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6日,重慶百貨(需求面積:15000-30000平方米)大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百貨)公布2018年營收數據,據公告顯示,截止2017年12月31日,重慶百貨實現營業收入329.15億元,同比下降2.75%;歸屬於上市公司的股東淨利潤為6.05億元,同比增長44.59%。
重慶百貨表示,公司出現營收下降的原因在於:第一,關停部分低效場店;第二,商社信科和商社電子股權轉讓,本期收入不再納入上市公司,對比口徑不一致。
重慶百貨近三年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2017年營業收入前 10 家超市門店信息
2017年營業收入前 10 家百貨門店信息
重慶百貨旗下門店311家
2017年新增門店9家
報告期內公司主要涉足百貨、超市、電器和汽車貿易等經營領域,公司旗下擁有重慶百貨、新世紀百貨、商社電器和商社汽貿等著名商業品牌。截至2017年12月31日,重慶百貨開設各類商場、門店 311個(按業態口徑計算),經營網點已布局重慶 36個區縣和四川、貴州、湖北等地,其中百貨55家門店、超市181家門店、電器47家門店、汽貿28家門店。其中2017年重慶百貨新增門店共計9家。
重慶百貨2017年主要會計數據
2017年重慶百貨開業門店
2017年重慶百貨閉店10家
2018年重慶百貨擬閉店16家
根據報告,2017年,重慶百貨共閉店12家,其中包括1家百貨門店、9家超市門店、2家電器門店。重慶百貨表示,2018年決定將關閉扭虧無望或租約到期的16家門店,包括南坪商都、超市龍頭寺店、超市大石壩店、超市土灣店、超市漢渝路店、超市經緯大道店、超市雙龍店、超市江南大道店、超市人和店、達州商都、超市后街店、超市開州店、超市納溪店、超市金佛大道店、超市南津街店、超市萬盛店等,並對上述場店進行了減值測試。
2017年重慶百貨停業門店
重慶百貨面臨四大機遇三大挑戰
展望未來,重慶百貨表示,當前,公司面臨行業發展機遇。一是經濟發展提質增效。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鄉村振興戰略、脫貧攻堅戰等一系列改革部署的落地,重慶市 「8+3」戰略行動計劃的貫徹落實,有利於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公司所處商貿零售業發展提供有利機遇;二是消費轉型升級。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零售行業作為滿足消費需求的重要環節,將因這一質的變化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隨著消費者更新換代,消費觀念迭代升級,消費市場呈現消費分層化、市場小眾化、需求個性化、購物體驗化、購買便利化等新特點,新消費新需求釋放巨大的需求潛力空間,將助推零售轉型升級;三是實體零售企穩回升。我國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重慶市鼓勵實體商業轉型發展,建設智慧商圈、智慧商場,構建線上+線下、商品+服務、零售+體驗新模式。同時,人們品質化、個性化、體驗化服務的消費需求,回歸線下、回歸真實體驗的新趨勢成為實體零售業未來發展的新風口,為實體店轉型發展提供新機遇;四是行業整合和資本滲透加速。當前零售行業進入變革時期,資本滲透加速,行業併購整合加快,有利於企業實施戰略聯盟或併購,突破資源邊界,實現資源共享和產業協同,提升市場競爭力。
同時,公司也面臨著挑戰。一是經濟轉型挑戰影響。當前世界經濟持續波動徘徊,我國經濟轉型中需防範系統性重大風險,短中期經濟增速承壓,對消費形成一定影響;二是商業模式重大變革。當前世界經濟持續波動徘徊,我國經濟轉型中需防範系統性重大風險,短中期經濟增速承壓,對消費形成一定影響;三是商業格局加劇變化。在智慧零售推動下,新業態、新物種不斷湧現,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成為零售業變革的主要方向。線上線下、行業內、跨界的資本合作、戰略合作及併購重組頻現,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競爭日趨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