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望去,儘是殘垣斷壁,國人在絕望中毫無尊嚴的孤獨的活著。昔日繁華無限的大上海,如今已是「人間地獄」,當年十裡洋場的風光不再,取代之為燈紅酒綠背後的殺機。重重殺機背後,隱藏著一個高貴而美麗的身影,她是著名女間諜——鄭蘋如。鄭蘋如是中日混血兒,自幼便跟隨父母常出席各種盛大場合,常在各類上層人物間周旋,而她卻不因年紀小而畏懼,反而顯得落落大方,侃侃而談。可見其膽色早在那時便顯露端倪。到了十七八歲,鄭蘋如已是上海有名的名媛。甚至當時上海第一大畫報《良友》,亦曾將其作為封面女郎,風頭一時無兩。也正是此時,鄭蘋如結識了改變她一生命運的重要人物——陳寶驊。陳寶驊是國民黨中統局創始人陳果夫的親弟弟,所以他也是中統的高幹。大概因為鄭蘋如自幼生長在抗日氛圍頗濃的環境中,所以她的抗日熱情也比常人要高得多。在一次舞會上,鄭蘋如發表了一篇抗日演講。於是,陳寶驊開始屢次約見鄭蘋如,不斷的向她灌輸抗日、愛國等觀念,並以「更好地抗日,更好地報效國家」等由,說服她加入組織。鄭蘋如此時年方十九,正值熱血青年,禁不住陳寶驊日日所說的名族大義,加之自己也想做一番事業,證明自己並非虛有其表的「繡花枕頭」。於是便答應了陳寶驊,成為「中統」特工組織成員。從此,她的平靜生活不再,取而代之的是與敵人周旋,鬥爭。組織交給鄭蘋如的首個任務,是接近日本高層,截取有價值的情報。鄭蘋如憑藉其美貌與地位,很快便融入侵華日軍駐滬機關的上層交際圈中。她因此獲取了大量常人所不能及的情報,上頭對她極為賞識。然而畢竟是年輕人,又未經過間諜組織的專門培訓,做事易衝動,考慮事情未能如成熟人那般細緻與全面。在得知日本首相的兒子近衛文隆來華的消息後,鄭蘋如為了獲得更多有價值的情報,便開始與之見面交往。近衛文隆初見鄭蘋如,便被她的美麗大方和一口流暢日語所徵服。
幾番約會後,鄭蘋如便和近衛文隆你儂我儂,相當親密了。這期間,鄭蘋如截取了相當多有價值的情報。這段時間,鄭蘋如目睹了日軍在中國慘無人道的卑劣行徑,激起了她想要儘快剷除日軍的鬥志。於是,她決定私自綁架近衛文隆,從而迫使日本首相停戰。事後,上頭得知鄭蘋如的私自舉動後,大吃一驚,立即下令她「釋放」近衛文隆。因為,戰爭遠沒有她想的那麼簡單,也不是綁架一個近衛文隆就可以停戰的。近衛文隆消失的一天一夜,使日本特務機構擔驚受怕已極。當他們得知近衛文隆是與鄭蘋如出去後,便對她產生了懷疑,開始調查她是何身份。「中統」知道日本特務開始跟蹤、調查鄭蘋如後,為了避免她暴露特工身份,只得終止她的任務,斷絕了她與近衛文隆的一切來往,唯恐日軍發現端倪。於是鄭蘋如的這條線便斷了。度過了一段平靜的生活後,她接到組織派發的一項更為艱巨的任務——接近汪偽政權特務總頭目丁默邨。丁默邨本出身「軍統」,後在大漢奸李世群的撮合下投敵叛國,成為了當時最為臭名昭著的漢奸之一。據說此人也就是張愛玲筆下小說《色戒》中,那位漢奸易先生的原型。由於丁默邨出身於特務,所以對國民黨特工機構的活動規律一清二楚,經常在「特工戰」中給對方重大打擊。此外,大批非國民黨抗日人士也遭到了他殘酷的殺害。於是,流亡重慶的國民黨當局下令,要不惜一切代價,除掉丁默邨。在多次暗殺丁默邨失敗後,「中統」只能另覓他法。當調查得知丁默邨好色成性時,組織終於想起鄭蘋如來,恰好她此時並無任務,遂重新啟用她。因其貌美,乃上海著名的名媛,無人會懷疑她的是特工身份。於是,一個見其貌美,被迷至神魂顛倒,只想要得到她,一個故意接近他與他套近乎,是想藉機刺殺他。「男有情,妾有意」,兩人迅速纏綿。史載,幾個月內,他們約會竟高達五十次之多。丁默村對鄭蘋如十分寵愛。鄭蘋如裝成涉世未深的少女,不時恃寵撒嬌,與丁默村的關係若即若離,逗得汪偽政權的這個特務頭子神魂顛倒。眼看時機成熟,中統上海區開始準備實施第一次暗殺行動:他們計劃趁丁默村送鄭蘋如回家之際,在鄭家門口將其擊斃。