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不知下句才是重點

2021-01-06 美詩美文

有些我們平日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很多人都覺得應該是民間流傳的諺語、俗語,但事實上它們大有來頭,比如「得饒人處且饒人」,比如「今朝有酒今朝醉」等。

這幾個大家常說的金句,小美在前幾期已經說過出處了,都是來自古典詩詞。本期再和大家說一個經常被大家當成口頭禪的話: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

這14個字什麼意思,大家應該都很清楚,指的是: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很多,但是能與外人道的卻連兩三件都沒有。一方面這是形容世事無常,另一方面也指知音難尋,人與人之間要互相理解很難。

雖然大家都知道,但很多人不知道其實它的下一句才是重點。我們先來看看這話是怎麼衍化來的。這話最早的出處應該是《晉書·羊祜傳》,當時西晉大才子羊祜不得志,抱怨了一句「天下不如意恆十居七八,故有當斷不斷,天與不取,豈非更事者恨於後時哉!」

這就是「不如意事常八九」最開始的說法,但是那時候還是十居七八,並不是八九。後來這話傳到宋朝,大文人黃庭堅因一時愁苦,便寫了組名為《用明發不寐有懷二人為韻寄李秉彝德叟》的詩作,其中有幾句是這樣的:

人生不如意,十事恆八九。未見歷下人,徒傾歷城酒。

或許是黃庭堅覺得自己的愁苦比羊祜還要多,所以他便創造性地把「十居七八」改成了「十事恆八九」,這樣愁苦就多了一分了。但黃庭堅這詩在當時並沒什麼名氣,現在知道這首詩的人也並不多。

直到多年後,南宋出現一位叫方嶽的才子。此人隱居多年,在文壇名氣不大,也沒什麼代表作,在兩宋最多算是個三流才子。但就在黃庭堅此詩問世100多年後,方嶽把黃庭堅這話再拿來一改,便寫成了如今家喻戶曉的「不如意事常八九」。我們來看看他寫了什麼:

《別子才司令》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語人無二三。自識荊門子才甫,夢馳鐵馬戰城南。

自此這個大家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就基本上成型了。論詩詞本身的語言水平,這首詩在兩宋不算很高,但卻寫得極有特色。前兩句就是我們經常理解的意思,但方嶽要表達的重點卻在後兩句。

後兩句的意思是:「我方嶽自從在荊門遇到了你才甫,才知道什麼算是真正的知己,如今我夢裡都想著和你一起騎著駿馬,在沙場馳騁」。正因為人生不如意和知音少,所以當我們遇到知己時,才應該好好珍惜。這才是方嶽寫此詩的目的。他並非一味的抱怨,而是由萬般愁苦中,得出人生至理,這就是方嶽此詩比黃庭堅高明之處,也是我們真正該理解的話。

後來這句話傳到了明代,為了更符合大家平日裡的念讀習慣,《醒世恆言》便將後半句改成了「可與人言無二三」,意思沒有發生改變。

理解了這些,我們再來看這句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話,是不是覺得沒有那麼「喪」了。沒錯,人生確實是有許多不如意,但正是因為經歷風雨,我們才會體會到彩虹之美;人生確實知己難求,所以當我們遇到一兩個知心人後,才更該珍惜。這才是我們讀這個名句時,該有的人生態度,不是嗎?歡迎討論。

