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東西湖區核心區域規劃調整,多個項目規劃出爐!

2020-12-23 大米嗅地產

4月份已經結束,自4月8日以來,武漢各行各業逐漸復工復產,東西湖區作為武漢重要城區之一,元氣迅速恢復,取得了累累碩果。武漢自貿城、武漢新港空港綜合保稅區東西湖園區、吳家山五中改建、金銀湖第二小學教學樓加層等項目陸續取得實質性進展。部分區域控制性詳細規劃也進行了調整,促進城市高質量發展。

武漢博大置業發展有限公司擬新建「武漢自貿城—全球商品採購中心二期D區」4#-5#、8#樓及地下室項目位於東西湖區107國道以南、高橋南二路以西。4月30日,該項目總平面方案、效果圖公示。

4月27日,「中金數谷110KV輸變電工程」項目總平面方案及效果圖公示。該項目由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建設,位於徑河街國家網安基地一期網安大道以北、絡才路以西。

4月27日,武漢鑫林森淨化設備有限公司「淨化設備研發及生產項目」規劃方案出爐,該項目位於東西湖區東吳大道以北、新城十八路以東。

4月24日,為了進一步加快武漢新港空港綜合保稅區東西湖園區建設步伐,更加有效銜接上位規劃和滿足國家對綜保區新的功能要求,結合臨空港經開區和綜保區東西湖園區發展的實際情況,《新港空港綜合保稅區(東西湖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進行了調整。

東西湖區教育局擬建設「吳家山五中改建」項目位於東西湖區吳家山三秀路以西、革新大道以北。4月21日,其改建規劃方案(包括總平面方案、日照分析、效果圖)進行全民公示。

東西湖區教育局擬新建「金銀湖第二小學教學樓加層」項目位於東西湖區金銀湖街四號路以南、環湖東路以西。4月16日,其教學樓加層規劃方案(總平面方案、日照分析、效果圖)公示。

4月15日,「華夏世嘉動漫城(武漢當代境MOMΛ)」項目總平面調整的批前公示。該項目由武漢原綠世嘉置業有限公司開發建設,位於徑河街金北一路兩側、徑西六路以西。

為加強對東西湖區工業轉型區域的規劃管理,東西湖區組織編制了《東西湖區B0312片控制性詳細規劃(修改)》。規劃用地範圍:北至東西湖大道,南至漢丹鐵路,西至新城十三路,東至臨空港大道,規劃用地面積483.11公頃。4月3日,該控制性規划進行公示。

