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8月11日12:19
來源:中國廣播網
導語:卡通造型的兒童搖擺機在一些超市小區門口隨處可見,然而今年6月上海一男童乘坐兒童搖擺機的時候不慎被夾斷右手三根手指,人們開始質疑兒童搖擺機的安全性,這些唱著兒歌的喜洋洋、灰太郎造型的兒童搖擺機為什麼會釀出慘劇,他們從哪裡來?又是否有人監管。《天天315》本周關鍵詞:兒童搖擺機乘坐需謹慎
中廣網北京8月11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天315》報導,2012年6月24日晚上8點45分,上海浦東王港鎮華聯超市門口發生一幕慘劇,一名1歲半的男孩在坐電動投幣搖擺機,就是經常在超市和商場裡面看到那種孩子比較喜歡坐的搖搖機時,不慎把多根手指絞斷,整隻右手是鮮血淋漓,孩子的哭聲、家人的哭聲揪著所有在場人的心。
隨後消防隊員趕到了現場,把這部兒童搖擺機整個設備破拆找到了所有的斷指,但是斷指已經沒有辦法接上,之後醫院實施了修復手術,儘可能的保留剩餘組織,但對孩子的手指功能一定會有影響。
這起事故的發生讓很多人感到很意外,更讓很多家長不寒而慄。這種兒童搖擺機在超市門口、藥店、商場很多地方極其常見,而這些搖擺機是幼小的孩子們最樂於玩耍的一種大型玩具,也是家長出門逛街安慰孩子情緒的首選玩具。
家長:安全肯定可以,坐上沒事兒啊,我感覺安全可以。
家長:坐過,經常坐,幾天坐一次,兩三天坐一次,孩子看見就喜歡。
在廈門市一家社區便利店門前,一名小男孩正開心的坐在一臺搖擺機裡上下搖晃,一邊看著屏幕裡的動畫,一邊時不時按一下機身上的按紐,隨即傳出一陣陣槍炮聲;記者注意到這臺搖擺機顯得有些老舊有些地方已經掉漆,機身上並沒有標名廠家、廠址、合格證明、安全警示等信息,只有底座上用紅色油漆噴出的一行電話號碼,家長任女士告訴記者,兒子六個月大時就迷上搖擺機每次出來玩都要坐,一天至少要坐4、5次,至於安全問題她還真沒有想過。
記者:一開始有沒有擔心過這種搖搖車安不安全?
家長:一開始想它應該設置的都會比較安全吧,沒有考慮這個。
記者:有沒有注意過它產品有沒有合格證之類的?
家長:坐這個沒有想那麼多,想著應該挺安全的吧,就是感覺好玩一些!好像每個小店都有搖搖車,也沒有貼合格證什麼的,幾乎都沒有。
經濟之聲評論員包華
這個案例非常出乎我的意料,因為這個產品本身在很多的商場、超市門口都有,雖然形式不同,但是大體的功能是相近似的,有幾個檔小孩子可以坐上去,有些搖擺機甚至於只是能夠用孩子坐大人不能陪同的。
對於很多未成年的小孩子來說,這個搖擺機的聲音包括動態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但是如若缺乏大人的陪同,同時本身存在產品設計和製造方面的缺陷的話,危險性是非常高的。
記者調查發現,很多孩子的家長根本沒想到這個東西會有安全隱患,只是有的人可能會想衛不衛生。
在隨後的採訪中記者也發現,很多孩子的家長,特別是年輕的家長更容易把孩子的安全寄託於商家的信譽,他們覺得這個商家既然提供了這樣的設施,肯定就是安全的。
那麼這些搖擺機到底從哪來他是不是有相關的生產資質,日常有沒有人管理維護呢?
陳先生:好多是專門做這個生意的,等於他是租咱的地方,還是他的機器、他的東西。
記者:您這個是租的還是買的?
商家:我自己買的。
記者:當時買是多少錢?
商家:它是1千零幾還是1千塊,2、3年是有了。
記者:2、3年那個人還負責幫你們維修嗎?
商家:有打電話叫他一直沒有過來,叫我們自己加油。現在聲音還是很響。
記者:這個小孩坐得多嗎?
商家:小孩現在比較沒有,開學了就很多,因為幼兒園現在放假嘛,這裡比較靠近幼兒園。
記者:那你收回成本了嗎?
商家:本錢是拿回來了,有時一個月一兩百,兩百多、三百多都有了。
記者:這個搖搖車是租的還是買的?
商家:租的。就是裡面的錢一人一半,然後我們出電,廠家出車這樣子。
記者:你進這個車的時候有沒有看過他這個車的相關資質啊?
商家:沒有,因為我也是到隔壁他們有車然後跟他問說知道哪裡拿的,哪裡批的這樣子,就是一個聯繫方法。還真的是不了解。
記者:有沒有跟他談過比如說萬一運營中出現什麼質量問題、出現什麼安全問題?
商家:也沒有,因為好像還沒出現過什麼問題。
從各地調查當中發現,不管是家長還是兒童搖擺機的經營者都對其安全性沒有更多的重視。那麼斷指事件是個例還是普遍存在的隱患呢?