相關焦點

  • 朋友圈32條感悟說說: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
    如果一個人從很柔弱變得很強勢,那她一定經歷了很多不堪。4. 我們每個人都有無限潛力,是好馬終究會遇到自己的伯樂。5. 有些事情經歷過了才知道個中酸楚,不經歷沒有發言權。6.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7.
  •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語人無二三:這九首詩詞,適合中年人讀
    人到中年,婚姻不危機,經濟不翻車,就是人生贏家。《贈衛八處士》唐代:杜甫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別子才司令》宋代:方嶽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語人無二三。自識荊門子才甫,夢馳鐵馬戰城南。
  • 觀宋填詞165|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語人無二三,原來出自方嶽詩詞
    一說其為徽州祁門(今屬安徽)人,一說台州寧海(今屬浙江)人。不知道是不是兩個人。一、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語人無二三辛棄疾有詞云:過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頭白。不過我們更熟悉的應該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語人無二三。
  •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不知言,無以知人.
    孔子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 俗話說:「好馬不吃回頭草」,其實下半句才是重點,很多人卻不知
    人不患不知其過,既知之,不能改是無勇也。——唐韓愈《五箴五首序》俗話說得好:「好馬不吃回頭草。」這話的意思是說,有識之士,一旦決定做出改變,絕不回頭。當然,大部分情況下,人們更願意把這句話運用於愛情,用以勸慰友人,安慰自己,古往今來,這樣的例子很多。
  • 俗語:「天涯何處無芳草」,下半句才是重點,卻十人九不知
    來源:哲學閱讀(ID:zxyd22)「天涯何處無芳草」後面接「何必單戀一枝花」,用來表達愛情的不如意,帶有勸誡的味道。很多人在朋友失戀的時候,用這句話安慰,但蘇軾如果穿越回來聽到了,可能要被活活氣死。事實上,此句的用意極為豁達陽光,可不是僅僅停留在愛情的表面,而它的上一句也哲理深厚,很多人卻並不知道。其實我們生活中有許多的經常用的詩句,都被誤傳了。那麼「天涯何處無芳草」的下一句是什麼?
  • 發QQ空間必秒贊的「短句」: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可與人言無有一二
    發QQ空間必秒贊的「短句」: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可與人言無有一二 1.我不敢看你,我怕溫柔和思慕會從眸子裡溢出來 2.等下次見到我的時候 我會成熟穩重,溫柔極致 你想要的樣子我都有,只是眼裡再無你
  • 這三十句可以讓你靜下心來的名人名言和古文名句你都知道哪些?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譯:我明白了,以往的不能挽救;我知道了,靠將來還可以補回。真的,走入迷途還不算遠,我覺得今是而昨非4.7.一蓑煙雨任平生 也無風雨也無晴8.初識不知曲中意 再聽已是曲中人9.不如意事常八九,10. 可與言者無二三。11.想將就卻不願釋懷..
  • 俗話說:「腿軟不同房」,其實重點在下半句,可惜十人九不知!
    就拿今天這句俗語:「腿軟不同房」,重點在下半句,可惜十人九不知!簡單的語言之中,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指出了問題,又提出了解決方案。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句俗語到底講的什麼意思?腿軟不同房從字面上理解就是說腿腳無力的時候,不適合同房,這一般是指男同胞們。
  • 人生三足:知足、知不足、不知足
    面對誘惑,知足就是福;面對榮譽和褒獎,知不足就是智慧;面對挫折和困難,不知足讓人奮起趕超。 英國作家威廉姆·拉爾夫·英奇曾說:「幸福的似乎是那些並無特別原因而快樂的人,他們僅僅因快樂而快樂。」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豈能事事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於心。
  •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真正含義,千年前就已彰顯的大智慧
    這句話出自《道德經》第五十六章:知(zhì)者不言,言者不知(zhì)。塞(sè)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 20句豁達詩詞: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餘下二三儘是暢快
    人生,多得是不如意的事,小時候盼望長大可以獨當一面,長大了羨慕小時候可以無憂無慮。生活中雞毛蒜皮都是麻煩事,工作中業績成績都要操心,成年人的世界總是比較複雜,但是那些不如意總會過去,剩下的都是暢快。分享二十句豁達詩詞,當你遇到不如意的事就回過頭看看,那些不如意的事兒就讓它隨風散去,大風颳去。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賀新郎 · 用前韻再賦》辛棄疾浮雲出處元無定,得似浮雲也自由。——《鷓鴣天·欲上高樓去避愁》辛棄疾人生只似風前絮 ,歡也零星, 悲也零星, 都作連江點點萍——《採桑子》王國維未信有情皆是累,但能無病便為仙。
  • 你只知道「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卻不知下半句才是精華,鮮有人知
    人的一生會面臨很多的挫折和考驗,有許多人在受到挫折之後就開始變得一蹶不振。關於命運的話題總是很多,認命成了一些努力了幾年卻毫無成果之人的口頭禪。你只知道「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句話初看是很豁達,但是另外一種心境讀起來就有點破罐子破摔的感覺。這句話在哪兒出現過呢?
  • 很多人只知「好馬不吃回頭草」,卻不知下一句更經典,發人深省
    所以後人用「不到烏江心不死」來形容一個人不達目的不罷休,只是不知為何在流傳過程中,烏江變成了黃河。雖然很多人不知道「不到黃河心不死」的來歷,但多數人卻也不會理解錯這個俗語,這也就無傷大雅了。但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這個俗語,雖然很多人經常用,卻理解錯了,這個俗語就是「好馬不吃回頭草」。在很多人看來,這個俗語是指回頭草不好,所以好馬不會吃它,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 佛教:不順的時候,心中默念這2句佛偈,業障自然消除,好運自來
    俗話說:「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古往今來亦是如此,人生不可能事事如意。對於大多數人講,生活中都是煩惱多快樂少,即便是學佛,誦經,也很難立馬就轉變。所謂的「煩惱」也就是佛教常講的「業障」。世間的一切都是假象,唯有業隨身,想到這個眼前所有障礙,還有什麼放不下的呢。《心經》也講:「五蘊皆空。」五蘊皆空也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之間一切法的真相就是,無所有,不可得。因為《金剛經》有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以為有所有,有所得,這都是妄想,人來道世間,什麼也沒有帶來,走的時候照樣什麼也帶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