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附更多自由體位分娩體式圖
自由體位待產與分娩正是順應了時代的發展所提出,它一方面可以消除產婦的緊張與恐懼,提高其順產的信心,另一方方面可以減少醫患糾紛,提高了對助產服務工作的滿意度。今天為大家分享11個自由體位分娩體式圖以及要點講解。
分娩球坐位
幫助休息,舒緩會陰部脹痛感,也是一個體位適合給產婦按摩後腰。大腿打開呈90度,坐球搖擺使盆骨有效的打開,加快產程。
手膝位
產婦跪下身體向前趴,用雙膝及雙手掌或拳頭支持身體,(戴上護膝或墊上墊子)孕婦手膝時由於重力作用,使胎兒下降,同時也由於胎兒重心(背部)隨著前傾位轉向前方,帶動胎兒枕部轉向骨盆前方。
不對稱位
將椅子(也可以採用其他支撐物)固定牢靠,產婦站在椅旁,身體側向椅子,一隻腳踏在椅子上與之呈90°,另一隻腳承受體重,調整腳,膝及身體呈適當的角度後,每一次宮縮時,節律性將身體向踏在椅子上的腿這一側擺動復位再擺動,不對稱位可以增大抬腿一側骨盆空間,可以輕微改變骨盆內部形狀,為胎兒旋轉提供更大的空間。利用重力與臀部外展的拉伸力,通過槓桿作用使骨盆一側的空間增寬。
對側側俯臥位
「背朝向天花板」。如果胎兒是右枕後位,產婦應該面向左側躺,產婦側臥,下面的手臂置於身體後面,上面腿屈曲90度以上,下面的腿伸直,身體部分向前。
開放式膝胸臥
產婦雙手及雙膝彎曲分開跪在墊子上,胸部向下緊貼墊子,臀部自然抬高,大腿與軀幹夾角大於90度,產婦取開放式膝胸臥位時,骨盆出口高於入口,重力作用使胎頭退出骨盆,旋轉,俯屈後再入盆。
站立姿勢
產婦用雙手抱住丈夫的脖子或腰部,並靠在他身上或步行車,站立行走,可以分散產婦注意力,增加了舒適感,減輕產痛。
前傾位方法
產婦站立(跪位、坐位)身體前傾,爬在陪人身上、較高的床上、放在床上的分娩球上、扶手或櫃檯上、同時可以搖擺骨盆,產婦站立前傾位時由於重力作用,使胎兒下降,同時也由於胎兒重心(背部)隨著前傾位轉向前方,帶動胎兒枕部向骨盆前方增加骨盆入口的前後徑,有利於胎兒旋轉 。
蹲位
產婦蹲坐在產床上,雙下肢均有著力點,可以集中有力的使用腹壓,使得腹壓與宮縮的方向與胎兒重力相一致,加之該體位用力與排便習慣相符,產婦更易掌握技巧,加速產程。
側臥或側俯臥位
產婦取側臥位,這樣會促使胎兒從枕後位轉向枕橫位,產婦取側臥於床上,雙膝和膝蓋放鬆,面向胎枕側躺,胎背指向床面,在兩腿之間放一個軟枕(或用護腰枕),或將上面的腿放在腿架上支撐起來,下面的腿自然伸直上面的腿彎曲大於90度。一般需要側臥30min。
坐式分娩
坐式分娩時,受地心引力作用的影響,嬰兒出生時身體呈下墜加速狀態,能縮短分娩的時間,產婦所感受的痛苦也要比臥式分娩少,還可以減少難產的發生率。
半臥位
自由體位分娩的優點可以概括為:
1、改善骨盆、骨骼排列,增加骨盆徑線;
2、有利於宮縮時及宮縮間歇的重力作用;
3、可有效的輔助第二產程用力屏氣,加速產程;胎兒入盆以最佳角度,減少骨盆傾斜度;
4、改善子宮-胎盤血流,更好增加胎兒氧供;產婦減少緊張、恐懼與不安的情緒;
5、產婦感覺舒適,能夠適當緩解產痛。
依靠助產技術能幫助或減輕產婦疼痛,保證母嬰平安,希望大家能熟練掌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