在實施行動的那一天,埋伏在鄭家周圍的中統特工看到丁默邨乘一輛黑色轎車送鄭蘋如回家。但不知是警惕性高還是確實有事在身,丁默村意外地拒絕了鄭蘋如「上樓小坐」的邀請,說了句「有急事」後便匆匆乘車離去。丁默邨的車是防彈的,坐在其中誰也無法傷他,中統特工只能就此作罷。1939年12月21日,鄭蘋如與丁默邨飯畢歸來途中,鄭蘋如忽然要求丁默邨給她買聖誕禮物。丁默邨便問她要何禮物,於是鄭蘋如提出要買一件皮大衣,而在他們回家的那條路上,正巧有個最著名「西伯利亞皮草行」。一切似乎均順理成章,即興而言的,丁默邨也未想到,原來這一切是事先安排妥當的。他心想:女人多愛珠寶華服,且買件衣服又用時不久,買完即走,並無多大危險,於是就同意了。其實中統特工早已在店外埋伏,等候刺殺的最佳時機。而鄭蘋如則在店內拖延時間,試這件不好,又試那件。一會後,丁默邨已經顯得有些不耐煩了,但時刻警惕的他依舊小心翼翼的在店內轉悠。忽然,他看見店內的試衣鏡反射至櫥窗外的景象,發覺大街上的黃包車夫、小攤販子等人不好好做生意,總向店內張望。這十分可疑,片刻後,他恍然大悟,知店外有埋伏,但久經沙場的他卻不動聲色,默默思考對策。突然,他掏出了一大筆錢,扔在櫃檯上並大喝一聲,在大家都愣神之時,他已衝出了店外。司機見丁默邨狂奔而出,早已打開車門,發動引擎。而刺客們正等著最佳時機與上級指示,未曾料到丁默邨會忽然衝出來,幾秒間的慌神,丁默邨已跳上了車。當刺客們掏槍時,他已安穩入車,子彈全數打在他的防彈車上,他卻安然無恙。這次刺殺又宣告失敗。丁默邨逃回去後,想了想便知是鄭蘋如有問題。於是立即打電話給鄭蘋如:「立即前來76號特工總部說清楚情況,不然殺你全家。」鄭蘋如已無辦法,為保家人,只得帶一支手槍,孤身犯險。豈料還未見到丁默邨,在丁家門口就被丁默邨的親信林之江抓入了監牢。到底是有了幾個月的感情,縱使丁默邨知道鄭蘋如是間諜,可他還是不捨得殺她,男人有時面對女人總是容易心軟。鄭蘋如被抓後,被嚴刑拷打,但她死也不承認自己是特工,只說自己是丁默邨的情人,因他有了新寵,便懷恨在心,欲殺之。不幸的是,這個消息傳到了丁默邨的妻子張慧敏耳裡,這個女人怒了。於是張慧敏聯合汪精衛的老婆陳璧君、周佛海的老婆楊淑慧以及李士群的妻子葉吉卿等一致主張非殺鄭蘋如不可。眾口之下,丁默邨也已經保不住她了。1940年2月的一個夜晚,鄭蘋如被林之江秘密帶到郊外。她心裡很清楚,今日恐是難以活命。但她並不怕,也不曾後悔,她對軍官說:「白日青天,紅顏薄命。你我有數日相聚之情,今若同去,亦不為晚。若君無意,則有死而已。唯勿槍擊我面,壞我容貌。」殺人不眨眼的林之江對此一代紅顏,竟然也手顫心悸,下不了毒手。於是他背過臉,指揮他的士兵上前。槍聲起伏,一個偉大的女間諜就此香消玉損。抗日戰爭勝利之後,中統舉行該局「抗戰殉職殉難烈士紀念大會」,鄭蘋如名列其中。人們只能看到一張笑容滿面、青春煥發的照片。因為她的墓穴、遺骨均不知蹤影,也沒有留下遺物,連準確的忌辰都難以確定。而漢奸丁默村最終在1947年5月1號被依「通敵叛國」、「戕害軍統、中統地下工作人員」理由判處死刑,執行槍決,判決書對他的指責還包括他殺害鄭蘋如。鄭蘋如的偉大事跡被著名作家張愛玲寫進了小說《色戒》裡。據傳,這部小說花卻近三十年時間,在此期間張愛玲不斷修改完善,以達完美。可見,張愛玲對這位英勇的抗日鬥士也是極愛的。2009年6月6日,一尊鄭蘋如的青銅紀念像在上海福壽園揭幕,把中國抗戰史上這位女英雄的真實形象永遠澆鑄在這片她傾心熱愛過的土地上。著名學者、作家鄭振鐸曾以《一個女間諜》為題撰文哀悼鄭蘋如,他說:「為了祖國,她壯烈的死去!比死在沙場上還要壯烈!」。
【免責聲明】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刪除內容或協商版權問題
歷史故事全知道
長按二維碼,免費關注
諮詢客服請添加微信
V18434377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