北京潮陽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星豔
我覺得很明顯就是隱患,沒有發生事故那是僥倖,發生事故肯定是必然的。像這種三無產品既沒有市場監管又沒有產品質量保證隱患是隨時伴隨我們的,所以我們要有非常高的警惕意識。
兒童搖擺機在各地都是隨處可以看到的,這些搖擺機只要放一個或者兩個硬幣就可以啟動,而且外觀特別可愛,它唱著兒歌,很多孩子兒歌都是從這兒學習的,然而這些搖擺機大多屬於「三無」產品。
那麼,這些「三無」產品搖擺機從哪來?怎麼可能堂而皇之擺在路面上?首先記者調查了超市購買兒童搖擺機的渠道還有購買的價格,北京有一個超市老闆告訴記者說,搖擺機可以從當地的代理商處買,價格在1300塊錢左右,也可以租,區別就是自己買就得自付營虧,如果機器壞了還得自己掏腰包修,租的話就可以由代理商免費提供設備,也會有人修。而代理商和超市是四六來分成的。
超市老闆:去年買了一臺,買了一臺花了1300,但一年多就壞了,壞了之後咱們也不能維修,還得找他,找他一臺機子修的話也得花錢,後來我就沒弄,等你要賣的時候就不值錢了。我現在這個是他提供的機子。
記者:能賺錢嗎?
超市老闆:1塊錢能掙5毛。
記者:一個月下來能賺多少呢?
超市老闆:根據你那超市的人多少,一天要是坐50個小孩就掙25塊錢。
記者:自己買搖擺機也能賺錢?
超市老闆:對。
記者:每一次就投1塊錢進去,也能賺錢嗎?
超市老闆:1塊錢你算算,電費根本就用不了1毛、兩毛的,8毛錢不就幹賺嘛。一天就說是30塊錢,10天300塊錢,一個月就900塊錢,一個多月機子錢掙回來了,其餘的就都是自己的了。你算算,要是小孩多的話,要麼每個月我們家都分給他不少錢,來一次二三百,來一次二三百讓他帶走,要來三次四次咱們自己的機子錢就回來了,要不你上網上搜搜,有專賣的地方才五六百塊錢,最多七百塊錢,他那塊得一千塊錢,那樣你自己僱都可以。
記者:不管維修是吧?
超市老闆:維修那個東西也沒什麼可維修的。
記者:你這一千多是從哪買的?分銷點買的?
超市老闆:就在我們投放我們搖擺車這個他手買的,他能不賺我們的嘛,人家用車給我們送到這。
記者在北京、上海、廣東、浙江台州、廈門、昆明、鄭州、烏魯木齊、哈爾濱九個城市調查發現,這些城市的兒童搖擺機基本上都是「三無」產品,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如果孩子坐搖擺機發生了意外,這個責任應該由誰來承擔?
張星豔
按照正常從法律角度來考慮,一旦產品出現這個安全質量隱患,造成人身傷害,那麼這個責任肯定是生產商和經銷商都應該承擔責任的,但是這個案例裡頭我們可以看出來,因為這個產品他本身是「三無」產品,那麼生產商我們可能不知道是誰,消費者面臨只能找經營者進行索賠。
記者採訪多家超市老闆了解到,浙江的廠家售賣的搖擺機非常便宜,一般一臺塑料材質搖擺機才賣600多塊錢,而代理商的價格可能會到1300塊,整個翻了一倍多。代理商的另外一個合作方式就是租給超市,收入可能會更可觀,搖擺機裡面的內置技術器會按月結算,超市扣除每次1毛錢的電費之後,可以每次淨賺5毛錢,按照機器成本600塊錢計算,只要有1500人次的收入,代理商的成本就可以收回來。如果在地段比較好的地方的話,達到1500次大概只需要50天左右,之後代理商和超市就可以繼續賺錢了,這樣看來回報率還是相當可觀的。
多家小超市老闆也說,目前小超市都願意以這種方式合作,等於零投入,而且是沒有風險的。一位超市老闆給《天天315》記者提供了代理商的電話。
記者:我要自己買的話多少錢?
代理商:塑料的是1200。
記者:還有其他的合作方式是吧?
代理商:將來就是合作。
記者:怎麼合作呢?
代理商:機器我們合作,店您那提供,五五分。
記者:你們那邊負責維修是嗎?
代理商:對。
記者:一臺機器一般能用多長時間?
代理商:那玩藝兒沒準,就看你平常保養得咋樣那東西。
記者:那我要自己買的話有沒有什麼生產許可證或者質量合格證一類的?
代理商:好像沒有。
記者:生產廠家我能找到嗎?
代理商:全都找不到。
記者:有沒有產品說明書?
代理商:沒有,跟你說一下大概有什麼條件你自己看著點,如果超過那個範圍出事誰也弄不了。
記者:不是你們自己組裝的吧那個機子?
代理商:不是,有些東西看你出的錢多少。
記者:也不開發票?
