政府在調整對華政策過程中的難度而已。對於蔡英文當局來說,美方主動取消克拉芙特女士的來訪,不啻是一種解脫。
  • 拜登組建政府過渡團隊:加州成為主角 矽谷又愛又怕
    但拜登團隊也只能等到明年1月底才能接過美國疫情的爛攤子。拜登強調要打造一個「看起來像美國的政府」,這個過渡團隊成員也體現了足夠的多元化,女性比例超過了一半,更有亞裔和非裔女性,還有LGBTQ人士。在川普政府,白人男性的比重達到了四分之三,而歐巴馬政府時期這個比重只有三分之一。在拜登數十人的政府過渡團隊中,出現了不少與矽谷密切相關的人士。
  • 「臺灣牌」依然是美國重點 但拜登會換個打法嗎?
    川普離開白宮倒數不到一個月還在向中美關係動刀,籤署了《臺灣保證法》,而中方剛剛出臺了修訂版的《國防法》,據報也在醞釀研製針對臺灣的《國家統一法》。外界都在觀察拜登上臺後對臺灣問題的態度,臺灣問題是否會成為未來中美進一步緊張,甚至發生衝突的最大變數?近期也引起了討論。
  • 臺學者:「臺灣牌」將隨川普出局,蔡英文悵然若失
    美駐聯合國大使克拉芙特的訪臺臨時遭到國務院喊卡,雖然國務院聲稱,這是為了確保政府交接能順利進行,而取消所有國務院官員出訪計劃的一環,但似乎也間接顯示川普政府已不再打「臺灣牌」。儘管蓬佩奧原先仍想臨別秋波大打「臺灣牌」,一連串做出「美臺政軍交流」、派遣克拉芙特訪臺及「廢除美臺官員互動禁令」的大動作,意圖刺激北京,並留下「反中」政治遺產;但是,這些宣布和動作都未必能改變拜登的對臺海兩岸的政策,最多只會增加新政府在調整對華政策過程中的難度而已。
  • 川普團隊掀起跳船潮,臺當局是選擇「跳船」還是配合「最後瘋狂」?
    首先,川普政府離下臺只剩12天,美國國會又剛發生暴動事件,川普政府官員選擇此時赴臺訪問,民進黨當局接招或不接招都不對;其次,這雖是川普政府送給臺灣的「禮物」,但它必會對兩岸關係造成衝擊,恐讓臺灣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對於克拉夫特的訪臺,島內輿論也多不看好。
  • 美常駐聯合國代表竟是川普大金主 美專家:美大使來訪對臺灣無助益
    (中國臺灣網 張玲) 美知名專家:美大使來訪對臺灣無助益 美國知名臺海問題專家戈迪溫對中評社指出,美國駐聯合國大使訪臺是一個無助於臺海穩定的錯誤,臺灣從即將卸任、顏面盡失的川普政府的姿態中得不到什麼好處。包道格也認為臺灣由此不會有收穫,反可能有代價。
  • 「臺灣牌」玩壞了,民進黨當局無力對川普冒進行為說「不」
    儘管卸任已進入倒計時,川普政府粗暴插手臺灣問題的行動仍在繼續。臺灣學者戴萬欽指出,克拉夫特將訪問臺灣最多只有象徵意義,一是克拉夫特並非負責美對臺政策,份量與影響也不夠大;二來拜登政府1月20日上臺後,克拉夫特很可能不會被留任;三是即使訪臺,克拉夫特所做的任何承諾不太可能實現。也有觀點指出,克拉夫特最終能否訪臺,變數甚多。
  • 綠營學者聲稱:中美角力,臺灣是「前線中的前線」
    美國即將在11月舉行大選,島內綠營學者、臺灣國際法學會副秘書長林廷輝接受訪問時表示,川普的民調落後民主黨拜登有高達10%以上,如果沒有重大事件拉回來,加上拜登若找黑人、女性搭檔參選,對川普來說幾乎沒有翻盤的可能。
  • 拜登說美國不再獨行,可沒說美國會放棄霸權
    最後,拜登所謂的重返世界舞臺,美國不再獨行,並不意味著拜登會放棄維持美國霸權的戰略目標,而只是換一種方式去領導世界,也就是從川普政府時期的雙邊的對等談判或者交易,轉向多邊磋商,當然,經過川普政府的外交衝擊之後拜登政府也不可能完全回到川普之前的外交軌道和風格,非常可能的是,將歐巴馬主義和川普主義進行混合和調試,尋求一種中間道路,以更加低成本的方式,維護美國的領導地位。
  • 川普取消對臺交往限制?美國學者質疑意義:對臺灣沒好處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宣稱,除AIT以外,美國國務院的《外交事務手冊》與相關的「外交事務指南」中,指導行政部門以其他實體與臺灣當局接觸往來的所有部分,同樣作廢;「臺灣關係法」規定,行政部門與臺灣關係應由非營利的AIT處理。