相關焦點

  • 關堤鄉這裡2處核心區域規劃出爐!
    關堤鄉這裡2處核心區域規劃出爐!關堤鄉這裡2處核心區域規劃出爐!
  • 大虹橋最新規劃細則出爐!引領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虹橋商務區是《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確定的4個主城片區之一,也是《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的上海推進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三個重點區域之一
  • 「多規合一」以高質量規劃推動高質量發展
    5月29日,記者從市自然資源局獲悉,為全力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在上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和市政府的積極部署下,《湛江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年)》編制工作已於2020年5月全面啟動,這標誌著湛江市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海洋功能區劃等空間規劃即將融合為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逐步建立形成「多規合一」的規劃編制審批體系、實施監督體系、法規政策體系和技術標準體系
  • 臨空港又添新供應 中梁天璽壹號規劃出爐
    2020年的臨空港新城,規劃配套不斷完善,樓市競爭愈加激烈。2019年12月31日,武漢市東西湖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公示了中梁天璽壹號項目規劃方案,該項目是中梁落子武漢的第二個項目,為東西湖臨空港增添新的供應。
  • 公主嶺將成為長春新城區;影都第一個面世的住宅項目規劃有變!
    02影都第一個面世的住宅項目規劃有變:【影都第一個面世的住宅項目規劃有變】12月12日,長春市規劃與自然資源局發布了長春國際影都A-14地塊規劃調整公示,項目位於濱河路以東,新城乙一路以南,佔地面積13.3萬平,於5月15日首次公示,將建設16棟20多層的大高層產品。
  • 烈山純新盤綠金新城 戶型出爐 整體規劃全面曝光
    核心提示:建投綠金新城位於淮北市烈山區,項目共規劃2宗地塊,包含學校、寫字樓、住宅。
  • 安徽省實施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行動計劃
    (二)健全推進機制(三)完善規劃政策(四)強化項目支撐(五)抓好督促落實前言黨中央、國務院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出臺《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擘畫了新時代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宏偉藍圖,進一步完善了中國改革開放空間格局,對增強長三角地區創新能力和全球競爭力
  • 麓山悅府(東區)D27#幼兒園項目規劃方案調整規劃公示
    近日,小編從自然資源規劃局網站了解到,麓山悅府(東區)D27#幼兒園項目規劃方案調整規劃公示,具體內容如下:
  • 深圳「十四五」規劃方案曝光,這個區域接下來要爆!
    正文:■深圳第一個「十四五」規劃方案曝光,商業成亮點2020年是「十四五」規劃編制啟動年,近日,深圳商務局的《深圳市商務發展「十四五」規劃(徵求意見稿)》(以下稱「十四五」規劃)發布,終於,深圳第一個「十四五」規劃方案出爐!
  • 萊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四項舉措提升規划水平助力高質量發展
    萊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緊緊圍繞加快城市化進程,抓服務,搞突破,高起點、高標準、高效能抓好城市規劃,全力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先後對夏邱瓏寶新材料有限公司、北苑路北東苑路東地塊用地性質調整規劃公示等50個項目進行了規劃公示。
  • 環大亞灣新區2020-2035年公示發展規劃曝光!
    重磅規劃出爐!,奮力推進世界級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集群建設,高標準規劃建設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做精做深石化中下遊產業鏈,加快推進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中海殼牌惠州乙烯三期項目等重大項目建設,構建資源循環利用和清潔生產模式,促進石化產業高端化發展,強化企業集群的根植性、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打造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基地。
  • 拿地2個月規劃出爐!剛剛海門藍光地塊規劃曝光,共556戶
    海門北部新城進入建設快車道  近年來,南部新城一直在海門樓市裡頻唱主角,但隨著近兩年南通新機場、北沿江高鐵的規劃與推進、江海路大改造有條不紊進行以及公園、醫院市政配套的進一步完善,或將成為海門城市副中心的北部新城煥然新生,區域發展前景同樣不可估量!
  • 學校項目修建性詳細規劃_2020年學校項目修建性詳細規劃資料下載...
    導 讀 《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標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批准發布的國家標準。標準旨在適應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新要求,以高標準支撐和引導我國城市建設、工程建設高質量發展。 2018年7月10日,《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標準》發布,標準於2018年12月1日起實施。 標準的主要技術內容是:1.總則;2.術語;3.基本規定;4.用地與建築;5.配套設施;6.道路;7.居住環境。
  • 部門發展規劃_2020年部門發展規劃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摘要 :縱觀中央集權制發達國家,日本的國家級空間規劃以綜合性強著稱,在引導空間開發秩序及政策制 定等方面作用顯著。在經過多次的規劃體系的調整和優化,規劃體系中各層級的規劃分布逐步明晰、運作 高效有力。本文將國家空間規劃放在範圍更大的規劃體系範疇視角下進行考察,梳理了日本國家經濟社會 發展計劃與國家空間規劃體系的發展過程、特徵以及未來發展趨勢,並以國土形成規劃、國土利用規劃為 代表的空間類規劃和以經濟發展計劃為代表的發展類規劃為重點,在多規協調框架下梳理了多個主要規劃 之間的關係。
  • 環大亞灣新區發展總體規劃修編(2020-2035年)公示
    環大亞灣新區規劃範圍圖以下為節選內容:廣東惠州環大亞灣新區(以下簡稱「環大亞灣新區」)位於惠州南境、南海之濱,西鄰深港,東連汕尾,背靠廣闊內陸腹地,是廣東省政府批准建設的省級新區,是惠州加快打造珠江東岸新增長極、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重要地區和國內一流城市的重要區域
  • 浙江省(東陽)建築業高質量發展綜合實驗區規劃來了
    浙江省(東陽)建築業高質量發展綜合實驗區規劃來了 2020-10-12 15: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山市翠亨新區起步區詳細規劃出爐
    原標題:翠亨新區起步區詳細規劃出爐增加綠地面積 提升人居環境 5月29日,《中山翠亨新區起步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出爐。《規劃》提出該片區將形成「三心、一軸、三帶、五區」的空間結構,並規劃建設271公頃的特色居住組團,佔整個新區建設用地的20%。
  • ...政府黨組會議 做好「十四五」規劃 努力在高質量發展中搶佔先機
    江門日報訊 (江訊) 昨日(7月9日),市委副書記、市政府黨組書記、市長劉毅主持召開市政府黨組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有關「十四五」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有關編制工作精神,聽取我市「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情況匯報
  • 經開區中天教育小鎮概念性規劃設計方案出爐!
    經開區將建15年一貫制教育小鎮 總投資15億元 目前規劃設計方案已經出爐! 01 方案出爐!經開區再添一所學校 7月28日,市委市政府召開常州經開區高質量發展大會,總結5年成果,並制定未來3年目標。 會上,中天鋼鐵集團還提出在經開區建設教育小鎮,聯手華師大附中等國內知名院校,打造15年一貫制名校。
  • 科學編制「十四五」園區經濟發展規劃
    在全球產業變革與科技創新步伐加快,與全國區域產業布局與產業鏈構建日趨完善的大背景下,園區規劃編制首先應布局好現有資源要素、現有產業、現有發展模式的調整與提升,圍繞創新、高效、持續的發展目標,優化產業鏈、提升服務鏈、設計創新鏈、完善資源鏈、創新資本鏈、提高價值鏈,並加快實現「多鏈融合」。