代理商:沒有發票,都是廠家弄唄,我們弄不著發票。
從採訪中可以清楚地知道,代理商賣的機器就是「三無」產品,要什麼沒有什麼,而且記者要求開發票也被對方拒絕。為什麼代理商能這麼霸道的售的「三無」產品呢?
張星豔
這還是由巨大的消費市場和可觀的利潤率導致的。最重要的是市場的相關人員也根本沒有意識到這是存在風險的,包括我們消費者也沒有這種風險意識。
據了解,記者採訪的這家代理商已經至少和北京多家超市都建立了合作關係。一個超市的老闆透露說,代理商其實都是通過網上進的貨,淘寶網上也可以找到這樣的直銷廠商。隨後記者以買家身份撥通這些廠家電話,並且提出要想買,但是要先看一看證書這樣的要求,結果廠家馬上變的很不耐煩,最後乾脆連生意也不做了。
廠家:證件都有的。
記者:ISO9001的質量認證,有那個證書是嗎?
廠家:有標準的。
記者:這個認證怎麼獲得的?申請的?
廠家:這個是顧客認可的,國家評委評定的。
記者:10臺以上630是吧?
廠家:對。
記者:能保證質量嗎?
廠家:質量您放心。
記者:有沒有什麼質量證書什麼的?
廠家:檢驗報告。
記者:你說的質量證書是哪發的?
廠家:我們鄭州。
記者:鄭州哪個單位發的?
廠家:我回頭給您看一下吧,有一個檢驗報告,測質量的。
記者:你通過什麼方式給我看呢?
廠家:你把你要的東西產品給我報一下,地址給我。
記者:有合格證書嗎?
廠家:合格證有的。
記者:合格證有,是質量合格證書是吧?
廠家:對。
記者:這個是哪發的?
廠家:我們廠裡。
記者:你們廠裡自己發的,還提供其他證書嗎?
廠家:你要什麼證書,裝機書、檢測證反正這些發過去,到時候發郵件發電子文件給你,你自己列印出來就可以了,訂貨之後收到貨之後我們傳給你。
記者:訂貨之前能不能看一下?
廠家:那沒辦法,像我們的這種搖搖車怎麼說呢,你太麻煩了,我們幾臺機子我們還嫌麻煩,你到經銷商那裡買吧。
這位廠商顯然表現的很不耐煩。
也有廠家直言,這些遍布於城市大街小巷的兒童搖擺機目前沒有任何安全標準可供參考,所以全都沒有合格證書。
廠家:合格證書搖擺機做了十幾年了,質量監督局沒有標準去核查,去審核,上哪去找合格證去。
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浙江是兒童搖擺機的主要生產地,而且大多搖擺機都出自浙江台州的小作坊,這些小作坊普遍沒有證照,而且組成搖擺機各種配件也都是從這個地方走出去的,他說這個搖擺機其實私人也可以組裝,組裝過程很簡單而且同樣可以買賣。
業內人士:那個東西反正有螺絲,就看有哪個洞擰螺絲上去,軸承啊,要靠軸承提帶,然後裝電機,繼續裝控制盒,把線接下去,把殼子套上去就完了。
記者聯合了各地工商和質監部門,工商部門雖然說有監管職能,但是只能對於經營搖擺機的商家和經營範圍,對他們這兩個環節做一個監管,其他並不在工商的監管範圍之內,而質監部門幾乎一致都認為,而且搖擺機不屬於玩具,也不屬於大型遊樂設施這樣的特種設備,所以也不在監管的範圍。
經過《天天315》的集中報導之後,國家質檢總局也做出了回復。回復如下:
感謝貴臺對質監工作一慣的關心和支持,對於兒童搖擺機之事我局答覆如下:對媒體報導的兒童搖擺機導致傷害的情況,質監總局高度重視,正在抓緊協調相關部門,對涉及該類產品的標準和法律適用進行研究,並儘快採取措施,保障該類產品質量安全。
張星豔
我覺得這種「三無」產品應該從根源上就要把它杜絕掉,應該直接把它清理出市場,相關部門應該出臺相應的這種政策,杜絕廠家再生產此類產品,而我們作為消費者來說,我們也應該杜絕再去消費這種「三無」產品,為自己的生命安全做保障。
包華
從社會進步角度上來說,往往是新的事物出現一段時間才會有法律制度的確立,所以我們可能不能夠去要求所有的民營企業或者國有企業在製作一些產品或者是製作提供一項服務的時候都有規可尋,社會的創新本身也會有一定的成本,但是在出現社會規則進行轉型,包括進行樹立的過程中這些企業如果你能夠適應政府的要求,適應公眾的要求,去規範自己的行為的話,那麼你就可以繼續經營下去,如果達不到要求的話淘汰是應該的。
我們也期盼這些措施能夠早日出臺,因為它牽扯到的是孩子,孩子就是我們的希望,就是我們的未來,早日把這個兒童搖擺機納入到監管的這個範圍之內,讓這些「三無」的搖擺機無處現形讓孩子搖得快樂,也擺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