  • 拜登上任,解放軍就攻東沙島?這回是日本學者寫的「劇本」
    拜登上任,解放軍就攻東沙島?這回是日本學者寫的「劇本」 2020年12月17日 14:05:00來源:中國臺灣網 隨著就職日期不斷臨近,對於拜登時代兩岸關係及臺海局勢變化,各方均有不少猜測。  近日,有臺媒推測稱,解放軍佔領東沙島的行動可能就在拜登上任後展開,「成為拜登總統任上首個臺海危機」。
  • 臺灣的安全是「紅線」?日本給拜登下「指導棋」包藏禍心
    川普政權的末日即將臨近,而拜登政府的對臺政策,註定不會與川普一樣極端,於是一些日本政客跳了出來,竟然敢給他的美國主子指手畫腳。據路透社25日報導,日本副防衛大臣中山泰秀25日聲稱,臺灣的安全是「紅線」,敦促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在面對「咄咄逼人」的中國時,「堅定」地支持臺灣 。東京與臺北一直眉來眼去,桌底下的小動作頻頻。日本政府儘管承認「一個中國」政策,但從未放棄對臺灣的野心。
  • 進入「看守時期」的川普政府還在瘋狂打「臺灣牌」
    1月8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回答記者有關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克拉夫特將於1月13日至15日訪問臺灣的提問時指出:一段時間以來,川普政府內的少數反華政客,明確地說,就是蓬佩奧之流在不斷上演「最後瘋狂」,不擇手段利用所剩任期蓄意破壞中美關係,服務其個人的政治私利。這種伎倆是逆歷史潮流而動的,是違背中美兩國人民友好和平願望的,必將遭到歷史的懲罰。
  • 川普挖坑讓臺灣跳
    首屆「臺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也將於11月20日在華府及臺北兩地以實體結合線上方式舉行,川普一再對中國大陸出拳,經貿戰、外交戰、「臺灣牌」會不會進展到軍事行動,全球都在看。 臺灣對美國政權交接前這股亂流,顯然是在操作左右逢源,混水摸魚策略。蔡當局一方面全然配合川普演出,也不得罪拜登。
  • 近半數臺灣民眾認為拜登不會派兵協防,港媒:臺海局勢民調變化大
    即將於下月20日上臺的拜登政府的對華、對臺海政策還不明朗,各方都在研判、預測。臺灣一份最新民調顯示,相隔兩月、相同問題的民調數據,出現很大變化。《ETtoday新聞雲》10日公布的民調顯示,在未來兩岸爆發軍事衝突時美國會否派軍協防臺灣的問題上,48.0%民眾認為拜登政府不會。這項數據與對上一次、今年10月所做的民調結果相比,增加13.0%。
  • 賈慶國:臺海、南海和意識形態領域
    現在美國大選結束了,拜登政府會上來,我是覺得拜登政府上來以後,可能會使得前期形成的這樣一個衝突不斷擴大、脫鉤越來越變成一個現實的趨勢,可能會得到一定的緩解,也可能在中美雙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扭轉這樣一個趨勢,使得合作、加強溝通這方面的色彩會加強,所以對未來還是需要謹慎和樂觀。
  • 白宮推特帳號交接,川普粉絲將被清零,拜登團隊很惱火
    不過,推特近日表明,他們不承認川普政府官方推特的粉絲,當選總統拜登宣誓就職後,將不得不從頭開始重建白宮官方的推特帳號,並吸引新的粉絲關注。  推特發表聲明指出,一些政府的官方帳號「不會自動保留現有粉絲。推特將通知這些帳戶的關注者,提供相關內容已被存檔的背景說明,並讓他們選擇是否要關注拜登政府的新帳戶。」
  • 川普會在臺灣演出「最後瘋狂」嗎?
    [新聞頁-臺海網] 更特別的是過去都稱臺灣地區為 「臺灣」的蓬佩奧,這次卻改稱臺灣為 「自由中國」,這明明是冷戰時期國民黨威權體制下的用語,怎麼又回到蓬佩奧的嘴裡?難怪臺灣人一聽到這個稱呼,馬上想到川普政府最後是否要在臺灣耍什麼 「陽謀」? 川普可能抓緊臺灣耍 「陽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